APP下载

如何写出一个人的特点

2022-06-11廖加兴巫新秋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例文典型事例

廖加兴 巫新秋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環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这次教学设计中,笔者着重培养学生选取典型事例的能力,也就是学会“取材”;引导学生在“起草”文章中学会运用典型的人物描写方法;在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加工”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这节课中掌握看得见的习作方法、带得走的习作能力。

统编本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训练部分由两篇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以及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构成。学生已经学习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典型事例的作用,而本次习作是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运用。因此,笔者将从“学会选取典型事例”“学会运用典型的人物描写方法”和“指导学生修改和相互评改”三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进行设计。

一、学会围绕特点选取典型事例的方法

如何让学生具体感知什么样的事例是典型事例,并学会选取典型事例。笔者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突出”和“事例对比”两个方面让学生直观认识典型事例的特点,并初步学会如何筛选典型事例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从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中初步学习了围绕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的方法。对什么是典型事例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来考考你们。

师:你们看,如果写《叔叔记忆力超群》这篇文章,下面哪些事例比较典型。(出示)

生:我觉得事例1最典型。

师:为什么呢?

生:事例1中说:“他读完一本故事,就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这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而他能做到,他就是超群的,这件事恰好体现了他这个特点,这件事例就是典型事例。

生:还有事例4:“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这个事例太不可思议了,一般人绝对做不到,所以它特别的典型,特别能突出叔叔记忆力超群这一点,尤其是能突出“超群”这个词语。

师:那事例2和事例3呢?

生:这两个事例所讲的情况太普通了,一般人都能做得到,不属于典型事例,是一般事例。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在你心中什么样的事例是典型事例呢?

生:不同于普通的事例,最能体现和突出人物特点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

(师出示训练题:《书虫爸爸》。生完成作业单。)

事例1:爸爸下班回家看书的次数比看电视多。

事例2:有一次爸爸一边熬汤,一边看书,最后锅都熬干了,熬黑了,满屋焦煳味他竟然一点都没察觉。

事例3:爸爸喜欢带我逛书店,给我买书。

事例4:爸爸的床边和窗台上放的都是书,每天都读书到很晚。

(师组织交流)

学生通过为《叔叔记忆力超群》和《书虫爸爸》两篇文章筛选典型事例的过程,明白了典型事例和一般事例的区别,感受到了典型事例的特点,也学会了选取典型事例,为后面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养成围绕例文批注学习写法的习惯

学生学会选取典型事例只是习作的第一步,引导他们把典型事例写好才是重中之重。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例文中的批注,通过批注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运用“典型的写法”突出人物的特点。

1.学习例文《我的朋友容容》。

师:请问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写了容容什么样的特点?

生:天真可爱、忠于职守。

师:通过什么事例来写的?

生:帮“我”取报纸,给“我”寄信。

师:帮“我”取报纸是哪一段写的?(生:第2和第4自然段。)这两段都是写容容帮“我”取报纸的,有什么区别吗?

(生疑惑)

师:同学们请关注“每天早上”和“有一天”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一个是概括地写,一个是具体地写。

师:是的。一个是概括的情景,一个是具体的事例,但都共同体现了容容的特点——忠于职守。

师:如果写妈妈的勤劳,你也能试着用这种“概括描述”加“具体叙述”的写法吗?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2自然段旁边的批注:“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容容的动作,表现了她取报纸的不容易。”你们认同吗?为什么?

生:这里写得很具体,作者用了很多的动词,突出了容容取报纸的不容易,表现了容容这个人物忠于职守的特点。

师:其实容容这连续的7个动作写的就是一个字——

生:“取”。

师:我们要学会这种动作描写的方法,把一个动作分解成具体连续的几个动作,这样更能突出人物特点,会让人物形象更具体,更突出。(板书:动作分解显特点)

(师训练动作分解:把一个“洗碗”的“洗”分解成若干个动词。)

师:请继续看例文的第三处批注。

师:在这段对话中你感觉到了容容什么特点?

生:天真可爱。

师:作者是通过人物什么方面的描写来体现这个特点的?

生:对话。

师:也就是语言描写。你发现这里对话有什么特点吗?

生:语言很短,而且是连续地追问,问的内容有点幼稚。

师:是的,我们要让有特点的人说有特点的话,说属于他自己的话。(板书:语言描写显特点)

2.学习例文《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这篇例文的第一处批注:“课文对小守门员穿着的描写,符合他的身份。”什么叫“符合他的身份”?

生:就是干什么工作或做什么活动就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打扮。

师:也就是说,外貌、穿着描写要抓住人物身份、职业等特点。(板书:外貌描写显特点)

(师出示一组古典名著中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FBDD2495-F02A-42DC-A720-54E58ACCF7FE

1.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羸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2.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手提丈八蛇矛,好不威风。

3.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

师:这一组外貌描写和我们文中对小守门员的描写有区别吗?

生:这一组外貌描写句子很短,人物有特点,有画面感。

生:这里的外貌描写喜欢用比喻,和相似的动物或事物对比。

师:外貌描写可以像写小守门员那样,什么樣就是什么样,和“照相”一样 ,也可以用比喻、对比来突出人物特点。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很多,学生都知道,但是如何用得恰到好处,什么时候用哪种方法,还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片段来具体指导。比如动作描写,学生往往只用一个动词就把一件事情写结束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分解动作;外貌描写同样如此,因为学生往往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描写方法,所以要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人物描写要突出人物的身份、职业和性格特点等方面,既要学会“照相”,还要学会“比喻”“对比”,这样才能突出人物特点。

三、培养围绕习作目标完善习作的能力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虽有审题的习惯,但是有时目标意识还不够强,这也是往往导致偏题、跑题的原因之一。所以笔者在本次习作中注重目标意识的培养。笔者一般要求习作目标要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去设定,同时还会根据习作具体情况,在习作目标基础上制订出修改和评改的目标。

师:同学们刚才知道了什么样的事例是典型事例,也学会了通过“动作分解显特点”“语言描写显特点”“外貌描写显特点”这三种典型写法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师:下面请大家围绕一个你认为有特点的人物按照习作目标写一个片段。

(生习作)

(师巡视指点,对于有问题的习作个别指导,对于写得特别好的打上星号。)

(师共同评价一篇作品,为后面的修改和互评做好方法和方向的引导。)

(师出示评改要求和标准:1.选择一个同学的习作,至少写两处旁批,并在文章结尾写上总评。2.围绕“人物特点是否鲜明”“所举事例是否典型”和“描写方法是否突出特点”三个方面来评价,可以重点评价一个方面,也可以评几个方面。)

(生自评,互评。)

(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选取三种类型互改后的习作来交流:写得好评得好的;写得不好但评得好的;写得好但评得不好的。在交流这三种“旁批”中,培养学生评价习作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课标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和“互评习作”本来就应该属于习作指导的一部分,它比作前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它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指导学生修改和互改作文的过程中要重视“习作目标”和“评改目标”的一致性,也就是写什么改什么,写什么评什么,要做到“一改一得”,发力于一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论指导学生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我们都要把所指导的写法具体化、可操作化,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让学生掌握看得见的方法,要有带得走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有这样的理念:习作的指导是应该贯穿整个习作过程的,作前指导要重视习作目标的合理设置,习作例文的学习,习作手法具体化指导;习作要尽量当堂完成,教师要在不断巡视中发现问题,或个别指点,或集体指导;作后评价一定要定好评价标准,围绕标准指导学生修改和互改习作,只有这样我们的习作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FBDD2495-F02A-42DC-A720-54E58ACCF7FE

猜你喜欢

例文典型事例
《圆》典型易错题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例”后有“析”方可取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典型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