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务院出台33项新措施稳经济

2022-06-11王晓霞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国务院月份政策

王晓霞

国内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不少企业十分困难,为进一步稳经济,国务院再度加大了纾困力度。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财税、金融、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六个方面共计33项措施,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

财税政策方面,会议决定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已决定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加上本次新增的留抵退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额将达到约2.64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额将达到约1.64万亿元。此外,会议决定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五个特困行业(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社保达到3200亿元,这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金融政策方面,会议决定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推进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会议决定优化复工达产政策,完善对“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客货运司机等在异地核酸检测,同等享受免费政策。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制定便利外企人员往来措施。

4月份,中国的工业增长值同比下降2.9%。图/IC

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压力日益加大。特别是今年4月份,在3月份经济数据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进一步下行,各方面不利因素对经济的综合影响超过预期。今年两会上,5.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在新形势下,是否完成面临较大挑战,当下,奋力实现年初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需要推出更多的政策组合拳。

疫情冲击下,中国的工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拖累。物流受阻、库存消耗、终端需求不足等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很大,4月份,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较3月份的同比增长5.0%大幅下滑,并且在三大门类中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降幅最大,同比从3月的4.4%下降至4月的-4.6%。而制造业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尽管在4月份保持了4%的同比正增长,但3月份这一增速为13.8%,其增速下滑甚至超過了制造业整体的增速下滑幅度。

此外,受奥密克戎病毒本身的特性影响,4月国内疫情点多、面广,中国实现社会面清零的难度加大,防疫的力度也在加大。在此背景下,4月份中国的消费大幅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到-11.1%。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汽车类因产业链受限和涨价,4月份销售同比下降31.6%,增速在各限额以上行业中最低。

生产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均明显转弱,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形势已经较为严峻,国务院在此时出台33项新的稳经济、稳市场主体、稳就业措施可谓是“及时雨”。

然而,也应清醒地看到,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下,不少企业和一些个人正在承担着更多的成本和风险,市场预期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个人需求也受到很多约束,一定要防止有关地方和部门不考虑市场主体和特殊人群的实际情况,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抗疫措施,以免使得预期进一步转弱。另外,适时推出一些新的有力度的改革措施,如对民营经济释放实质性利好,对一些不恰当的收缩性政策进行有力纠偏,对提振信心的作用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国务院月份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中央政府首次晒出“权力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