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温肾助阳、暖宫温胞改善卵巢功能异常的机制分析

2022-06-10罗红财黄莉珊易延逵

医学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胞宫现代医学

罗红财,沈 颖,黄莉珊,李 桦,易延逵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湘药产业发展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人体卵巢(ovary)为女性性腺,位于女性盆腔内,为左、右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卵巢功能主要有产生和排出卵细胞、分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类固醇激素及少量雄激素)、促进女性性征的发育,维持女性性征,其与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副性征、生理现象等息息相关。卵巢功能受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垂体影响,即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 轴),其是女性生殖系统至关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体系,腺垂体分泌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LH),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大脑皮质、下丘脑则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1]。中医认为“肾-冲任-天癸-胞宫”为女性生殖轴,与HPG 轴相对应,卵巢归属胞宫。肾主生殖,主藏精,为冲任之本,天癸之源,通过胞脉与胞宫连通。肾精是卵泡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肾气是卵泡生长成熟的原动力,肾气盛则天癸至,任通冲盛,胞宫得养;气血生化运行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前提,肝藏血,主疏泄,脾生气,统血,肺运气,朝百脉,心主血脉,因而肝、脾、肺、心跟气血生化息息相关,肝、脾、肺、心的健康会影响到胞宫卵巢的健康。因而肾气血阴阳不足,肝失疏泄,脾胃虚弱,心肾失交,血瘀,气滞,都可影响卵巢气血,使卵泡生长发育障碍,导致卵巢功能受损[2]。女性卵巢功能异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本文从中医角度对女性卵巢功能异常病症的发病和防治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1 中医中药防治卵巢早衰机制分析

女性30 岁后,卵巢进入功能衰退期,需要防止卵巢早衰,而改善卵巢功能可以改善女性衰老的相关问题。现代医学将卵巢早衰分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原发性(或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primary ovarian failure)等各阶段[1]。中医虽然没有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以及卵巢早衰等这些病名,但存在对应的如“血隔”“血枯”“年未老经水断”“月水先闭”“天癸早枯”“不孕”等范畴,中医中药防治卵巢早衰案例见表1。

表1 中医中药防治卵巢早衰案例

1.1 中医中药防治DOR 的机制 DOR 指卵巢内卵母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伴窦卵泡数减少、卵泡刺激素(FSH)升高,引起女性卵巢产生成熟卵子的能力降低,影响女性生育能力与生殖内分泌功能,DOR极易发展为POF,现代医学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该法增加乳腺癌、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9]。

中医将DOR 归于“月经过少”“闭经”“血枯”“不孕”等范畴。对于卵巢功能衰退程度没有具体分等,而是根据病因病机进行分型,或根据轻重缓急分别施药。常见证型有肾虚肝郁证、肾阴虚证、肾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肾两虚证等证;治疗当以温补肾精肝血为主,兼顾调节气机与血行,治法宜滋补精血、温补肾阳、柔肝养肝、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用药以温补为主,常用药物有:填补精血药通过补肾精、益肝血使冲任充盈、胞宫得养,如桑椹、覆盆子、鱼鳔、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等;温养肾阳药通过温补肾阳,益精填气,使阴阳相济,得以平衡,如小茴香、淫羊藿、巴戟天等;养肝疏肝药通过养肝血、敛肝阴、柔肝阳、解肝郁等使肝气条达、肝疏泄功能改善,如当归、白芍、柴胡、香附等;补肾活血药通过补肾精,活血调经等使肾精充足,天癸成熟,冲任得养,脏腑之血下注胞宫,如杜仲、续断、桑寄生、川芎、丹参等;补脾益气药通过补气、理气、解郁等使气血充盈,益气行血,运化正常,脏腑之血得以下注滋养胞宫,如白术、山药、党参、茯苓、甘草[10]。

1.2 中医中药防治POI 的机制 POI 是指发生在女性40 岁以前有继发闭经的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性卵巢功能衰退,卵泡质量下降及内分泌失衡,患者表现为抑郁、愤怒、罪恶感、压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又反作用于下丘脑性腺轴,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POI 极易发展为POF,终至卵巢衰竭。西医常采用副作用较大的激素替代疗法治疗[11]。中医认为POI 多与心、脾、肝、肾相关,病性多以气郁、阴虚、痰湿为主。对于POI 的治法治则跟DOR 相似,多采用温肾助阳、暖宫温胞、补气活血等方法[12]。

1.3 中医中药防治POF 的机制 POF 是指女性于40 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储备功能加速耗竭,残留卵泡数量减少,FSH、LH 水平升高,E2水平降低,连续6 个月以上闭经,生殖器官萎缩等病理表现,类围绝经期综合征[13],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及生殖健康[14]。现代医学治疗POF 主要有基因治疗,雌孕激素替代疗法,诱导排卵治疗等方法[1]。因POF 患者表现为月经减少、闭经等月经紊乱,潮热汗出,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15],中医将POF 归属为“闭经”“不孕”“年未老经水断”等范畴。POF 的证型可以分为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等。对于POF 的治法治则和DOR 相似,肾阳虚型多采用温肾助阳、暖宫温胞等方法;肾阴阳两虚型多采用补肾填精、温肾助阳、暖宫温胞、补气活血等方法;肾脾两虚型多采用补肾填精、补肾健脾等方法;肝肾阴虚型多采用补益肝肾、疏肝解郁等方法;心肾不交型多采用补益肝肾、疏肝解郁等方法[16]。

2 中医中药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病变特征的妇产科常见内分泌紊乱病症,表现为肥胖、糖耐量减低和血脂代谢异常[17]。现代医学多采用促排卵药物疗法,以抑制雄性激素合成,阻碍雄性激素外周循环[18]。因PCOS 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肥胖、多毛、反复自然流产、不孕以及妊娠后流产等症状[19]。中医将PCOS 归属“月经病”“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范畴,患者发病与肾阳虚关系紧密;中医认为PCOS 主要是肾精不足,冲任匮乏,致阳虚宫寒,脾肾虚弱,肺失肃降,血瘀阻滞,胞宫痰瘀;治宜温肾调经,滋阴暖宫,通调三焦,健脾利湿,活血理气,使肌体血气通达,调控血清激素水平,促使卵泡成熟,改善症状[20]。中医中药防治PCOS 案例见表2。

表2 中医中药防治PCOS 案例

3 中医中药防治卵巢癌的机制

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3 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生育、年龄、血型、环境、精神因素有关[26]。临床对该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为放化疗及肿瘤细胞减灭术,但缓解率约50%,且毒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差。该治疗手段经常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造成肝肾损伤,临床应用安全性受到影响[27]。

卵巢癌在中医学属于“癥瘕”“石瘕”“积聚”“肠蕈”“鬼胎”范畴,归为络病范畴[28]。中医认为,卵巢癌的形成多由于正气内虚,肝肾精血不足,痰浊瘀毒内结所致。现代医学治疗手段耗损正气,耗损气血津液,致内结痰凝、瘀毒气滞,常致肿瘤复发。因此卵巢癌的治疗当扶正固本、驱邪攻毒,治法上宜用补肾填精,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化瘀活血,解毒散结[29]。柴可群强调从肝论治,疏肝、柔肝、养血、补肾、健脾兼顾活血、化痰、散寒、解毒等治法[30]。中医中药防治卵巢癌案例见表3。

表3 中医中药防治卵巢癌案例

表3 (续)

4 卵巢功能及发病治疗机制

女性卵巢功能运转正常,对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循环,气血畅通以至女性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心理状态等,可导致HPG 轴的功能异常,导致DOR、POI、POF、PCOS、卵巢癌等一系列卵巢健康问题。中医认为“肾-冲任-天癸-胞宫”为女性生殖轴,肾主生殖,精气血的生化运营正常,使冲任通盈,天癸正常,胞宫得养,同时肝、脾、心、肾跟气血生化紧密相关。当肾气血阴阳不足,肝失疏泄,脾胃虚弱,心肾失交,血瘀,气滞等问题出现,将导致月经病、闭经、血枯、不孕等一系列胞宫健康问题。卵巢功能及发病治疗机制过程见图1。中医中药针对胞宫健康问题的证型多采用滋补精血,温补肾阳,养肝疏肝,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治法治则,其中以温肾助阳、暖宫温胞较为常用,代表药物有代表药物:桑椹、覆盆子、鱼鳔、菟丝子、小茴香、当归、白术、丹参等。

5 总结

现代医学认为温补肾阳药具有以下作用:①对生殖轴的失调具有调节作用,促使卵泡成熟而排卵;②类雌激素作用,促使内膜的增生反应,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内分泌功能,提高黄体功能;③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使LH、FSH 维持正常水平,使卵泡顺利排卵和着床,促进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流量;④提高排卵率,有效改善子宫与卵巢的血液循环;⑤显著降低降低女性雄性激素水平,使得LH/FSH 值恢复正常水平,调节内分泌功能。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胞宫现代医学
胞宫源流考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胞宫源流浅考
关于月经病气血辨证的探讨
中医中药协助戒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