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普勒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特点分析

2022-06-10李祥敏

医学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灵敏性左心室多普勒

李祥敏

(万载诚济医院超声科,江西 万载 3361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终归宿,患者伴有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搏出血液降低,无法满足静脉回流及组织代谢需求[1,2]。治疗除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外,还需分析患者心肌重构病机,进而针对性延缓心肌重构,有助于恢复其功能[3]。单纯性体征分析并无法准确判定患者心肌重构状态及病理机制。因此,影像学检测成为本病诊断的常用辅助技术。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常用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还可以通过食道超声检查进一步评估有无左心耳血栓形成,为左心耳手术做术前及术中指导,是目前唯一可无创观察人体心脏结构及病理改变的检测技术[4]。本研究选取8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江西省万载诚济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 例设为观察组,年龄41~72 岁,平均年龄(54.21±5.80)岁;其中男48 例,女32 例;体质量指数19.82~24.10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23±1.92)kg/m2。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的表;②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有心脏手术史者;②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其他严重疾病。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0 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60 例,女20 例;年龄41~70 岁,平均年龄(53.80±4.92)岁;体质量指数19.30~24.0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30±1.90)kg/m2。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飞利浦Epiq5型彩超仪,探头为配套探头,频率为2~4 Hz。待检人员取左侧卧,将探头置于心尖搏动位置,对心尖四腔心切面进行扫描,对两组人员房室内径、心室壁厚度及运动状态等参数进行观察并摄片。同时检测两组人员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末内径(LVDD)水平[6]。所有扫描操作均由同一名具有10年以上心脏彩超工作经验的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LVDD、LAD 和LVEF,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DD、LAD 和LVEF,分析LVDD、LAD、LVEF 及三者联合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使用X2检验;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LVDD、LAD 和LVEF 比较 观察组LVDD和LAD 高于对照组,而LVEF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LVDD、LAD 和LVEF 比较()

表1 两组LVDD、LAD 和LVEF 比较()

2.2 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DD、LAD 和LVEF 比较 观察组NYHA 分级Ⅲ级患者LVDD 和LAD 高于Ⅰ和Ⅱ级组,而LVEF 低于Ⅰ和Ⅱ级组(P<0.05);NYHA 分级Ⅱ级患者LAD 高于Ⅰ组,而LVEF 低于Ⅰ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NYHA 分级患者LVDD、LAD 和LVEF 比较()

表2 观察组不同NYHA 分级患者LVDD、LAD 和LVEF 比较()

注:a 与Ⅰ级比较,P<0.05;b 与Ⅱ级比较,P<0.05

2.3 LVDD、LAD 和LVEF 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LVDD、LAD 和LVEF 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0.760 和0.751(P<0.05);截断值分别为53.50、32.00 和56.50 mm,灵敏性分别为80.00%、97.00%和72.00%,特异性分别为60.00%、64.00%和80.00%。将LVDD、LAD 和LVEF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0.302X1+0.192X2-0.334X3,X1~X3分别代表LVDD、LAD 和LVEF,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1,(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50%和92.00%,见图1。

图1 LVDD、LAD 和LVEF 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价值的ROC 曲线图

3 讨论

冠心病、高血压等导致的心室、心房受累将引发心室重构,最终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7,8]。临床分为全心、左心以及右心衰竭3 类,其中左心衰竭发病率最高。多普勒彩超是该病的主流诊断技术之一,可对患者心脏结构,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及运动状态,膜瓣结构及功能等进行精确成像[9]。从成像结果来看,3 种心衰患者均伴不同程度左房扩大现象,并且左心室肥厚,同时内径也存在不同程度增大。值得注意的是,右心衰竭患者还可能出现右心室扩大现象,并因此引发三尖瓣反流杂音[10]。本研究中观察组LVDD 和LAD 均高于对照组,可发现不论何种心衰患者,其左心室LVDD、LAD 均不同程度增加,分析原因可能为冠心病、高血压等导致患者血压增高,并诱使心脏循环阻力加大,导致左心室代偿性收缩,同时诱导外周阻力上升,促使过量血液进入主动脉,最终导致左心室LVDD、LAD 代偿性扩张[11]。

多普勒彩超是一种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的慢性心力衰竭检测技术。多普勒彩超声不仅显示心腔局部异常血流的分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血流的路径和方向。可以判断心脏血流的性质,更可以测量血流束的轮廓、面积、长度和具体宽度。LVEF 是心肌收缩功能检测指标,LVEF 越低提示人体心肌收缩能力越弱,因此临床将LVEF 低于40%纳为心衰判定指标之一[12]。本研究中观察组LVEF 低于对照组,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功能下降,低于健康人群。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明显的心肌细胞损伤情况,这些细胞的凋亡将影响心肌整体收缩功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并降低心输出量[13]。此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的左心室舒张期动脉松弛功能损伤现象将协同患者较低的心肌顺应性,共同引发舒张期充盈受限,降低患者心搏量,增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心排血量[14]。而患者伴有的静脉血回流受限也可能因静脉血液淤阻而影响LVEF 水平[15,16]。

NYHA 分级可通过评估机体活动受心衰影响程度来对本病进行分级[17]。该指标具有直观,易行等特征,但其无法鉴别患者病理类型,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中观察组NYHA 分级Ⅲ级患者LVDD 和LAD 水平高于Ⅰ和Ⅱ级组,而LVEF 低于Ⅰ和Ⅱ级组,NYHA 分级Ⅱ级患者LAD 高于Ⅰ组,而LVEF低于Ⅰ组(P<0.05),表明NYHA 分级与患者多普勒彩超心功能相关指标相关性好,与NYHA 分级存在正向或负向相关性。NYHA 分级越高,其LVDD 和LAD 代偿性增大越明显,而LVEF 越低。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显示,LVDD、LAD 和LVEF 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0、0.660 和0.651,截断值分别为53.15、32.20 和56.50 mm,灵敏性分别为68.00%、70.00%和67.00%,特异性分别为60.00%、64.00%和62.00%,提示LVDD、LAD 和LVEF 等多普勒彩超参数可有效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有研究发现[18],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LVDD、LAD 和LVEF 等多普勒彩超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多普勒彩超对本病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与该研究结论一致。但也有研究表明[19],多普勒彩超虽然可有效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但不可作为唯一诊断标准及依据,临床还需联合冠脉造影等方法进行共同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诊断方法主要通过身体检查及既往病史分析来实现,通常情况下其诊断效果符合预期,但对于多病因的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检测方案难以取得有效结果[20]。将LVDD、LAD 和LVEF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01(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50%和82.00%。提示LVDD、LAD 和LVEF 可以作为重要的慢性心力衰竭检测指标。

综上所述,多普勒彩超对LVDD、LAD 和LVEF等相关参数的测量具有高灵敏性和特异性,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灵敏性左心室多普勒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基于继电保护状态分析的电网故障诊断
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研究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