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6-10刘国才

医药前沿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血脂阿托血脂

张 凡,陈 硕,刘国才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科 北京 100000)

糖尿病和高血脂均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两者常合并发病。2型糖尿病主要由机体胰岛分泌功能下降、长期不健康饮食等引发,表现为血糖升高,机体糖代谢异常、内环境紊乱。随着2型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可影响机体脂质代谢,导致血脂代谢紊乱,促使高血脂的发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不仅会加重机体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损伤胰岛功能,还会加速氧化应激反应,加重炎症反应,造成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损伤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主要的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水平,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9年9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慢病治疗的80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89)与对照组(= 413)。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6.5%;②TC>5.2 mmol/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1.7 mmol/L;③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原发性心肝肾疾病;②阿托伐他汀过敏;③通过饮食及运动能够控制血糖及血脂。观察组男204例,女185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57.3±10.2)岁;2型糖尿病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4.3±1.7)年。对照组男204例,女185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57.6±10.5)岁;2型糖尿病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9年,平均(4.6±2.0)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严格控制饮食、积极运动,服用二甲双胍片,0.5 g/次,2次/d。观察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次,1次/d。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07),20 mg/次,1次/d。均晚间服用。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检测血糖相关指标,包括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 HOMA-β)。FBG、2hPG使用己糖激酶法检测,HbA1c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各指标,包括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TG、TC使用酶法测定,HDL-C、LDL-C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治疗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获得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仪、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效,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未达正常范围内;无效,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无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血糖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治 疗 前,两 组FBG、2hPG、HbA1c、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HOMA-IR低于对照组,而HOMA-β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s)

表2(续)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s, mmol/L)

2.4 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IL-6、IL-18、hs-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3.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明显变化,2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容易引发脂质代谢紊乱,诱使脂蛋白酶、卵磷脂胆固醇转酰酶等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高血脂的发病。另一方面高血脂可促进2型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加重病情。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治疗应重视降脂、调脂治疗,抑制病情进展,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

阿托伐他汀是代表性他汀类药物之一,是临床常用的降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其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阻碍T C在肝脏中合成,降低肝细胞表面L D L受体的活性及密度,从而降低血浆TC及脂蛋白水平,提高血浆中HDL-C水平,达到较好的降脂效率,并且具有肾保护、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临床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损伤,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还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肾脏血液流变学,维持血管张力,促进血液循环。因此,阿托伐他汀对改善糖脂代谢、抑制相关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而辛伐他汀需要通过进一步转化开环羟基酸型才能实现调脂作用,降脂效果相对较差。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F B G、2h P G、H b A1c、H O M A-I R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 O M A-β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T C、T 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IL-6、IL-18、hs-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证明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效果良好,对血糖、血脂的控制力更强,且能保护胰岛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对抑制病情进展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确切,降脂明显,能够改善胰岛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糖的控制,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高血脂阿托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你了解“血脂”吗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