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2022-06-10陈红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5期
关键词:瑶族艺术创作刺绣

陈红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金秀瑶族作为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瑶族民族文化。其中,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为瑶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金秀瑶族织绣艺术装点着瑶族人的日常生活,工艺制作手法多样,包括反绣、全绣等多种类型。其中反绣侧重于反面挑花,通过布料缝制的经纬特点,正面绣出了漂亮样式和平整细腻的图案。刺绣依据个人的理解、爱好、工艺等来自由组合,刺绣突出了色彩强烈对比,色调颜色的合理搭配,图案生动形象,色彩搭配夸张丰富。纹样图案更加自然,不同的纹样之间的组合,构造富有情趣的图案,将瑶族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融入其中。瑶族刺绣广泛地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尤其是容易发生破损、磨损的地方,用于刺绣装饰。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创新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播的方式,有效保留金秀瑶族织绣技术资料,为更好更快的传承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奠定了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基础,更有利于培养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继承人才。

一、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

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发展内涵丰富,对传承人的技艺要求较高,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机械替代人工生产已经成为可能,冲击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的市场环境。且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时间周期长、成本高,很难被大众所接受,无形中增加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的难度,作品创作的经济价值偏低,导致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传承人才培养难度升高。另外,地方政府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的重视程度不高,培养传承人的投资有限,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业务领域比较狭窄,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缓慢,制约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综合价值的传承与发展。

(一)机械替代人工织绣技术造成的冲击

现代社会机械创新,机器智能化水平越高、精密度越好。在代替人工织绣方式时,丰富金秀瑶族织绣图案、织绣方法以及体现批量生产的织绣产品优势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手工织绣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冲击。机械织绣技术的创造性发展,既能丰富金秀瑶族织绣方法,同时,又能创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的形式、图案、色调等诸多因素,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产品具有更多的优势。首先,机械对金秀瑶族传统手工织绣产品进行加工时,能够做到批量化的生产加工,机械加工的服饰更加轻便、成本低,受到人们的喜爱,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其次,机械生产织绣工艺服饰更具有价格优势。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剧了传统金秀瑶族织绣工艺传承的难度。传统的金秀瑶族织绣工艺不仅费时耗力,而且,传统的金秀瑶族织绣工艺利润偏低,综合工艺制作手法和制作时长较长,使得金秀瑶族织绣的整体利润偏低,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工和时间来完成织绣作品,由此,产生的费用成本高,不能让更多的人来购买。最后,通过机器完成刺绣服饰,产品更加多样化,形式更加丰富,面料设计更易操作,带给消费者更多便利之时,生产加工成本低廉,满足了人们对传统织绣的需要。所以,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更加便利,对金秀瑶族传统织绣工艺技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秀瑶族织绣工艺的传承以及文化传播,催生了技术领域的创新。运用现代化的3D 打印技术、智能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的刺绣,但增加了金秀瑶族织绣工艺创新的难度。

(二)推广及经费投入不足

首先,要想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永久传承下去,就需要更多人了解金秀瑶族织绣,愿意学习织绣,这就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大力宣传。譬如,举办织绣艺术展览、开设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文化艺术讲座这类的宣传活动,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支持。文化经费不足导致金秀瑶族织绣手艺人和团队的培养无法有效开展,也导致瑶族刺绣创新人才培养不足,使得瑶族传统刺绣工艺传承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元素融入其中,在无法契合现代人的审美时,无形中增加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持续存续发展的压力。其次,政府对拓展金秀瑶族织绣艺术辐射领域,提高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知不足,不能很好地开发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方式,局限于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本身的传承与发展,忽视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宣传推广以及文化产业链建设人才的培养,造成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最后,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保护性开发重视程度不高,对传统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的图案设计、纹样刺绣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文化魅力下降,降低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长期性传承与发展效果。

(三)传承创新能力不高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创新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金绣瑶族刺绣艺术传承与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新元素的认知不足,受到传承人本身的思想观念以及艺术天赋等因素影响,导致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与创新受到阻碍。尤其是在保留传统刺绣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以及理念缺乏,导致创新刺绣工艺发展缓慢,难以符合社会大众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审美需要。其二,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本身传承定位不明确,传承发展的基本思路受到限制,不能满足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需要,降低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持续创新发展的效果,不利于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如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的特色不突出,现有的创作环境比较笼统,对具体艺术创作的分类不够精细,很难适应动态发展的市场需要,影响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的普及认知效果。其三,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对新技术的依赖程度不高,对新媒体资源的利用能力不高,使得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方式比较单一,无法真正地起到促进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文化传承的目的,使得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危机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解决,制约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造性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对策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提供了平台,尤其是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的展示,可以通过短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大众,拥有更多机会暴露在大众视野中,提升大众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的认知,逐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结合新媒体具有较好垂直度的优势,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以短视频等形式定向推送,让更多的人了解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培养优秀的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人,挖掘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文化内涵,增强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的经济性价值,为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发展提供保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培养优秀的人才,积极开发具有经济价值的金秀瑶族织绣艺术项目,促进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的提高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优势。

(一)凸显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特色

新媒体具有传播力强、包容性广以及兼容效果好等优势,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过程以及作品展示于网络中,如图1、图2 所示,整合更多刺绣资源,融合不同民族刺绣工艺和文化。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创设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文化交流平台,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的交流互动更加便利。另外,新媒体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应用先进的技术创新及绣线的丰富材质和色彩,为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的创新创造更多可能性,凸显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特色的同时,丰富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内涵,带给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更多的思路,使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更加便利。在新媒体环境下,激发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人才的创造力,本着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的思想,从细节入手,加快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工艺、材料以及用途创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的需求。

图1 金秀瑶族刺绣作品1(来自网络)

图2 金秀瑶族刺绣作品2(来自网络)

(二)加大政策支持鼓励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鼓励的形式加快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保护性传承和发展。首先,结合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发展的文化特色以及传承现状,明确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指导金秀瑶族织绣培养传承人才,保留金秀瑶族织绣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丰富金秀瑶族织绣艺术表现形式,在充分体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提高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公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民族文化自信力。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包括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重点培养优秀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人才,对接文化旅游和国内外文化交流主题活动,让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深入交流常态化发展。

最后,政府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宣传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大众普及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知识,有助于培养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人才,创设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途径更加多样化,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发展更加便利,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发展环境比较成熟,资源整合以及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和人才相对充足,成为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重要前提。有效解决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宣传以及文化普及问题,整合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与旅游文化资源,提升金秀瑶族织绣艺术经济价值,赋予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本身的民族特色,传承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优秀的文化基因,使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富有魅力。

(三)提高刺绣创新能力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促进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发展,必须要依托于新媒体资源开展宣传推广工作,体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的特色。通过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图片等达到宣传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的目的,创设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品牌,加快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品牌形象建设,达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品牌渗透推广的目的。其一,积极提高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能力,丰富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增强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的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良好的继承性。构建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发展的环境,使得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发展具备持续性的优势。其二,与现代工艺结合,融合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传统工艺特色,丰富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满足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凸显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造性发展的优势。其三,运用新媒体技术资源,开发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形式,赋予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以新的思路,包括材料、图案、色彩等诸多内容,增强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的可靠性,保护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统工艺的同时,加快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造性发展。

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立足于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本身,保留经典的艺术创作工艺和方法,同时,又融合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发展的元素,实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宣传推广以及形式的创新,既能达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作品创新发展的目的,又能满足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持续继承与发展的需要。发挥新媒体环境下的作用,促进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创新,体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的特色,奠定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持续推广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保护性传承金秀瑶族织绣工艺,适应社会发展环境,保持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新媒体发展是社会必然趋势,新媒体技术在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新媒体平台凝聚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的各类资源,提供了艺术交流平台,形成了金秀瑶族织绣艺术良好发展环境。改进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工艺,选用符合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需要的绣线以及材料,使金秀瑶族织绣艺术走出国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作品,推动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国际化传承与发展。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金秀瑶族织绣艺术文化、历史,以及象征民族文化的元素内涵,提高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凝聚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传承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需要融合现代元素和技术,拓展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作基本思路,体现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的优势,奠定金秀瑶族织绣艺术创新发展的技术基础。

猜你喜欢

瑶族艺术创作刺绣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粤北瑶族学生文化传承观的调查与研究
艺术创作、评论的人文价值生产与现代美育
艺路流变——关于于霄牧的艺术创作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