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学界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的文献综述与未来展望

2022-06-10张天浩

宁夏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各族群众美好生活满足,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学术热点。近年来,学界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未来,学界可以从加强民族團结进步的理论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的学科供给,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的研究视野;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研究的问题意识,凸现研究内容的多维与综合方面拓展学术研究空间,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2)03-040-011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1]2021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民族团结进步一直都是学界高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截至2021年12月1日,通过中国知网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就有3 690余篇学术成果公开发表,其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发表学术成果共计2 643篇,占到成果总数的72%,显示出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关注度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回顾学界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研究状况,继续推动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本文试图从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生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逻辑体系、实践路径和区域特色、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加以梳理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生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强大的理论支撑中应运而生。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生成的时代背景

学界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生成背景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基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国情。中国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留下的丰厚遗产,是中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也是科学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不仅是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国情的新认识,也是对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民族发展新局面的新思考,是新时代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理论指南。[3]

第二方面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需要。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背景下的时代任务。首先,凝聚民族共识、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需要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除此之外,应对各种争议、质疑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也需要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正是在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和新挑战中逐步深化和拓展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而形成发展起来的。[4]

第三方面基于国家安全稳定与边疆地区繁荣发展。有学者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生成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首先,边境地区因受特殊历史、地理和复杂的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贫困问题、国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边疆繁荣稳定和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其次,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财政保障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不稳定因素复杂、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就是在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中应运而生的,其对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增强边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5]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承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内蕴着深刻的形成逻辑。

一是理论奠基: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对解决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依然具有根本性、原则性和操作性的理论意义,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生成的理论基础。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科学指导思想,内蕴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发展等理论内涵,还包括民族历史观、民族阶级观等层面的思想内容,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6]

二是理论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断完善深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并提出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友爱、民族发展进步等科学理论。如有学者指出,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民族团结友爱与发展进步的理论,不仅拓宽了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还关联着民族团结与革命建设的成败关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团结中的核心作用。该学者还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民族团结的方针,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少数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等论述,不仅体现着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性,还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生成的重要理论来源。[7]

三是文化要素:中华文化是培养民族团结的沃土。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蕴的文化发展思想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丰厚滋养。如广西把和睦友好的历史文化与团结抗争的革命文化、攻坚克难的脱贫文化与绿色发展的生态文化、尊重差异的政治文化与以歌抒怀的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滋养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文化沃土。再如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即在新时代以追求真正的民族平等、精心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不懈奋斗为核心,是新时代进一步坚定党的民族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所在,也是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目标任务和科学方法。[8]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科学内涵与逻辑体系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对其科学内涵和逻辑体系进行研究,是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基础和首要前提。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了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引领中华民族做好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科学内涵来说,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对民族平等原则的高度概括。有学者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概括为民族平等团结,并指出民族平等团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和巩固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重要举措。[9]

第二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之意的复合。有学者指出:团结与和谐民族关系相关联,进步与各民族共同发展相关联,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实践中两个核心问题的集中体现,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鲜明特色。[10]

第三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学者指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为内容、目标和对象三个方面,即以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内容;以“团结”和“进步”为统一的目标;以全体中华民族为受教育者的对象。[11]

第四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体体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目标;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感,优化社会结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是路径。[12]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逻辑体系

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逻辑体系来说,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全面提高中国公民道德素质为逻辑起点,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公民道德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重要途径,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形成了从“逻辑起点”到“重要路径”再到“奋斗目标”的清晰逻辑理路。[13]

第二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方法论逻辑,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导向作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目标耦合决定了两者耦合的性质和方向;规范作用,路径耦合决定了两者耦合的方式和措施;落实功能,力度耦合决定了两者耦合的结果和成效。[14]

第三种观点认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价值目标、推进主体、瞄准对象、工作方式、成效考评五个层面具有深度的逻辑契合,共同构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逻辑理路。因此,把握并处理好两者的逻辑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有利于纠正工作上的行为偏差,从而更好地推进两项工作开展。[15]

第四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其中,人民群众的期盼是价值逻辑,即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历史逻辑,即民族群众的政治解放、民族群众的生活富裕和民族群众的自身发展;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是实践逻辑,即激发群众的主体参与、发展群众的经济利益和增强群众的团结意识。[16]

三、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路径和区域特色

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仅需要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使其不断趋于完善。

(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第一种观点认为,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和“魂”。如有学者认为,在“中华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还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保障,其实践路径主要有融入中国发展的历史文化和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话语体系等。[17]

第二种观点认为,各类纪念活动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如有学者以建党纪念为载体对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路径进行了探索,指出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坚持历史与文化的统一,提升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融合度;坚持政治与思想的统一,提高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引领力;坚持法治与道路的统一,增强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认同感。[18]

第三种观点认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推动力量。有学者通过梳理、归纳和分析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和西藏等地区开展的民族团结月活动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不仅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还需要各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并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等。[19]

第四种观点认为,促进社会和国民心态建设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内在动力。有学者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注重社会心态建设,特别是从知晓多民族国情、矫正刻板印象、提升社会整体包容性等方面着手。[20]也有学者从国民心态的视角进行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思考,认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深及内心和触及心底,即培塑积极健康的国民心态,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渗透功能。[21]

第五种观点认为,创新网络信息技术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技术支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融媒体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的优质载体和平台,不仅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兴空间,还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在融媒体创设的场域中相互嵌入。有学者认为算法推荐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众化、生活化和精准化的重要技术路径,应当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技术纠偏,引导算法推荐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合理应用,使之成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技术支撑。[22]

第六种观点认为,“小中大”学校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生命线”。有学者指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的“生命线”,应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创新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政策;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全范围、全思维、全方位”的育人政策体系;坚持整体、系统、长远思维及价值理性等价值取向;建立并完善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协同创新工作机制。[23]也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融入“思政课”。首先,需要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其融入的自觉性;其次,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高融入的实效性;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议,提高其融入的能力;最后,建立教育的长效机制,使融入常态化和规范化。[24]

第七种观点认为,建立第三方评估考核机制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科学机制。有学者指出,构建集评估模式、评估流程、评估方法、评估原则和评估保障于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智力支持,弥补了决策和实践中的不足,还促进了民族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推进了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5]

第八种观点认为,促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保障基础。依法治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事关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国家主权利益,需要以法治为价值引领,以权利思维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关系构建的未来价值。有学者认为树立法律信仰,促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可靠保障,具体包括依法治国是实现党的民族纲领的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建立和完善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等。[26]

(二)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区域特色

一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首先,体现为和合理念。广西各民族和合理念体现为:文化上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民族交往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国家认同与爱国奉献、维护统一。广西地区通过弘扬各民族和合理念,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还形成了和合社会力量,促进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27]其次,特色产业的扶持与发展。广西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明确产业资金投入原则、进行财政体制改革、注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大涉及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帮扶,不仅提高了民族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和科技发展水平,还改变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28]再次,展现了“守正创新、能帮善成、和谐壮美”的精神风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广西地区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开创了广西民族工作的壮美局面,形成了“守正创新、能帮善成、和谐壮美”的精神风貌,不仅用广西各族人民的赤胆忠心筑成了壮美南疆的安全屏障,还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幸福指数,营造了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29]

二是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首先,创建“和美共荣”的文化发展。“和美共荣”是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微缩景观,主要表现为: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相结合;自我认知与相互尊重相结合;互动交流与团结进步相结合;和美发展与共同繁荣相结合。[30]其次,构建共有的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开启了以“共有”为核心的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征程,即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宣传教育机制;运用依法治理;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构建了以党建促创建的工作新模式;构筑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有精神家园;建立了符合青海实际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了具有青海特点的寺院管理模式。[31]最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的一个缩影。新时代藏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经济发展、宣传教育和文化浸染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了青海藏区人民自觉自为的社会心理认同。[32]

三是云南民族團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首先,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始终坚持民族团结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统一,为中国民族团结提供着“云南现象”“云南经验”。如有学者认为:“十大示范”和“三大跨越”是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建设战略,也是推进云南民族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云南民族工作道路。即创新民族政策;创新规划指导;创新示范机制;创新示范工程等。[33]其次,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如有学者指出:云南通过创新区域联动机制,形成了以行政接边地区为辐射中心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不仅成为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的亮点,也对其他地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4]最后,实现军民一家亲。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地区的人民军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抢险救灾、生态环境保护、军(警)寺共建等方式,积极参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仅协助云南增强了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堡垒,还培养了军队少数民族干部等。[35]

四是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首先,创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狠抓教育,创新治理和依法治藏形成了以法治为原则、共治为基础、共享为目标的“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36]其次,创新体制机制。新时代,西藏汲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经验,通过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文化发展机制等实现了新时代西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37]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中央统筹部署与地方科学规划相统一;民族团结进寺庙与民族团结进校园相统一;党员示范与文化创新相统一等方法,提高了西藏地区人民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层次互动。[38]

五是黑龙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学界对黑龙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牡丹江地区。首先,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牡丹江在民族团结进步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现实基础,整合“教育”与“宣传”“经济结构调整”与“民族团结进步”“社区街道工作”与“治理主体能动性”等,逐步探索走出了牡丹江特色的民族工作机制。[39]其次,散杂居边疆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牡丹江“散杂居边疆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体现为三个有机结合,即内生动力和借助外力的内外融通;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的上下联动;行动部署与解决民生的重点突出。[40]最后,城镇民族团结文化的多元发展。牡丹江市作为少数民族散杂居边疆城市,在探索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中,通过挖掘本地区民族团结文化,取得了小城镇化大发展的多元文化成就。[41]

六是宁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首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显著拓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显著加强,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目标任务。其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内涵,丰富创建形式,创新创建方法,大力传播现代理念和行为方式,着力营造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社会氛围;促进共事共乐,坚持各民族平等就业,拓宽共事渠道,强化共事保障,营造共事氛围,做到同机关共单位、同园区共企业、同车间共班组,让各族群众在共事中创造劳动价值、享受生活快乐。[42]再次,引入第三方测评成效的评价。宁夏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积极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机制,不仅对其成效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还对未来路径进行了分析,不仅起到了以评促建、提高创建质量与水平的成效,还有助于推动宁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同时,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还需构建第二方考核监督阶段的指标体系,第三方评估阶段的指标体系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突出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特点。[43]

七是其他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贵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民生”为核心,进行以脱贫攻坚、民族法治、树立模范和宣传教育等为主要路径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44]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是湖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亮点。其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过学校、村寨和社区等载体以和谐因子教育、民族榜样树立等方式完善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创建机制。[45]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特色集中体现为“守望相助”,即以中华文化为思想底蕴,以草原文化和草原丝绸之路为历史传承。新时代新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实践体现为文化艺术活动、嵌入式社会“格局”和民族事务工作能力的相统一。[46]广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显现着多元化的工作机制。其中,广州以健全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来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深圳以创立“社区民族之家”来主动送温暖送服务;肇庆以历史文化为纽带来打造“汉回民族一家亲”社区等。[47]

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所以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就在于它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创新,在实践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意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论述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有学者指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引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思想旗帜,从顶层设计层面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时代课题,破解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矛盾,确立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全新坐标,蕴含着“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48]

第二种观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论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重大理念、重要任务、基本方法和重大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怎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个新时代民族工作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指明了理论方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理论推向了新的境界。[49]

第三种观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时代需要的主动回应,鲜明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50]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价值

第一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首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引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思想旗帜,坚持从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际出发,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道路和方向,确立了以民族团结为核心内容的根本原则和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政策和法律体系。[51]其次,民族團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根本目标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为深入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活动,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设等提供了科学指南。[52]再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指导理论,也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抓手,是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53]

第二种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开启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方向指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现代化的顶层设计,还是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构建和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54]

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的未来展望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的内容表征为实践性和现实性,研究方法也更加凸现实证考察,而对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话语构建、理论总结等相对不足,这也正是未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

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研究,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理论、话语形态和理论逻辑等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逻辑、认识逻辑和历史逻辑等研究。二是基于中国特色来构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话语体系,以形成凸现“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话语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强“两个结合”的研究,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研究。

(二)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理论的学科供给,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研究视野

目前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研究视野主要集中于民族学学科,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由此,未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需要拓展多学科的研究视野,以形成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探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之间的关系研究。二是教育学学科视角,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必要路径,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经济和民族精神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的内在逻辑等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法学学科视角,如何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研究未来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

(三)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的问题意识,凸现研究内容的多维与综合

当前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研究内容大都基于微观的研究视角,学界一般都会选取某一具体地区和某一现实问题等,展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路径、内容、特色、困境和价值的讨论,虽然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贡献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但城市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整体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理论研究等关注度不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结合。即以“四史”为载体探求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历史价值和内在逻辑,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系和创建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和认识逻辑更为迫切。二是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结合,即基于整体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地区的党建、干部教育、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等研究较为薄弱。三是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区的有机集合。当前研究主要聚焦民族地區,但对中部、东南部很多地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农村与城市协同研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协同创建研究等,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2]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8.

[3] 周竞红.创新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断的几点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11).

[4] 张 琳.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须着力把握的三个维度[J].贵州民族研究,2019(12).

[5] 张应华.协调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深度融合创新研究——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6] 谢 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问题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12).

[7] 毕跃光,李红云.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团结友爱与发展进步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之三[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2).

[8] 刘宝明.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9] 阴海燕,韩利君.关于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论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5(01).

[10] 金炳镐,文 兵,张 娇.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内涵、历程和特点——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之五[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3).

[11] 李 敏,薛二勇,皮家胜,李 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功能及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02).

[12] 李卉青,刘 星.论多维视角下的民族团结进步[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06).

[13] 刘勋昌,胡 凯.试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之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15(05).

[14] 詹全友,徐淑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耦合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10).

[15] 游 俊,李晓冰,李骥龙.试析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逻辑契合——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16] 陈 辉.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在逻辑[J].贵州民族研究,2019(03).

[17] 吴春宝.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内容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2).

[18] 张天浩.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

[19] 马 强,刘珏滢.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伟大实践——以民族团结月为例[J].回族研究,2020(02).

[20] 严 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社会心态建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21] 吴春宝.国民心态培塑视角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22] 陶 砥.算法推荐视域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技术可能、现实挑战和对策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23] 李 芳.新时代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的创新与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19(03).

[24] 曹水群.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学习总书记贺信精神的思考[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25] 志 达,黎贵优,穆 智,范 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第三方评估的逻辑与实践[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26] 李 贽,金炳镐.新时代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基本途径的探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03).

[27] 黄金海.广西各民族和合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广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2(02).

[28] 席鸿康,王 真,周研英.支持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59).

[29] 龚永辉,俸代瑜,黄金海.守正创新 能帮善成 和谐壮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60年的基本经验[J].广西民族研究,2019(01).

[30] 赵宗福,鄂崇荣.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美共荣发展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5(01).

[31] 陈 玮,张生寅.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及特色[J].青海社会科学,2019(06).

[32] 赵 英.新时代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18(04).

[33] 赵新国,毛 燕.新时代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践创新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34] 吕 伟,熊国刘,缪志鹏,姜佩琳.区域联动视角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实践——基于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20(03).

[35] 普永贵,余文兵.驻地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南藏区的实践与经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36] 边巴拉姆,邵煜捷.“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下的探索与实践——以拉萨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化为中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37] 刘 玲.西藏林芝市民族团结进步的历程与经验[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38] 尹蔚彬,王 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西藏昌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J].中国藏学,2020(04).

[39] 彭 谦,程志浩.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实践与整合效应研究——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3).

[40] 代洪宝,李 凯,卜长顺.牡丹江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经验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03).

[41] 孟凡东,金京振,迟德彬.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历程及其成就——以牡丹江市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02).

[42]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决议[N].宁夏日报,2021-10-11.

[43] 杨文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区域实践研究[J].回族研究,2021(01).

[44] 肖 锐,刘 瑜,易蕙玲,戴惠琦,韩艳伟.试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1).

[45] 冉红芳,田 敏.民族团结进步州创建的文化机理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46] 李艳荣.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与启示——以新疆塔城地区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21(03).

[47] 吴泽荣.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为例[J].回族研究,2019(04).

[48] 张 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阈下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逻辑理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49] 刘宝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03).

[50] 赵 刚,宋 鹏.铸牢跨界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视角[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51] 陈建樾.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处理民族问题的“云南经验”[J].兰州学刊,2014(10).

[52] 查干巴拉,王瑜卿,秉 浩.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是坚定坚持民族工作正确方向的目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方面重要论述系列论文之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1).

[53] 赵新国,毛 燕.新时代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新探索[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

[54] 洪盛志,孙明福.基于文化认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以拉萨市等六个示范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

Domestic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rospect for Future Research

Zhang Tianhao

(School of Marxism,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

Abstract: The unity and progress of ethnic groups is related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the advance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minority areas,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for a better life. It has always been a hotspot in academ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the academic circle has published a series of academic papers on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and achieved relatively rich research result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In the future,the academic circles can innovate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They can 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supply for the theory of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They can als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 about the research on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highlight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and integrat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to exp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space,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Consolidation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Chinese Culture

責任编辑:任德靖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赖声川、黄磊获称中华文化人物
泰国侨领罗宗正:让文化成为民心相通的桥樑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