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湖湘“楚怡基因 ”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方式

2022-06-09邹惠娟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摘要:湖南正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力求造就大批传承“楚怡基因”的“湖湘工匠”。“楚怡基因”激励着职教人不断探索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即:围绕立德树人任务、合理设置专业、践行知行合一、创新教学模式、赋能“双师”建设。

关键词:楚工;“楚怡基因”;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楚怡基因”,来源于近代湖南杰出教育家陈润霖先生的先进教育思想,植根于近代湖南的楚怡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楚工)的办学实践。楚工在长达40年的发展中,所积淀的办学精神,被时人誉为“楚怡传统”,成为湖南职教的一面旗帜。传承“爱国、求知、创业、兴工”为生长基因的“楚怡精神”,与当代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要求高度契合,与湖南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的追求高度一致,对湖南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有着重要资鉴。

楚工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兼收并蓄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学校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四育并举;选取国家建设之急需进行专业设置并创新课程体系,以磨血精神造就实业报国的工业人才;重视师资建设,不拘一格延揽德才兼具的有道名师;主张“为干而学、从干中学”的教育方针,注重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传承弘扬“楚怡基因”,激励着今天的职教人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坚持立德树人

楚工的校训是“朴素求实”。它体现了正确的“三观”,教导和牵引学生做德才兼具之人。楚工艰辛办学四十年,力主“四育(德智体美)并举”,培养有品德、储才具、爱国家的学生。它严格要求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科学知识,而且教育学生懂得做人和善于做事的道理。学校创办者、校长陈润霖就是一位优秀的修身课教师。当时湖南社会上公认楚工学生很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爱劳动。楚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建校办学,利用文昌宫庙宇改成宿舍,它作为工科学校所特有的实验室、实习工场及矿冶馆,这些按现代眼光看自然十分简陋,但充分体现了学校一以贯之的校训精神。今天讲立德树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合理设置专业

楚工紧跟社会需求开办专业,仅仅开设机械科、矿冶科和土木科三科。这都是近代湖南工业建设急需的专业,学校着力培养工业人才,四十年办学,培养了3000名优秀学子,他们大部分人都成为了新中国工业战线的精英。“没有楚工,就没有湖南公路”,就是楚工办学成就的写照。今天,湖南正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在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正需要传承楚工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是当今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经途径。作为高职院校,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深入研究工业链、产业链发展,并根据需求而优化专业设置,面向创新驱动战略设置新型专业,服务工业强国建设开办新式专业。坚持专业设置市场化导向,实施专业设置劣汰机制,以服从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于大国工匠、“湖湘工匠”的打造。

三、践行知行合一

楚工始终坚持“为干而学,从干中学”的办学方针。在楚工的教学计划中,其实习课、实验课在整个教学的课时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并且要求实习课、实验课必须保质保量,否则不准许任何学生毕业。借鉴这些经验,目前的职教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岗课赛证”的机制。课程体系按从简单-复杂,从通用-综合,从基础-核心的理念重构;课程内容设置时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与能力基础,考虑为其日后发展提供更大的潜力发挥空间瞄准岗位需求。学校与企业沟通用工用人的需求和人才的发展需求,校企共同研究、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面向企业需求订规则,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学校)和人才需求侧(企业)的有效衔接、高度契合,保障学生“所学”与“所用”的一致性,即知行合一。

四、创新教学模式

楚工十分注意及时吸纳国内外新教学方式,勇于教学改革;注重“躬行实践”,实行“道尔顿制”,采取分科设计教学法;根据学生实际自己编制教材,用老师的讲义当教材;鼓励教师探索新教法,致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些为今天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可以设想,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场所,让学生接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将教学过程与企业岗位实际生产过程对接,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广泛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成果导向教学法等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標,同时通过校市省国“四级”师生比赛机制,提升课程教学水平;通过融通多类职业资格证书、X证书,将学生步入社会、进入企业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融入证书,强化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

五、赋能“双师”建设

楚工历来将师资建设置于学校建校办学的首位。为把楚工办好,所聘教师许多都是当时湖南教育界、实业界的名人,有的是大学教授,如钟伯谦、萧鉴秋等是湖南大学教授;有的是留学生,如吴伟常、成希文等是留日海归;不少人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行业专家,如周凤九是湖南公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罗石坞是湖南黑铅炼厂总工程师,陈耐松、唐汉三等都是著名工程师。对今天的启发有:办职业院校与办普通高校并不一样,不仅需要建设高水平师资,而且需要建设“双师型”师资,这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师资的素质、结构要求是相匹配的。

因此,学校需主动适应产业需求,在提升自有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下企业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实操技能的同时,应大批引进合作企业优秀人才参与学校教科研团队,推动学校“双师型”师资团队的高水平发展,促进国家、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内涵建设,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楚怡精神”的蕴涵、价值、特质及其传承研究(项目编号ZJGD20211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邹惠娟,女,娄底潇湘职业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