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店模式”让乡村美起来富起来

2022-06-09月英

绿色中国·B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村示范带古镇

月英

别院叠翠、青砖黛瓦的民宿院落,美食飘香的小吃街,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和中原古镇……如今,座落在开封市南部的乡村振兴“1+6”示范带,以独特的历史余温和乡村韵味让游客流连忘返。走在村道上,沉浸在现代农业的观赏大棚里,流连在古色古香的古镇里,陶醉在淳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中,开封市南部的乡村振兴“1+6”示范带把农村产业升级、非遗保护、古城开发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业态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一套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乡村振兴“余店模式”。

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先行区重要节点包括余店文化村、西姜寨田园综合体和朱仙镇古镇修复与开发。先行区积极实现一、二、三产充分融合和农、文、旅、科、研为一体的产业布局,进行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链条服务。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让人魂牵梦绕的永远是家乡的味道,让人思绪万千的永远是文化的传承。余店文化村食坊街引入了王氏麻花、襄阳牛肉面、灌汤烧饼、秦镇手工米皮、沙家牛肉等特色美食小吃,非遗街引入了朱仙镇木板年画、鑫老包红薯醋、汴京灯笼张、黄河澄泥砚等非遗产品。一家家特色的民俗小吃,一件件非遗文化的展品,不仅将余店文化村、开封城的民俗、人文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提高了收入。

“处处有美景,人人做产业”,乡村旅游不是单一的“农家乐+采摘”模式,而要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古朴村落为形,展现别具一格的魅力。余店文化村则以特色乡情民宿的形式丰富游览体验,日游汴梁草原,夜住乡情民宿,远离车水马龙的城区,每当夜幕降临,不禁勾起游子的思乡情怀。

西姜寨田园综合体以爱思嘉农业嘉年华项目为核心,建设形成三产融合家庭农场、乐田有机农场、菊花农场、鱼菜共生、智慧农业培训基地、花生三链同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设施集群、中国农科院果树基地、开港颐养小镇等农、文、旅、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朱仙镇古镇以“文化旅游、非遗文化”为主题,打造“千年古镇”品牌,以明清四大古镇修复再现为产业发展核心,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康养产业为主导,围绕“古镇、文化、旅游、保护”四要素,积极促进产业落地。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包含休闲业态(餐饮、主题会馆、酒吧、民宿运河驿站)、商贸业态(古玩、纪念品、小吃街、开封老字号),在新村民计划的开发商包含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共享文旅集聚区、新村民安置等,打造朱仙老街、朱仙长集、朱仙文艺长廊,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木版年画产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业。

乡土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让游客有独特的立体式体验,真正做到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乡村旅游迈入黄金发展期,关键要以地域乡土特色定位来引领推进,坚定不移走好差异化、个性化、深度化的发展道路,提升具有特色魅力的核心竞争力。

开封市“1+6”鄉村振兴示范带通过机制创新、产业先行、发展带动共同富裕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广大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不断推行就近就业的政策,由此使当地村民增加了区域性经济收入。目前旅游业、农业和特色商业已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为村民实现“二次创业、富民兴企”提供了平台。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致力于做成开封市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依托资源优势,依托产业特色”,爱思嘉农旅在创新创效抓好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通过土地流转帮扶、种植技术指导、订单生产合作、旅游业辐射带动、鱼菜共生高效养殖等途径,积极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们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形成了不断拓宽农民增收、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模式。

过去的一年,棕榈股份发挥智慧城乡建设服务商的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项目提供策划规划、建设、运营的一站式服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从河北承德到广东河源,从上海宝山到江西赣州,从江苏苏州到陕西咸阳,再到如今的河南开封,优秀的棕榈团队打造出一座座有实力、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温度的宜居乡村,让绿水青山释放出金山银山的持久活力。

猜你喜欢

文化村示范带古镇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
河北三地入选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红色示范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古镇之旅
我省又增4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新邱区推进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实践措施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