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照式名人摄影

2022-06-09邵欣

摄影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摄者快照名人

姜文 邵欣 摄

在当今泛娱乐化的文化背景下,数字传媒业蓬勃发展,商业与艺术、娱乐紧密结合,各种资讯泛滥。其中名人资讯尤为引人注目,对名人影像人们更是喜闻乐见。安妮·莱博维兹、约翰·兰金、邓伟、肖全、陈漫等众多国内外著名人物肖像摄影师,都不约而同地把镜头对向了当代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名人。这不仅因为拍摄名人影像是对时代人物的一种记录,而且还能带来丰厚的商业经济效益。

因为名人的特殊身份,为他们拍摄时往往会受到时间、场地等诸多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拍摄出“形神兼备”的作品,难度很高。我总结了自己多年拍摄名人的经验,提出了“快照式名人摄影”的概念,即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拍摄出“形神兼备”的人物照片。

在快照式名人摄影中,常常会面临拍摄时间短、环境不确定、现场人物服装造型不确定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在准备拍摄器材时宜简不宜繁,以简单快捷为核心。

我常用到的器材:带有双卡槽的135数码单反相机、成像质量好的定焦头、不用单独接电源的小型闪光灯1-3个,以及配套的反光伞、柔光伞、折叠柔光伞、折叠柔光箱、便携蜂巢、便携雷达罩等附件,可以分组TTL闪光的无线引闪器,以及大型多面的可折叠式反光板。

在使用摄影器材方面,无论使用数码单反或是微单,都要确保画面的质量,使其在印刷和传播时够用。双卡槽相机的存储备份功能,也是仅有的拍摄机会中的一种保险措施。小型外拍闪光灯,更是现场短时间拍摄布光的利器。而各种配套闪光灯的塑光附件,更是“以形写神”时营造出不同光线效果的必备工具。它们能帮助塑造不同人物特有的外形特质,从而表现其精神特点、神情气质、思想活動、内心世界。大号多面反光板除了补光的作用,还可以在纷乱环境中作为拍摄对象的背景,进行中近景或特写的拍摄。

总之,体积小、轻便、操作快捷是准备前期拍摄器材的基本原则。

休·杰克曼 邵欣 摄

2013年,“狼叔”(休·杰克曼)为电影《金刚狼》在北京做宣传时,我临时获得了几乎仅有一分钟的拍摄机会。因为没有时间布光,我抓起了一个佳能580机顶闪光灯、一个折叠灯架、一套引闪器,并快速地装上一个折叠的伞式柔光箱。还没来得及测光,“狼叔”已经被经纪人带进屋子。我的第一反应是选择窗户边仅有一米见方的墙面作为背景拍摄,借着左侧其他视频采访时没有收拾完的一台LED灯,我引导人物站在我指定的空间中,快速摆好灯,设置拍摄参数。此时英语的短板限制了我的交流词汇,但还是尽量控制着拍摄节奏,在来得及让闪光灯回电的前提下尽量多拍。在被要求结束后,我并没有放下相机,边拍边说着再拍张特写,由于我使用的是定焦镜头,便一边说话一边靠近“狼叔”拍摄。一直摆造型的“狼叔”看我没有理会经纪人的要求,依旧专注于拍摄,也许是被我的“敬业”打动,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并在我走到跟前被迫结束拍摄后,主动跟我握手道别。

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我拍摄了18张照片,我最喜欢休·杰克曼的特写画面。

对拍摄对象周围资料搜寻是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需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方法去搜寻被摄对象的相关资料。如上网搜索新闻资料、通过周边密切接触者的描述,以及观看以往其他摄影师为其所拍摄的代表作品。总之,要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对被摄者有个初步的轮廓式的认识。

要想对拍摄对象有更准确认识,拍摄到他不同以往的形象,拍摄前的直面交流机会极为重要,甚至可以决定最终的拍摄方式。

在拍摄前,认真听取记者对拍摄对象的采访,不仅可以了解拍摄人物当天的状态,也可以通过受访者自己讲述的事件、故事,对之前搜索的信息加以补充,从而对拍摄方案进行调整。例如,我在拍摄歌手华晨宇时,预设了“火星弟弟”这个主题,准备了可以营造星空背景的光效附件以及暖光色纸。通过拍摄前的采访,了解到这个通过选秀成名的年轻歌手性格多样,初登大银幕后,还想体验扮演邪恶坏人的角色。我于是把预设主题调整为“可爱的恶魔火星弟弟”。经过沟通,我们选择垃圾室边的水泥墙作为背景拍摄,华晨宇换上我的皮衣外套,模仿电视剧《火星叔叔马丁》的人物形象,拍摄出了一张不同以往的华晨宇肖像。

黄晓明、杨幂 邵欣 摄

黄晓明、杨幂 邵欣 摄

黄渤、张震 邵欣 摄

形与神的关系。在快照式名人摄影中要“以形写神”。

通过一些方式手段,记录描绘被摄者的“形”,来表现各种被摄者的“神”,即表现出被摄者的精神特点、神情气质、思想活动、内心世界等。也就是说所有的“神”必须有个物质载体,物质载体就是所谓的“形”,有些人在空泛的谈论“神”,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形”的依托,“神”就会是空中楼阁,虚拟不存在的。把握“神”的手段是塑造“形”,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形”?就是先要把“形”建立之后,再赋予他“神”。以下总结介绍一些我常用到的手段。

(一)应用道具

通过使用“道具”,帮助人物拍摄出有其神韵的照片。当道具作为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也可能是暗示着人的某种特质,或者常年以来他所扮演的角色的特质。

从影近40年的梁家辉,从初登屏幕的庙堂之高,到快意恩仇的江湖之远;从风尘仆仆的市井浪子,到风度翩翩的异国情人;从呆头憨脑的懦弱书生,到好勇斗狠的黑帮老大。他在香港电影中树立了很多经典角色。《寒战》《遍地狼烟》《智取威虎山》等影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拍摄梁家辉时,我选择了红酒杯与雪茄作为拍摄道具,红酒杯与雪茄代表有品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的特征。拍摄当天是我第一次与梁家辉见面,经过短暂地交流,我表明了准备使用的道具是想表现“享受硝烟”的这个主题概念,他很快意会。只要主题明确后,演员便可手到擒来地进行情景演绎,我便可以顺利完成预想的拍摄效果。

(二)视觉语言的应用

视觉影像的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标志性的视觉语言风格,经典画面往往更容易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留下相应的视觉记忆,有其历史的审美价值。这些不同的画面风格留在人们潜意识中,一旦遇到相似的视觉风格画面,观者会不自觉地产生相应历史时期记忆中的情怀。

古永锵 邵欣 摄

华晨宇 邵欣 摄

我在拍摄演员黄晓明与杨幂时,正是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宣传期,为了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拍摄,我选择了模拟经典影片海报来配合情感剧宣传的主题,也是对经典影片的一次致敬。

同一时期的这类代表性影片构图以及光线风格的电影海报,已经给人们潜移默化地留下经典式的古典爱情片的印象。黑白影调的图片带有怀旧与致敬经典的意味。我又模拟电影《艺术家》的情节,拍摄创作了一组当下风格并带有怀旧趣味情节的照片。

(三)环境的选择应用

环境肖像的拍摄,是把人物安置在体现拍摄对象职业特点的典型环境中。选择“有用的元素”在画面中,有利于说明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环境肖像强调被摄者与周遭环境的关系。阿诺德·纽曼说过:“我不想要只是随便的背景,周遭的场景必须加入构图并且能够帮助观赏者了解主角。不管被摄者是谁,这必须是一张有趣的照片,单纯的人像照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作为摄影师,选择把拍摄对象放置于环境中,如何找到“有用的元素”,在画面构图中至关重要。场景中的有利元素,有时可以等效“道具”的作用。

在拍摄视频网站优酷与土豆网的CEO古永锵时,我利用带有“优酷”网与“土豆”网镂空型标志的会议室玻璃墙作为拍摄场景。当时,“优酷”网成功收购了“土豆”网100%股权。画面里,“优酷”网标志后古永锵标志性的微笑,他主动将手指向小号版“土豆”网标志,恰当地表现出当时人物社会角色地位的属性,所选的道具墙也很好地帮助被拍摄者展现自身的性格面貌特征。

(四)后期技法的应用

影像的创作离不开表现技法和思维理念的综合运用,表现技法为思维理念服务,技法是实现理念的手段。除了前期拍摄技法的表现,快照式拍摄会有一些前期不够理想的创作遗憾,未能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然而通过后期处理,在不影响人物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弥补前期画面的不足与缺陷,或者丰富创作主题。后期处理也是为了表现理念服务的。

当我们在一个环境复杂的拍摄现场,我想把所有颜色淡化掉,使得颜色比较单纯,而在画面中只留下一个饱和度相对较高的一个点,来突显出这个点赋予人物的性格特质。例如:黄渤、张震这张图片。在拍摄时,首先将人物处理成黑白影像。然后当中分别在人物的嘴部、领口处做出了饱和度很高的红色,给观众一个先声夺人的感觉,以此来描绘人物当时的瞬间状态。

我在陈坤工作间的白墙走廊上,用4分钟布光为陈坤拍摄了一张照片,在后期处理中,模拟多重曝光营造出一种蒙太奇的效果。这在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上很有帮助,增添画面情感、赋予新寓意的同时,给观者更多的认知空间。又通过后期加工,完善了前期拍摄上的不足。

快照式人像摄影中,经常会遇到与环境背景无关的元素,在前期拍摄时无法避免。那么在非新闻性的拍摄时,人物后期的修饰与替换,会为表现人物的“神”锦上添花。

周星驰在拍摄时不喜欢接受调度式的拍摄,他玩笑式的手部动作被我迅速地抓拍到。但拍摄场景与现场的灯光并不理想,我通过后期处理,在场景环境中加入一些丰富的元素来增加空间感,渲染气氛,创作出了我心目中周星驰的形象。

这些年我在进行快照式名人摄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本着如何将文化、艺术、商业、政界名人还原其本真的自我,并将这种形象深刻有效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看到他们表相的同时,能够了解他的个性与内心。同时,保持具有不忘初心、力求创作“不一样”作品的良好心态才是让自己不断进步的关键。

韩寒 邵欣 摄

李健 邵欣 摄

周星驰 邵欣 摄

陳坤 邵欣 摄

猜你喜欢

摄者快照名人
EMC存储快照功能分析
名人摔跤后
“融入”的拍摄
真垃圾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创建磁盘组备份快照
浅议人像摄影技巧
数据恢复的快照策略
一张“快照”搞定人体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