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目录学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价值审视

2022-06-09穆允军

新世纪图书馆 2022年5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传统文化

摘 要 近年来,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蓬勃发展,但从活动效果来看,目前存在着对传统文化认知碎片化倾向,缺乏对传统文化整体的恰当认知。古典目录学有助于对传统文化做鸟瞰式整体把握,了解传统文化体系的源流变迁,是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最佳契入点,图书馆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应充分重视古典目录学作为解读传统文化“锁钥”的价值。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传统文化;阅读推广

分类号 G256.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2.05.003

The Value of Classical Bibliography in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Mu Yunju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are booming,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ity effect, there is a tendency of frag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Classical bibliography is a necessary way to recognize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understand the order of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nd to transcend the limits of fragmented cognition. It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reading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Classical bibliography.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promotion.

0 引言

传统文化有着德行优先、融摄力强的特点,对自身文化发展有着持久的塑造力。在经历了百余年来的古今之变与中西融汇之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在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愈发显现出独特的价值与魅力。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阅读帮助大众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恰当认知,传续文化基因,固本培元,为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正如著名学者刘梦溪所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做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做‘生存的必要,传统就能够活在我们中间,使我们每个人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它的优秀者必成为涵蕴传统意味的现代人”[1]。只有对传统文化整体认知有恰当的理解,才能撑起理性的、系统的、深刻的文化认同,才能担负起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重任。

众所周知,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水岭,现代文化以断裂的姿态与传统文化相隔,所以我们有一个重新学习传统文化的环节,而在这一环节上,阅读推广策略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与今天文化土壤的契合程度。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都要以对传统文化的准确把握为认知基础。我们必须通过阅读进行文化寻根,寻找到文化自身的始源性前提,在阅读中努力实现返本开新。对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来说,探讨如何引导读者形成对传统文化恰当的认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目前的推广策略还缺少一种提纲挈领,贯通经典的统率,而古典目录学恰恰具备这种独特学术价值。

1 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总体情况

目前,图书馆常见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是通过展览、诵读、讲座等形式推介传统经典书籍,引导读者展开与传统经典的直接对话,这是了解传统文化的极佳方式。传统文化的记录就是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而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与浩瀚的矛盾用以点带面的主流推广策略来应对,无疑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大多数读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经典阅读,仍缺乏对传统文化整体的了解与把握,存在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认知或困惑,而再如古人一样花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去熟读经典在现代社会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仅仅采取这种阅读推广策略,受读者阅读经典时间和种类有限性的影响,会导致读者对传统文化认知碎片化,并造成对传统文化整体认知的偏差。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完整,以偏概全,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偏颇。如有些大学生仅阅读过《论语》《大学》等经典,误将儒学与传统文化完全等同起来,无法形成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儒释道互融互补的整体认知,容易简单地把个人阅读经验的有限误认为是阅读对象的有限,如同盲人摸象,在对传统文化有限了解的同时,也形成了囿于一隅的偏见。

另一方面,由于阅读时间和阅读经典的有限性,缺乏历史感。大众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如同“一袋马铃薯”,不能自然形成有机的整体,无法体认传统文化在百余年来古今之變、中西交汇时代背景下的变迁,不能体会传统文化之精髓,影响文化认同的形成。如部分大学生把传统文化当作古董,不懂得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密切联系,无法理解传统文化具有的世界普遍文化意义。

2 古典目录学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独特价值

2.1 有助于对传统文化做鸟瞰式整体把握

古典目录学在古人治学中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史学家章学诚所说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古典目录学初旨即在于将所有文字典籍整理出来,通过典籍分类、大小序和叙录表现出文化概貌。刘向受汉成帝之命对文献进行第一次系统整理,就意在汇集西汉文化之全貌,从而奠定了古典目录学的基本范式。《汉书·艺文志序》有“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数术略》,有《方技略》。”[2]《七略》部次条别,将文献典籍依据当时的学术体系编次为一个整体性目录系统,所以有学者赞誉“《七略》最大的目录学贡献即在于确立了目录体系的整体意识,从而也确立了此后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基调”[3]。4CDD6209-2D44-47D5-A7FC-800D925CA985

从西汉《七略》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系列具有典范意义的古典目录学名著以典籍形式呈现了传统文化的学术体系概貌及其变迁。每一种文献,都是整个目录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文献之间、文献与类之间、文献与体系之间都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没有古典目录学来统领传统典籍的阅读,传统典籍就会失去传统体系的意义,仅是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吉光片羽,读者很容易把传统看作儒释道机械的杂糅,认识不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古典目录学是古人按学术体系对文献进行有序整理,今人又可以通过文献目录反观传统文化整体的学术体系。

2.2 有助于了解传统文化体系的源流变迁

文献学家杜泽逊在其《文献学概要》中指出:“《漢书·艺文志》在前面有总序,六略各有大序,各小类又有小序。《四库总目》四部有总叙,各类有小序。这些大小序在辨明学术源流方面作用甚大。”[4]他认为《四库提要》经部大序实际上就是一篇最简明的西汉至清初的经学史,读者通过精彩、短小的篇幅就能略知学术源流。

再以易经为例,易经居六经之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典籍,也是人文文化的基础,素以深奥难懂著称。宋代欧阳修撰《崇文总目叙释》载:“前史谓秦焚三代之书,易以卜筮而得不焚,及汉募群书,类多散逸,而易以故最完。及学者传之,遂分为三,一曰田何之易,始自子夏,传之孔子,卦象爻彖与文言说卦等离为十一篇,而说者自为章句,易之本经也。二曰焦赣之易,无所师授,自言得之隐者,第述阴阳灾异之言,不类圣人之经。三曰费直之易,亦无师授,专以彖象文言等参解卦(一作易)爻,凡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氏始。田何之学,施孟梁丘之徒最盛,费氏初微,止传民间。至后汉时,陈元、郑众、康成之徒,皆学费氏,费氏兴而田学遂息,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其本,及王弼为注,亦用卦(一作彖)象相杂之经,自晋已后,弼学独行,遂传至今。”[5]今天的读者通过阅读这段叙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易学的学术变迁、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略知一二,在阅读中遇到这些代表人物,也能知其源流,不至迷惘无措。

2.3 是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最佳契入点

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也十分契合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质,是全面、准确地认知传统文化的“锁钥”。从文化的空间维度来看,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儒释道兼容的有机整体。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干的文化结构在古典目录学中最有表现力。经为首,部类先后,都有学术地位、价值的考量,各属例在整个学术体系的前移或后置变化,就是一部学术思想史。与之相比,现代目录学是建立在西方学科体系之上的,而学科之间是按字母顺序排序的,其有优点是编目的规范化和检索的便捷性,但这种“一袋马铃薯”式的结构缺少内在的关联。

从文化的时间维度来看,传统文化具有线性发展的特点,一脉相传,传承有序,源流清晰,所以古人治学有述而不作或以注疏代作的特点。汉代儒学独尊以后,儒家在学统、政统中占据着统治,儒学经典在所有文献中居于本体地位。在古典目录学中,文化的线性发展的主要表现为儒家经典一直处于典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这个体系又是生成、开放状态的,如佛教经典作为外来文化经典在目录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再如体系本身从六类法到四部法的演变等。

3 优化古典目录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3.1 明确古典目录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统领作用

古典目录学是学习传统学术与文化的“门径”。“古代学术与古典目录密切相关,学术因目录而得到合理解释,目录因学术而彰显本质。”[6]抓住古典目录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统领作用,提纲而目张。上世纪20年代胡适曾应清华学生之请,开列《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39种,即将张之洞著的《书目答问》列入书目之首[7]。不论是儒家经典,还是道释典籍,都可以通过古典目录彰显出自身在传统学术中的定位。大学生通过对古典目录的阅读,才能对传统文化的整体特质与多重面相形成恰当的认知。图书馆作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组织主体,应当抓住古典目录这个“牛鼻子”,开启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门。

3.2 加强典范意义古典目录著作的深度导读

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的话语体系、范式有很大地不同,这也造成了对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难度加大。如何在阅读推广的实践中,发挥古典目录的统率作用?在内容上,图书馆要选择具有典范意义的古典目录著作,做到内容选择的精准。例如《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书目答问》是清末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为指引学生读书门径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清代纪昀等编纂的大型解题书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方法的集大成者。古典目录的阅读推广对主体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较高,在推广主体上,图书馆要利用好高校自身拥有的师资力量、学者资源,在导读者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由馆员搭建阅读平台,联合高校名师做好深度导读,通过读书会、讲座等形式将古典目录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大学生。

3.3 不断创新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式与方法

当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正在经历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8],加上大学生对传统典籍阅读能力的有限性,图书馆如何创新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式、方法更显得非常必要。就推广内容而言,既要发挥古典目录的统率作用,又要注意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揭示与儒释道经典的导读,形成传统文化面、线、点的交融,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文化自信与认同,体现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创意设计、活动形式、新媒体运营等方面,要加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古典目录这一门径引入到学生的心田,使之受到传统文化的润泽。

3.4 将读者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纳入评估体系

目前的阅读推广评估指标体系多从图书馆的角度和立场出发,而转换研究视角,从读者角度,用实证方法来评估和重新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几乎没有[9]。传统文化阅读推广评估亦是如此。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读者通过推广活动产生的传统文化整体认知程度的提升是活动本身的主要目标,无疑也应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因素。所以,图书馆要注意发挥古典目录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将活动前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整体认知程度的提升纳入阅读推广的评估体系中,加强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的活动实证数据收集,并根据实证研究及时优化、完善阅读推广策略。

4 结语

古典目录学汇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最能代表传统文化有机整体性和源流变迁的特点。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中,以古典目录学经典来统领各类典籍,更易于窥见传统文化之概貌,深体源流之迁、传承之序,领悟传统文化之精神,倍增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信心,是获取文化的整体性认知,超越文化的碎片化认知限度的必要途径。加强传统目录的阅读,不仅是古人“学中第一紧要事”,也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具有统领作用的要紧事。

参考文献:

刘梦溪.论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下)[J].紫光阁,2004(12):46-47.

班固.汉书·艺文志[M].颜师古,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2.

傅荣贤.《七略》目录学整体观刍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5):46-48.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167.

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下) [M].北京:中国书店,1986:997.

傅荣贤.回归学术史:古典目录学在当代语境下的存在合法性[J].图书馆,2020(7):10-13,25.

胡适.胡适文存(2)[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82.

王余光.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5:243.

王波,等.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235.

穆允军 山东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山东济南,250100。

(收稿日期:2021-08-01 编校:曹晓文,刘 明)4CDD6209-2D44-47D5-A7FC-800D925CA985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传统文化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