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

2022-06-08甘文甲

居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支模模板施工人员

甘文甲

(甘肃建投西南建设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在有限资源和能源的情况下提升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时存在一定危险性,且该技术的使用难度较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作用,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土建工程施工建设要求,因地制宜的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并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高支模施工技术基本情况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被人们广泛应用到大跨度、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依托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将其应用到土建工程施工中能够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程施工工期,确保土建工程施工能够满足整个工程建设标准[1]。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形式能够增强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荷载能力,满足大众对建筑外观和建筑性能的要求;第二,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施工会使得整个工程的施工符合环保要求,合理把控材料、设备的损耗。下图是高支模施工工序图,如图1。

图1 高支模施工工序图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常被应用到高层房屋中,是在较高作业面搭设支撑模板的一种施工方式,其作用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引入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够为土建工程的安全施工保驾护航。高支模施工主要是指高度在4.5m以上的模板与支撑体系的施工。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所彰显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难度大。高支模施工需要在一定高度模板和支撑体系上完成作业,施工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施工环境的特殊,高支模施工技术在使用的时候也会遇到一定阻碍,对施工技术人员本身的能力有一定的考验。若相关管理人员没能做好安全控制工作,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水平方向混凝土模板要保持在8m以上的支撑高度,横向跨度要超过18m,在垂直方向搭建独立的支撑高度需要超过6m,施工项目设计人员经过对模板的科学测算与设计,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工作,保证此项施工技术能够得以广泛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二,危险性高。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在一定高度的建筑上完成操作,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危险[2]。此项施工技术属于高空作业内容,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细致审核,在达到规定标准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第三,拆除难度大。土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拆除高支模,在此之后,为了能够保障高支模的循环使用,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完成拆除,在技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高支模模板拆除难度也会被加大。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

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为土建工程日后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将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到土建工程中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第一,在施工之前仔细检查各个施工材料,避免出现材料丢失和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土建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必需由正规厂家生产,刚度较大的模板需要配备质量合格证书和质量验收报告;第二, 施工人员在安排布置工作的时候要对搭架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并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检查模板;第三,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调节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图纸的设计。在设计模板的时候需要对模板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规划,按照计算好的荷载数值来设计模板。第四,做好风险评估。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对应的风险规避措施[3]。

2.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使用具有危险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检查施工方案,并安排监理单位以及关联专家对施工方案实施严格的评审,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

在正式施工的时候,专业高支模施工技术人员要秉承高职业素养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施工监测人员也需要密切监测高支模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4]。

在开展支顶施工时,需要对回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如果条件允许,还需要在其下面设置垫块,目的是避免出现支顶下沉现象,保障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

在高支模安装操作的时候需要对支撑体系进行检查,密切观察支撑体系是否出现了松动情况。高支模安装完成后开展外围框架柱梁施工,根据自然高度来设定施工层。一般情况下,土建工程高支模外围框架柱施工会被划分为三层,层级划分完成后按照先浇筑、后绕梁的模式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梁柱的稳定性。在施工达到规定高度的时候,对梁柱、排架的支撑情况进行控制,增强土建工程施工稳定性。

在完成梁柱施工后开展混凝土浇筑,具体浇筑顺序为上方从梁中间部位向两边浇筑。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厚度需要被控制在140m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的时候,需要采取措施保障混凝土浇筑的平整性、均匀性,选择恰当的时机振捣混凝土[5]。

2.3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验收阶段的应用

在完成高支模施工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实施工程验收。首先,清理施工现场。在完成高支模施工后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干净,避免出现杂质、施工材料的残留现象。其次,仔细审查施工方案。在高支模施工后要由专门的项目专家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规范的标准。再次,高支模模具的验收。高模板体系是土建工程项目的重要辅助性系统,在这个系统的作用下能够辅助施工人员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为此,在施工后还需要做好支撑模具的验收,及时检查高支模模型的性能。最后,总结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情况,积累经验,从而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更多经验支持。

2.4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模板拆除阶段的应用

高支模拆除也是一项工作量大的操作,为了能够保障拆除不影响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在完成土建工程主体施工后,并向负责人确定完工后才能够进行。高支模的拆除需要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实施现场安全管理,避免出现随意拆除的行为,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拆除支撑模板。第一,在拆除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拆除整个模板系统前,需要对模板与混凝土的强度进行验收,在出具相关的强度报告后,达到标准条件才能进行拆除操作。第二,在拆除作业时要重视拆除顺序,在进行拆除操作时,要清晰了解非承重模板以及后建的支架,要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拆除,最后拆除掉承重模板与先建设的支架。在具体操作时,要划分好拆除区域,有序作业。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拆除方式。在整个模板支撑系统拆除作业时,不但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拆除原则,还要避免上下同时进行拆除操作,要保证拆除作业的安全性,还要在进行拆除操作时先对倾斜顶杆进行拆除,然后再拆除掉模板的主架。在进行整体拆除作业时,将整个模板按照顺序拆除,要最后拆掉模底,避免在拆除时对两旁的构件造成影响,要保证周围构建的稳定性。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拆除作业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拆除工作的稳定性。在拆除高支模的时候,施工人员要遵循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并在正式拆除之前清理拆除范围,并做好安全围闭处理,在必要的位置上设置安全提示牌,强化安全防护。在高支模拆除后,操作人员还需要妥善保管各个物件,分类管理,对影响高支模拆除的模板质量、构件质量实施检查,在发现质量问题后及时更换零部件,并做好对应的登记。另外,要将拆除掉的材料安全缓慢的运到地面,禁止高空抛掷,针对运送到地面的材料,要随时进行拆除与运输,避免材料堆积影响正常施工作业,禁止夜间进行拆除工作。

3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强化对策

3.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因此,在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之前,施工人员要做好前期检验工作,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检查和验收材料。在开展高支模施工的时候,需要确保所有设备的使用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施工。

3.2 严格审核施工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深刻影响高支模施工质量。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作用,需要仔细审核施工方案,保障施工方案的制定符合规范的标准。同时强化施工监督管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利用离不开完善制度的支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的标准严格监督施工管理的各个内容,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规范标准把控各环节施工。同时,在具体施工操作的时候还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监管小组,由监督管理小组来组织施工内部人员开展工作,强化监督管理,从而有效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质量。

3.3 定时检查安装效果

支架和模具安装质量关系到高支模施工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定期检查高支模安装施工,保证质量满足施工规定。在后续支架安装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完成,安装一个阶段支架之后需要做好工作交接,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支架实际情况,同时需要实时检查高支模安装情况,保障高支模指标符合规定,避免发生安装误差。

4 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实例

4.1 项目概况

某体育馆共一层,局部五层,总体建筑面积为16 548m2,其中地面面积15 795m2,地下面积为1 215m2。建筑结构利用现浇混凝土,比赛场建筑结构利用平板网架结构,网架跨度处于65~69m范围内。训练场内利用钢梁金属屋面,钢梁的跨度20m。

4.2 高支模技术施工要点

(1)模板体系。该体育馆施工中,拼装17mm的松木和15mm的厚夹板,在梁侧板利用17mm松木板和厚夹板。在拼装柱侧板的过程中,控制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在45cm左右,提高后续错位工作的便利性。此外需要控制柱箍之间的距离在35cm以内。此外需要定期检查模板干湿度,避免模板发生受潮等问题。

(2)安装楼面支顶。在楼面支顶安装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做好梁和轴线的放线工作,掌握当前路面水平高度,随后沿着纵梁安装门式脚手架。完成安装工作之后需要锁紧两侧,再从两侧继续进行安装工作。利用这一操作可以协调脚手架上下层,使其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同时可以保障垂直方向的稳定性,更加精准的安装脚手架。

(3)搭设高支架。在实际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合理搭建高支模架体,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稳固高支模架体,反复确认立杆位置,保障立杆科学性。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剪刀撑,利用快拆头立杆顶部,避免立杆轴心发生偏心问题。利用外扩辅助架体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规范,为了提高整体结构安全性,在支撑看台板的过程中,需要在看台板下方设置两根立杆,对应下部支撑点和上轴心。同时需要根据制度设置垂直支撑和水平支撑,保障整体架体的完整性。

5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形式,将其引入到有一定高度的工程中能够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为此,结合社会发展对土建工程施工提出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标准和实施方案,做好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工作,强化施工监督管理,整合各项施工技术,多管齐下,从而更好的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作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化发展。

猜你喜欢

支模模板施工人员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