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面积自流平地面平整度控制施工技术的探讨

2022-06-08孙翘

关键词:平整度砂浆界面

孙翘

上海快来秀展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0

在展馆项目中,因为大面积空间的广泛使用,使得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普遍存在,既往经验主义做法存在对地面钢筋损坏严重、局部平整度误差大、人力物力消耗量大等缺点[1]。为了形成展示工程中自流平地面的处理规范,再深入研究本项目中施工那些工艺流程后,总结出包括靠尺的使用、地面的找平等关键技术环节,并形成了展馆展厅大面积混混凝土地面标高及平整度控制的施工技术操作标准,以实践的方法为展示工程提质增效。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的建筑基础为苏州市元和高新区管委会1层,项目面积约为1200m2。项目周边以公寓、民宅为主,场地环境较好,建筑质量高,因地处江南地区,所以施工环境相对潮湿。建筑原为日本公司承建,建筑主体有标高高差,面积大、涉及构筑物多,自流平施工难度较高,可供参考的经验也不多,是本工程自流平施工的主要特点。项目涉及的配合方多、工期紧,自流平作为后续工作进场的关键,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都起着很大的影响。

2 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

水泥基自流平是由水泥、砂子、有机胶凝材料、界面剂、细骨料及助剂组成,与水拌和后具有良好流动性,能够流动找平的地面材料。水泥自流平现场拌水施工较为便捷,用专用刮板稍加批刮就可以流平,若干小时即可成型,一天后后就可以进行面层施工(铺装地胶等),总体平整度高、施工速度快,耐候性强、环保自然。水泥自流平可广泛应用于商场、车库、公寓、写字楼、工业厂房、车间、仓储、展厅、体育馆、医院、别墅等

本项目主体空间1200m2左右,空间大,原底面并不平整。采用3m的靠尺进行测量,落差超过5mm,说明基础地面的平整度很差。而设计方案采用的是环氧地坪漆是地面的保护膜,相对于水泥混凝土几面5-25cm是很薄的一层,所以它的耐压和平整性主要还是依靠混凝土基面。而展陈空间对地面平整度与空间整体性要求很高,因此本项目选取此种工艺。

3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开始前首先拆除现有建筑地面及构筑物,暴露出建筑基层,用测量设备进行基层检查,进行基层清理。清理后抛光,用打磨机进行打磨,消除明显凸起的沙石块、铁钉等杂物。对基层进行干燥去水处理。随后重新施工砂浆层,重新施工3-5cm的水泥砂浆层,将打磨后的瑕疵面覆盖,消除气泡,重新原浆收光,随后进行找平。找平后,设置控制点,每7m设置分段条、在每个格子中涂刷界面剂,界面剂成型后进行自流屏水泥施工、地面养护,再切缝、打胶,随后补缝,进行地面处理、抛光。进行伸缩缝处理,处理前需清洗,向其中注入发泡胶,胶表面低于伸缩缝表面约两公分、再涂刷界面剂,干燥后用拌好的自流平砂浆抹平堵严。自然干燥成型。为保证成型效果,在自流平晾干的时候对环境的要求高,严格保证无风环境保持自然晾干。完全干燥后敷设地胶。

图1 元和项目自流平流程图

4 施工操作要点分析

4.1 工程策略分析制定

在项目启动前,实施团队充分调研现场情况,组织有相关经验的施工人员,召开项目分析会,结合施工人员意见与项目相关现场工程师采取现场排查、头脑风暴、等手段,总结出若干对水泥自流平地面平整度偏差有影响的问题,其中,以现场条件和过往经验得出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包括:基层表面基础差,有大量构筑物,局部高低差;因建筑位于江南地区,年代较久,失修多年,因此基层含水率较高;因施工面积较大,容易造成材料不均,进而导致后续过程中水泥凝固受力不均; 敷设面积较大,导致流浆摊铺不均[2]。针对以上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

4.2 基层处理

本项目的施工难点在基层处理,因建筑为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建筑施工,地面硬度高,但因时间久远、多次改造,导致现场大量铁钉裸露、构筑物相对较多。为了保证施工砂浆层敷设的效果,敷设前,需要处理现场基层表面的疏松、铁钉构筑、残留砂石灰尘、表面裂纹。方法为,安排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界面进行打磨处理:首先铲除凸起石子、碎砖,将暴露与基础面外的铁钉、钢筋切口用砂轮剪切、磨平,以避免对施工砂浆层受力形成干扰。因日本建筑质量对抗震要求较高,本工序难度高于预期,致使进度偏慢,因此及时调整施工策略,以高力矩工程钳处理偏高钢筋、铁钉后,现场启用打磨砂轮提高效率。在全部打磨完毕后,现场清理期间,再通过目测、模板刮测等方式,对突出较大的地面进行二次处理。在展厅东南侧楼地与墙面交接部位、穿地面的套管处,采用打胶、覆盖水泥砂浆防护处理。

4.3 基础去潮

因项目地处苏州,为江南水乡,基层含水率较高,按有关规定,自流平基层含水率不应大于8%,而本项目既有基础明显超出此范围,会导致未来敷贴的地胶起泡、翻鼓。因此,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基础做了干燥后防潮处理。在敷设砂浆层前,对基层进行充分的通风、干燥,现场以大型抽湿机、辅助通风干燥机械进行6小时基层干燥处理,随后在混凝土含水率快速测定仪含水率4%后,涂刷防潮隔离底漆后,施工砂浆层。

4.4 砂浆层覆盖

在基础去潮工作完成后,施工砂浆层。首先在墙面、柱脚等边、角定位点上弹出找平控制线,根据找平控制线沿墙四周抹灰饼,灰饼大小一般为5x5cm大小,横竖间距为1.5-2.0m,灰饼上平面即为地面面层标高,以重新施工3cm的水泥砂浆层为新砂浆层标准厚度,因总体空间比较大,还须标筋。铺抹灰饼和标筋的砂浆材料配合比均与抹地面的砂浆相同,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子=1:2,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 985的规定。因展厅面积很大,配比采用相同量具,严格按照相同比例(水泥、砂子、水)最后表面亚光处理,表面压光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水泥砂浆凝结稍有反水,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撒干水泥面后用铁抹子压光,从边角到大面,顺序加力压实抹光,待水泥砂浆终凝前进行第二遍压光,用铁抹子将第一次压光留下的抹纹压平、压实、压光。并随时用靠尺检查平整度[3]。

4.5 设置控制点设置分段条

找平后,用工业吸尘器吸净地面浮尘,然后兑水滚涂界面剂两遍,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用界面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用界面剂》JC/T 2329的规定,滚涂方向互相垂直,两次之间需上遍干燥2个小时。地面有开槽线管的在滚涂之前用网格布粘贴防裂。随后设置控制点,架设水准仪对将要进行施工地面抄平,检测其平整度,设置间距为 1 m的地面控制点。在每次施工分界处先弹线,每7m设置分段,然后粘贴1*1cm双面胶粘条;各伸缩缝处粘设海绵条,以木方或角钢承力以防止错位。在每个格子中涂刷界面剂,界面剂成型后进行下一步处理。涂刷界面剂以封闭基层,避免自流平砂浆干燥过快,加强基层与自流平砂浆层的粘结,避免产生气泡,提高自流平材料的流动性。涂刷时,严格遵守界面剂使用说明,将界面剂先稀释,后用软刷均匀,避免局部积液。

4.6 自流平水泥施工

进行自流平前,首先调配自流平材料。按照自流平材料说明,先水后料,准确用量水筒称量相应比例的清水置于干净的搅拌桶内,先开动搅拌功能,再徐徐加入相应配比自流平材料,搅拌5分钟。直至目视变为无结块的均匀稠度浆体。静置后再次搅拌然后倒浆,拌和不匀或界面剂封闭不严都会造成颗粒或气泡。水量与材料配比按材料的说明书严格控制[4]。

根据4.5的分隔分区以保证一次性连续浇注完整个区域,确认现场温度在5℃~30℃之间。将搅拌好的流态自流平材料到基础表面面上,利用重力作用自身流平开。在自流平过程中,分割条应倾侧成条状,并确保现浇条与上一条能流态地融合在起。对于个别位置,使用自流平专用刮板进行批刮辅助流平。初凝前,施工人员迅速用放气辊筒滚轧自流平地面,排除气泡,消除接口高差。

4.7 设伸缩缝处理

本项目中技术难度主要为伸缩缝处理。由于现场建筑为年久建筑,部分为室内,部分分布于办事外,空间中湿度差异和温差较大,且地下结构差异复杂较大,如不预留伸缩缝,会导致地面起鼓、开裂,影响后续地胶敷设效果,使地胶气泡、褶皱乃至开裂,更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展示隔墙。处理过程中,首先利用软刷、工业吸尘器清理伸缩缝,确认缝内无杂物、浮尘后,向伸缩鏠内注入根据现场工程师经验选用的发泡胶,胶表面略低于伸缩缝表面,约2cm。发泡胶注入完成后,胶上部分涂刷界面剂,干燥后用与4.5所采用相同配比的自流平浆体抹平,以自流平专用刮板将伸缩缝自流平与整体自流平处理至光滑无高差[5]。

4.8 干燥成型

伸缩缝处理后,对自流平进行自流干燥成型。对本项目施工完的自流平进行干燥处理,项目部综合考虑后,为防止地面失水过快会出现强度降低或水泥起砂,采用自然干燥成型方式。在干燥过程中,项目部派专人值守,严格控制现场通风,确保风力不影响自流平表面平整性。约12小时后,通过局部测试,硬度达到标准,施工人员上表面行走确认整体自流平质量。24小时后,开始敷设PVC地胶。

4.9 地胶敷设

地胶敷设前,再次确认自流平基层坚固、干燥、干净、平整,无破坏点,不起砂,平整度要求高低差小于2M/2MM,无异物,灰尘。施工前,使用温度湿度计检测现场温湿度,确保室内温度、地表温度在15°C以上,现场相对湿度约50%,符合40-75%的敷设要求,PVC地胶材料材料在施工前48小时进场以使其适应现场温度。接地线与地面铜箔进行焊接处理,每10米距离内安装一个接地点,每100平米内至少一个接地点。选择专用导电胶水进行地胶粘贴,并选择标准的 A1刮尺进行平滑处理。地胶敷设时,两块地胶的搭接用对缝刀对缝切割,重叠约1.5cm,切缝平直,接缝宽度1mm。地胶搭缝位置选择与伸缩缝尽量保持一致,以确保不同材料的受力余量预留点一致[6]。

5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障自流平质量标准,本项目在界面剂干透后铺自流平,平整度在2m范围内不超过2mm,本项目严格控制自流平水泥水量,因本项目质量要求高、面积大,采用递交反光度高,对地面平整度要求极高,故采用1.6kg/mm/㎡标准,因总体抬高在3-5mm不等,因此不同空间水泥量分别控制,总体用量在4-6kg/㎡;充分保证自流平浆体搅拌的时间,对没有搅拌均匀的静置半小时后能够进一步搅拌,为了确保浆体稳定,搅拌好的浆体取样倒在水平玻璃板上静置20分钟,没有出水分层裂缝等现象,以此为标准进行施工,每次搅拌的量按照施工时间40分钟进行准备。同时,因面积较大,每次铺贴均在分割缝内完成。在铺设完毕检查时,按照展区进行划分,每个展区(大约每200m2)检查1处,两米内高差不超过3mm,全部合格后敷设地胶。最后铺设地胶的过程中,地胶分割缝与自流平分割缝保持一致。对本项目来说,未来人流量大,地胶内不存在空鼓。

表1 元和项目自流平监测项目参考表

6 结束语

本文基于大面积展示空间地面自流平平整度控制施工问题,通过对施工工艺特点、工艺要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问题的分析,最终经过地面基层严格处理、水泥单位用量控制、充分搅拌并加以浆体质量试验、敷设界面剂、分格浇灌、严控水分等手段,证明了大面积自流平地面平整度控制要点的可行性,最终本项目自流平质量合格、稳定,项目在投入使用2年后,地面未有开裂、变形、起鼓现象。通过本项目经验,对相关项目提出了单位面积水泥用量、界面剂使用、搅拌效果监测等措施建议,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平整度砂浆界面
适用于机械化施工的再生砂浆研究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公路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工艺研究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关于建筑砂浆外加剂使用的探讨
浅析砌筑砂浆增塑剂检验中的相关问题
路基路面平整度测试及技术原理
关于高效建筑砂浆外加剂使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