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川西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2-06-08刘莲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

刘莲

摘要: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当年9月,中宣部在浙江省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到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的全覆盖。在这样的融媒体时代大背景下,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进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推行“四借”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夏区特色的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县级融媒;“四借”;探索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发展与思考

“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战略任务,在宣传思想工作大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19年,银川市西夏区紧跟时代潮流、抢抓战略机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和银川市关于媒体融合发展工作部署,坚持守正创新,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探索“借题发挥、借势蓄能、借船出海、借筒传声”模式,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切实推动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华丽转身。

基本情况

西夏区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12月13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能,统筹运用各类传播平台、信息技术,盘活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壮大“西夏发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企鹅号等新媒体集群,着力打造新媒体矩阵,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创意新颖的精品力作,激发了内生动力、凝聚了宣传合力,为推动西夏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银川科创新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舆论支持。截至目前,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共推出图文《30张珍贵照片,带您见证西夏复苏》、短视频《我是共产党员张小莉: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H5《西夏區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等融媒体产品3500余件。其中,《建起日光温室带动产业兴旺—银川市西夏区富宁村拓宽村民致富路》和《肖庆华: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两件作品分别荣获2021年第2期、第3期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双月赛三等奖,为两期双月赛中宁夏唯一获奖作品;《西夏区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移民村里话幸福—西夏区昊苑村移民搬迁探访记》《银川市西夏区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等100余件作品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宁夏频道、光明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等中央、自治区级媒体采用。

探索与实践

借题发挥,实现机构更精。乘着中央、自治区和银川市媒体融合发展改革的东风,2019年9月,西夏区将原属区委宣传部内设科室的新闻中心调整为区委宣传部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建设了占地1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配备了桌椅、电脑、打印机以及照相机、摄像机等办公设施和采编设备,依托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技术平台,建成上线了融媒体“中央信息厨房”,并于12月中旬举行了挂牌仪式。至此,西夏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西夏区在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新步伐,预示着新闻舆论工作迈上了新征程。

借势蓄能,实现机制更活。借助宁夏日报报业集团、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专业优势和技术力量,聘请两个集团驻西夏区记者站记者为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协助提升新闻策划、内容生产和技术应用等能力,使融媒体中心快速步入正轨。同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社会招纳专业化新闻团队,将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大型活动、重要会议直播以及短视频、H5、长图、海报等新媒体产品的策划、拍摄、剪辑交由专业团队来完成,着力打造爆款产品,吸引用户眼球、增加用户黏性、提高用户转化率,实现了由“养人办事”向“养事不养人”的转变。先后推出《战“疫”故事》《致敬西夏区老兵》《我是共产党员》《“四史”教育微党课》等15部115条系列爆款短视频,均被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采用,累计浏览量达到500余万人次。其中,《战“疫”故事》系列短视频获全国“县级融媒·齐心抗疫”优秀案例,《致敬西夏区老兵》获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老兵永远跟党走”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优秀奖。

借船出海,实现动力更强。借助辖区各类高等院校密集优势,创新开展“校地”合作。联合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新华学院等高等院校共同建设西夏区融媒体中心高校实践站,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和高等院校现有资源,在内容策划、技术合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为高等院校提供校外实践平台,为融媒体中心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了互促互进、共同发展。近两年来,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新华学院等高等院校共选派20余名大学生到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实践锻炼,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共选派4人参加高等院校举办的新媒体采编与运营等专业技术培训6场次。2020年底,西夏区融媒体中心与宁夏银川君美盛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怀远夜市街拍”活动,辖区高校1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先后拍摄完成80余幅(条)图文和视频作品。

借筒传声,实现视野更宽。借助主流媒体影响力,扩大宣传覆盖面、触达率。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宁夏日报》《新消息报》、银川电视台等中央和区市媒体的沟通联系,根据时间节点,围绕西夏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节庆活动,及时邀请记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报道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做法、亮点成效,讲好西夏区故事。截至目前,各级媒体共宣传报道西夏区特色亮点6800余篇(条),其中央级媒体报道1700余篇(条)、区市媒体报道5100余篇(条)。

同时,积极开展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延伸外宣触角。组织新华网、宁夏日报、银川电视台等10多家中央和区市媒体记者,集中观摩采访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就,进一步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进一步提升西夏区知名度、美誉度。目前共组织“我们的小康生活”“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4场次,共推出《银川市西夏区葡萄酒产业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宁夏银川昊苑村:葡萄酒+旅游产生“化学反应”》等宣传报道60余篇(条)。

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银川三区两县一市融媒体中心相比,还存在重点内容宣传策划能力不足、宣传亮点不多、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与其他省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相比,还存在着资源有限、人才匮乏、经验不足等问题。

媒体资源有限。西夏区属市辖区,没有报社和广播电视台,只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体制机制存在“短板”,媒体资源瓶颈对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做大做强存在较大影响。

人员力量薄弱。西夏区融媒体中心现有副科级领导1人、工作人员5人。其中,在编人员4人、转业士官1人、“三支一扶”人员1人,人员少、任务重,难以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宣传任务。

人才资源制约。缺乏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有新闻素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运营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不能完全支撑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

运营经验不足。虽然开通了多个新媒体平台,形成了新媒体矩阵,但缺乏新媒体平台运营经验和运营思维,原创性与互动性不足,部分平台发布内容停留在简单搬运阶段,优质融媒体产品较少,内容吸引力弱,产品到达率低。

内容生产单一。由于融媒体中心人员力量薄弱,内容生产主要依靠通讯员提供,更多原创内容无法实现自行采集,缺乏时效性强、具有吸引力的优质内容。

发展与思考

西夏区融媒体中心在舆论引导、服务群众等方面虽然已初具影响力,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运营经验不足,影响和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崛起,各种新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新闻传播的时效、内容、格局面临严峻的形势。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当记者的时代,如何迅速占领舆论、守住阵地、赢得民心成为摆在西夏区融媒体中心面前的紧迫性任务。面对破局难题,融媒体中心需创新理念思路、理顺体制机制、转变方式方法、提升服务功能,努力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及时、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公共服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西夏区融媒体中心是西夏区委宣传部直属副科级公益一類事业单位,不仅承担着为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公益性任务,还负有服务群众的服务性职责。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要坚持党管媒体,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和使命,大力宣讲党的政策主张、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成效,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对于公益性宣传,可采取由融媒体中心自己采编或者由宁夏日报、银川日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方式共享共用新闻资源;在运作方式上,可采取事业单位管理方式,由财政全额保障融媒体中心在编人员工资。对于服务性职责,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相应文化传媒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为融媒体中心发展注入新活力,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业务交流、主题授课、专题讲座,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同时软性引智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要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业务大练兵活动,鼓励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农户家中,深入挖掘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基层一线涌现的感人故事、典型经验,切实担负起新闻媒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选调一批懂新闻、会技术、精业务、善管理的优秀干部,优化人员队伍结构,推动融媒体中心人员数量、质量和素质更趋合理。要出台职称评聘措施和办法,根据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数量和实际情况,增加融媒体中心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指标数量,加大评聘力度,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一支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通讯员队伍,采取到自治区级、市级新闻媒体和融媒体中心跟班学习、举办通讯员新闻培训班、组织集中采风等方式,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优、活力旺的通讯员队伍,切实提升通讯员队伍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

做实校地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充分发挥“西夏区教育发展联盟”平台作用,深化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新华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鼓励高校新闻院校专业教师和融媒体中心干部互到对方单位挂职,开展业务交流、课题攻关等活动,实现互融互通、共赢发展。借助高等院校现有新媒体专业课程,运用5G、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加强对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新闻素养、新闻内容生产、平台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助力融媒体中心打造数量更多、品质更高的新闻产品,进一步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放大西夏区融媒体中心高校实践站效应,通过融媒体中心优势资源,为高等院校学生提供新闻采编、剪辑、制作等实践、实习机会,增强其就业创业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巩固深化校地合作成果。

增强服务功能,打通“最后一公里”。拓展“新闻+政务”功能,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将部门信息发布转移至融媒体中心,由融媒体中心统一审核、统一发布,节约人力物力,提升工作效率,切实落实好党管意识形态职责。拓展“新闻+服务”功能,整合部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职能,探索在西夏发布开通“书记热线”“环保投诉”“教育咨询”“健康服务”等功能,由融媒体中心统一提供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生态、环保等新闻服务,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探索“新闻+产业”功能,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公司,参与西夏区葡萄酒、休闲旅游、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的生产、研发、销售,通过图文、短视频、H5、动漫等形式宣传推广,助力产业做大规模、打响品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中心成立短短两年来,西夏区融媒体中心通过提供新闻产品、便民服务,实现了从新闻传播到占领舆论,从宣传引导到服务群众,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增强,为西夏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今后将切实承担起新闻宣传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大使命任务,创新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全面深入报道西夏区委、区政府政策措施,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呼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将融媒体中心打造为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主流、权威新型媒体,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作者单位:银川市西夏区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
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热力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 “班改” 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