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探讨

2022-06-07王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6期
关键词:布地奈德研究组

王蕾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肺部感染疾病之一,多因患儿年龄较小,支气管以及肺部发育不完善,局部黏膜免疫功能较低,极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肺炎[1,2]。近些年,随着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及环境的持续恶化,小儿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该疾病好发于5~15 岁儿童群体中,发病缓慢,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浑身无力等,严重影响患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还会使患儿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3]。小儿肺炎常规治疗多采取抗炎、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布地奈德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治疗小儿肺炎有较好的效果[4]。本文为进一步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95 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现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就诊于本院的95 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 例)和研究组(48 例)。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比例26∶21;年龄最小7 个月,最大8 岁,平均年龄(4.52±1.55)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4.12±1.32)d。研究组患儿中男女比例25∶23;年龄最小6 个月,最大7 岁,平均年龄(3.95±1.67)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4.23±1.28)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经X 线胸片检查确诊为小儿肺炎,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并获得批准,本院秉持真实、客观的原则告知患儿及家属研究内容,患儿与家属表示愿意配合。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者;合并心肝肾功能衰竭者;其他肺部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常规消炎、解痉、化痰等对症处理;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将2 ml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混合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1 次/d。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6 岁患儿总吸入量应≤300 mg/d;≥6 岁患儿总吸入量应≤500 mg/d,4 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炎症状(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PEF、FVC、FEV1)、炎性因子指标(PCT、IL-6、CRP)。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为效果显著;治疗后患儿症状有所改善,肺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为病情好转;治疗后患儿症状及肺功能指标未见改善为治疗无效[5];总有效率=效果显著率+病情好转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头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PEF、FVC、FEV1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PEF、FVC、FEV1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3 两组肺炎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分别为(6.38±1.16)、(2.07±1.72)、(6.21±1.6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31±1.96)、(3.17±1.82)、(8.42±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50、3.0282、6.0785,P=0.0000、0.0032、0.0000<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PCT、IL-6、CRP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PCT、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发生1 例恶心、1 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对照组患儿发生3 例恶心、2 例呕吐、2 例腹痛、1 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64,P=0.0412<0.05)。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疾病,多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所致[6]。该疾病在春秋两季属于高发期,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天气、粉尘、花粉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大量炎性因子进而引发肺炎,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心肌炎等疾病,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发育及生命安全[7-9]。常规治疗方式主要以平喘止咳、抗炎药物缓解症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药物的不断更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逐渐成为小儿肺炎的首选治疗方式[10-12]。布地奈德是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具有较好的消炎作用,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能够增加患儿顺应性,经由患儿口咽部能够迅速的达到全肺,可有效抑制气道高反应,减少肺部分泌液,短时间内即可起到改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相较于其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吸入的剂量较小且肝脏代谢良好,产生的全身性副作用较少,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可充分发挥其药效,安全性较高,可促进炎性反应的消失,改善小儿肺功能[13-15]。

本次研究中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的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PEF、FVC、FEV1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PCT、IL-6、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肺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肺功能,降低炎性指标,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治疗时间,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布地奈德研究组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观察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葆拉·福克斯和《一只眼睛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