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给张桂梅老师的一封信

2022-06-06杨游芳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张老师国家孩子

尊敬的张桂梅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也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距离初次认识您,恐怕有近20年的时间了吧。当时的我,在一所乡镇中学教书,可能是还没有成家生子,对您的了解也就停留在一篇心得體会之上。过了这么多年,快有23年教龄的我,早已被工作、学习和生活磨成了一个棱角仍在但却平凡又现实的中年妇女。可是,您呢?像一部机器,在岗位上永不疲倦地运转着。20年,您成了孤儿院所有孩子的“张妈妈”;20年,您创造了全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中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如此多的荣誉,对您来说,都是实至名归。

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能让这样一个普通的女教师,将自己的一辈子献给教育,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给那些弱势的女孩?同是共产党员,为什么您能不忘初心,选择坚守?

从您朴素的着装,从您坚毅的眼神,从您鲜艳的党员徽章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妇女最优良的美德:善良、温柔、坚韧和忠贞。

善良,才会有善举。一个善良的人,心底自然是澄澈透明、清净如水的。这一路走来,您所遭遇到的困苦令人难以想象,不被理解,甚至被挖苦、被嘲笑,可是您,却用行动,一步一步地将梦想变成了现实。早在一百多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已经指出:“一个国家文明之高下,可以拿女子教育来决定。在重视女子教育的国家,这个国家必定是兴旺的,而轻视女子教育的国家是靠不住的。”他锐敏地意识到,社会的进步不仅取决于男性对女性的态度,根本上更需要女性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与自我创造。没有想到,您用瘦弱、病痛不断的身躯,用生命在践行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您重视女孩教育的深意和远见,让我震撼。是啊,一个文明的社会是温和的,是祥和的,也是充满爱和美的。国家只不过是家庭的结果,民族只不过是母亲的结晶,通过女性的教导和净化,一个民族的品格才会不断地升华,女性的素质无疑决定着一个家庭、国家、民族的未来。您的善举,托起的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温柔,才会被爱戴。看了许多关于您的采访和报道,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有两个:一个是小喇叭始终不离手的督促学生珍惜光阴,一脸的严厉和刚毅;一个是搂着孩子亲切交谈,满眼的慈爱和温柔。我知道,这严厉背后,是您对大山女孩的殷殷期盼和最深沉的爱。两年前,女儿到我所任教的学校读高中。为女儿的适应、学习,我是寝食不安,甚至一度失眠。可您所焦虑的,则是全校的每一名女孩,以及孤儿院的每一个孩子。张老师,您太伟大了。绝大多数的我们,可以做到对子女的温柔,可以做到一时对别人孩子的温柔,但是却难以做到一辈子对别人孩子温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您如水一般的温柔,彻底融化了孩子们用恐惧和不信任伪装起来的坚强。“张妈妈,张妈妈……”这一声声叫唤,融进的是孩子们一份又一份感恩的情怀。看着一个个孩子走向自立,走向自强,您柔软的心里一定是最幸福的。

坚韧,才会不倒下。一些中国女性身上,总有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坚韧,苦难之下,她们只会更加顽强地抵抗。张老师,您就属于这样的女性。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张老师,在决定离开大理的那一刻,您是经历了多大的痛苦和煎熬啊?我想,前往丽江山区,或许您原本只是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寻找一个疗伤的宁静之地,用繁重的工作减轻心里的伤痛。可是,爱的本能,让您将生命中的苦难化作改变贫困山区落后教育的动力,20多年拖着病痛折磨的身体,守望着内心的教育梦想。您就是那朵盛开的雪莲花,倔强,圣洁。

忠贞,才会不忘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当站在党旗面前,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时,我们每一名党员就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我们就已经是共产党这个组织中的一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彰显着这个执政党的生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每一名党员教师的使命。张老师,在您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那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与感恩。是啊,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年轻的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今天的一切,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能忘本吗?不能,那该怎么办?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这短短的十四字誓言,是您献身教育、忠诚于党的真实写照。平时大家在一起聊天,抱怨的不是工作苦、学生难教,就是抱怨工资低、无自由。为什么呢?根源在于我们大多数人的私心杂念太重,欲望太多。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天平本能地会往个人利益这头倾斜,有时,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和国家的利益。张老师,您像一面旗帜在高高飘扬,始终让我仰望。与您一天三元钱的生活费相比,我连抱怨生活的资格都没有;与您的仁爱无私相比,我是何其的庸俗自私;与您的高大伟岸相比,我是如此的渺小平凡。想想,其实我应该感谢命运的馈赠:我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份可以养家的职业,有一个疼爱我的丈夫,有一个活泼阳光的女儿。珍惜拥有的一切,幸福就离我们不远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想,直到目前,恐怕仍然会有不少人对您这种自虐般的活法嗤之以鼻吧。是啊,习惯了从众随流的我们,很难有勇气和决心去挑战自己,曾经的梦想也仅仅只是一个“梦”而已。贪欲之下,人们的眼睛开始迷乱,许多曾经美好的东西日渐同化甚至遗失。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无私的仁爱之心,不仅是衡量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也是支撑起一名教师人生高度的标杆。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觉得是该反思自己了,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用心完成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您一辈子的坚守,无不是在践行着一名好老师所需要秉承的“四有”精神。

毛泽东说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您是一束光,点亮了无数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您是榜样,传递着教书育人的真谛。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也许,一辈子,我也达不到您那样的人生高度,但是,我会追随您的脚步,让自己的执教生涯走得无怨无悔!

杨游芳

2022年3月15日C6084D8E-4726-4A24-A912-68DF98A9884C

猜你喜欢

张老师国家孩子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