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路径

2022-06-05陈明颖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空间能力教师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空间能力是學生学习地理这门学科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只有具备了地理空间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基于此,文章针对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帮助相关教师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5-0067-03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应试教育过渡至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地理具有较强的方向性、空间性与科学性,需要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时具备一定的空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基于地理事物所处位置、范围,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间的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基于空间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1]。

一、地理空间的内涵和培养学生空间能力的重要性

(一)地理空间的内涵

地理学是一门对人类生活空间进行探究分析的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地理空间为依据和背景的,需要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对人类和他们的所在地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地理位置、空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初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空间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明白提升学生空间能力的前提,是先提升其对地理空间的认知。

地理空间包括地带、地域、地区和地表等区域,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和地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认知心理学中,地理空间包括全部地球空间,范围极其广大,是人类无法具体操作的实体空间。我们若想深入探究,则需要借助更多科技设备从多个角度、多方面观察后才能进行探究。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向地理科学转变,研究主题更加强调陆地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

(二)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初中地理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又要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技能,以促进他们综合、全面地发展。学生对地理空间能力的掌握有助于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学习就越有动力,就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现实地理问题。

二、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的路径与策略

(一)图形直观,重视以图导学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图像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具体、色彩鲜明等优势,能够将抽象的地理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助力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各种复杂深奥的地理知识[2]。同时,学生通过图像所传递出的信息,能够解决各种地理问题,培养思维判断能力,从而提高感知地理空间的能力,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世界上的海陆分布”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借助地图帮助学生掌握地球上大海和陆地所占的比例及它们的分布特点。教师可利用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大陆、岛屿等确切的地理位置,根据地图上的信息,探究海陆分布状况,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对于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要考虑和关注他们的需求,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图像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或者收集关于海陆分布变化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使其加深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又如,在教学“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将图片放大展示,标注上需要加深理解的知识点,如针对该章节学习,需要重点标注大标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占区域、区域具体分布及占据比例等知识点,然后再根据国家的类型,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通过从细节方面着手,教师可利用生动直观的图像及丰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调动他们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助力他们提升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的感知能力。再如,在教学“气温和降水”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气温线的规律,理解体会气温的表达方式、气温的含义及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联,教师需要借助气温曲线图和世界气温分布图,来教会学生如何认图、读图。在分析世界气温分布图时,教师可以展示几幅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气温示意图,并直接出示答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几幅图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但能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创设地理空间情境,培养空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感知能力,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燃起他们探索地理知识的热情,从而高效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3]。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有更真切的体验和感知,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实验活动、绘制图纸等方式设计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世界气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教学情境:案例一,一个俄罗斯人夏天分别要到泰国、中国、韩国、埃及等国家去旅游,请问他需要准备哪些衣物,结合世界气候的分布特征,仔细思考为什么;案例二,假如有位投资商,准备投资建设一个大的水果园林,准备到广州、湖南、河南、天津等四个地方进行考察,如果你是他的助理,你会提供哪些因素供他参考,并给他提出哪些有效的建议。

又如,教学“海陆变迁”一课时,教师可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教师可先设置实验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事事物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海洋和陆地都是如此。接下来,老师展示几幅海洋陆地变迁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你们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引起海洋变成陆地,而有的陆地变成了海洋的呢?”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沙土和水,水代表海洋,沙土代表陆地,并设置两个情境。情境一:假如向水里面不停地注入沙土,会呈现什么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情境二:如果向沙土上面不停地注入水分,又会呈现怎样的结果。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理,得出结论:海陆的变迁是由于海平面的升降所致,是自然原因,不是人为的。

再如,教学“世界聚落”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绘制地图,结合地图描述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情况,然后对比教材内容,总结哪些知识点是自己容易忽略的、哪些是掌握得较好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自行检测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出题进行检测,调动他们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三)通过操作实践,提升空间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习是为了将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服务大众。学生只有反复进行实践,才能更好地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例如,南京汤山有“世界温泉小镇”的美称,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旅游为主题设置问题链,从帮助学生理解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出发,给学生展示“汤山发现王冠虫化石”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了解汤山的历史:“3亿年前,汤山曾是一汪海洋,它经历了怎样的海陆变迁过程成了今天这个模样?”教师可借助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想象。

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关于板块运动这个知识点时,可以“汤山盛产温泉的缘由”为主题,引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探究汤山温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给汤山的旅游景点设计一张地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照其他旅游示意图,给景区设计图标和参观景点的旅游路线。这样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参与资料收集、调查、分析和地图制作过程,更能使其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学生能认识到地理知识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而是离自己的生活很近,自己也可以是参与者、设计者。这样的认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助力他们提升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又如,学完世界地理部分的所有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齐心协力制作一个简易版的地球仪。材料方面可以准备白色黏土,铁丝、彩笔、铅笔等,学生可先将黏土团成一个圆球,晾干了再在上面作图,根据所学,先用铅笔在上面画出经纬线,再勾画出板块的示意图,还有几个面积相对较大的国家的示意图,最后再用彩笔勾勒并填充颜色。当作品最后展现出来时,学生一定会体验到创作的乐趣。这样丰富的教学操作活动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他们参与制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加强他们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4]。

(四)实施微课教学,增强空间能力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更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方式。通常微课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所谓“微课”,即微型课程,以短小精悍著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时间长、知识容量多、学生易疲惫、注意力容易分散等传统课堂问题。微课展示的内容高度凝练,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微课的形成依附于教学片段,所以在教學内容选择方面,教师需遵循结构完整和主题突出等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整合和编辑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微视频,为学生打造完善的微教学环境,再经专业整合后将上述微视频发布至互联网平台,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搜索微课,随时观看学习。

初中地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情与教育目标调整教学方式,课前精准备课,课中有序展开,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促使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自然环境相关知识时,地图能真实反映中国不同地形、气候、地势等知识点,学生在初期看图时有一定难度[5]。地理教师可通过设计微课,以视频和动画形式呈现地形、地势、气候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制作地图,使其在直观形象学习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地理空间能力。

结  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沉淀积累知识,为未来打基础的黄金阶段,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阶段。学生学好地理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能够开发自己的空间思维,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此同时,地理空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不可缺少的能力。教师需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指导作用,采用多元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归纳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从不同层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

[参考文献]

张亮.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A].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9.

梅仪.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好日子,2019(20):27-29.

刘艳婷.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版),2010(04):35-37.

杨春玲.浅谈地理教学中空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版),2010(09):45-47.

骆秦俐,杨悦.提高初中学生地理课程读图能力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8):15-18.

作者简介:陈明颖(1973.9-),男,福建仙游人,任教于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空间能力教师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