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含义

2022-06-02倪钰皓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2年8期
关键词:纵坐标横坐标证法

倪钰皓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我发现,由反比例函數[y]=[kx](k为常数,且k≠0)图像上的任一点作横、纵轴垂线,与两个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个定值,等于[k]。这个矩形,我称之为这个点的“k矩形”,即[Sk矩形]=[k]。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利用“k矩形”,我得到了简便的解法。

例题 如图1,双曲线[y]=[kx](其中k>0,x>0)经过矩形OABC的边AB上的中点F,交边BC于点E,求证:E点是BC的中点。

证法一:

设点F(a,b)。

∵点F在反比例函数[y]=[kx]上,

∴ab=k。

∵点F是AB的中点,

∴B(a,2b),

∴BC=a。

∵点E在BC上,

∴E点的纵坐标=B点的纵坐标=2b。

∵点E在反比例函数[y]=[kx]上,

∴E点的横坐标×E点的纵坐标=ab,

∴点E的横坐标=[a2],

∴CE=[a2]=[12BC],

∴E点是BC的中点。

证法二:

如图2,连接OE、OB、OF。

∵点E、F都在反比例函数[y]=[kx]上,

∴S△OAF=S△OCE。

又∵点F是AB的中点,

∴[S△OAF=12S△OAB]。

∵在矩形OABC中,

∴S[△OAB]=S[△OCB],

∴S[△OCE]=[12S△OCB],

∴E点是BC的中点。

证法一是通过设点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及矩形的特征,转化已知点和未知点的坐标,进而得到线段长度证得中点,我们可以称这种方法为解析法;证法二是利用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含义及矩形的图形特征,得到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用面积法证得中点,我们可以称这种方法为几何法。两种证法各有特点,此处,显然几何法优于解析法。而本题还可以得出更一般的结论,即将“F是AB的中点”改为“F在AB上,且[AFAB]=[n]”,则可得[CECB]=[n]。

变式 如图3,双曲线[y]=[kx](其中k>0,x>0)经过矩形OABC对角线的交点M,交AB于点F,交BC于点E,四边形OFBE的面积为9,则k=            。

同学们可以仿照例题,运用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含义来解一解变式,相信你能得到有用的解题经验。

教师点评

小作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归纳,有较强的探究能力;面对问题时,能够给出多种证法并分析其优劣,择优而做。同时,对相关的变式问题,小作者还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值得大家学习。

(指导教师:陈雪霞)

猜你喜欢

纵坐标横坐标证法
更正
勘 误
不可轻用的位似形坐标规律
例谈二次函数的顶点横坐标x=-b/2a的简单应用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解题秘籍
R.Steriner定理的三角证法
第五届播睿智杯“奇思妙想”有奖数学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