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耕读文化”,建设田野上的学校

2022-06-01上海市松江区五厍学校

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田园劳动学校

高 明 上海市松江区五厍学校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耕读文化”是中华文明不断得以传承的基因密码。现代乡村教育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应与传统“耕读文化”紧密结合,这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乡村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命题。现代乡村教育只有植根于“耕读文化”,胸怀充满生活气息的广袤深厚的田野,通过放眼自然、接触土地,才能丰盈儿童生命体验,厚植浓厚乡土情怀。

上海松江区五厍学校,是一所地处黄浦江南侧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改革浪潮中逐步找准了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即基于乡村教育价值追求和学校育人需要,依托地域环境资源优势,传承“耕读文化”,脚踏实地、有根有脉地进行课程改革,探索新时代新农村学校教育新样态。

一、坚守“耕读互喻”的耕读文化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以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基于此,继承和发扬“耕读”优良传统,重赋“耕读”的时代内涵,开展“耕读”劳动实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耕即劳作,是人生存和发展之根本;读即读书,是明理和成人之关键。五千年中华文化,耕读精神内涵不断升华。“以耕喻读”的耕读教育要求通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促进教育顺应自然。

耕读教育的要义中“耕”字当先,推崇劳动,让儿童在劳动实践中明耕读之精气,理耕读之本源,育耕读之情怀。耕读是“耕”与“读”在精神上的高度结合:有“读”之“耕”,可以明心见性,强健学生体魄,历练学生意志,修炼学生品行,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有“耕”之“读”,可以增长智慧,促进个性成长,担当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二、优化“吾爱吾舍”的耕读环境

五厍学校位于松江区的浦江之南,隶属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泖港镇。泖港镇是上海市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的核心区域,耕田面积三万多亩,林地面积一万五千亩。五厍学校毗邻占地面积3000 亩的上海五厍农业休闲观光园,周边区域内,家庭农场、葡萄园生产基地、现代蔬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水稻种植、蔬菜种植、油菜种植等传统农业活动交替耕作。五厍学校就矗立在这片田野中,称得上是一所“田野上的学校”。学校占地也有93 亩,校园开阔。校内西南片有一大块适宜种植的空地,形成了田园与校园和谐共生的地域优势。学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贯通历史与当下、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打造多维耕读教育空间。

(一)充分挖掘自然田园

充分挖掘区域自然田园的资源,不断拓展学校教育空间是实施耕读教育切实可行的第一步。将课堂搬进学校周边田园,让儿童走进大自然,走进真实的田园环境,走进现实的农耕生活,体验“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实感,体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的情趣,体悟乡村农事的艰辛,把“粮心”植入学生心田,让他们在“劳其筋骨”中历练、成长。这里的田园即校园,校园即田园。

(二)巧妙打造人文田园

1.田园味的生态教室

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儿童的亲身体验,教室作为儿童校园生活的主体空间体验功能相对较弱,学校努力打造生态教室,对教室的功能进行拓展。学校每一个教室专门打造生物角,让田园的味道在生态教室里成长。由教师带领幼儿种植,让他们观察种子的生长,记录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特性和生长规律,并学着照顾植物。学生为每一盆植物都精心制作了“特色小身份证”,对自己领养的蔬菜、花草、小动物实行全程培养看护。教室功能得到拓展,使其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田园种植的场所,让儿童在劳动协作中,更加热爱班级、热爱集体、热爱劳动。

2.责任田式的“耕农园”

学校在西南角开辟占地十余亩的空地,建成有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下的劳动实践基地“耕农园”。“耕农园”改造划分为多区域的种植空间,具体分为百草园、百花园、百蔬园、百果园四部分,各自独立、独具特色又融为一体,为学生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提供了更多的平台。我们将“耕农园”中的种植项目进行分割,让全校学生参与管理,做到一班一项目,定期组织学生入园参与种植、观赏、采摘、品尝、烹饪、成果展示等活动,每年九年级毕业班开展“留下生命痕迹”百果园毕业林植树活动。学生在沉浸式的劳作和反思中,获得了对自然最原始最纯朴的情怀,获得了对生活原汁原味的情趣体验。

(三)齐心共建劳动家园

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家校共育、亲子互动,才可能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在对学生全员家访中发现,大部分家庭都有“自留地”,但是孩子很少参与种植。学校经过研究,召开分层家委会会议,取得家长支持,为孩子留出几垄“责任田”,作为学生个人的家庭“实验田”。同时充分利用家庭空间,把家中的厨房、客厅,甚至学生的卧室、书房变为劳动教育场域。

三、创设相融共生的耕读课程

学校发挥九年一贯制资源优势,坚持“亦耕亦读,成人成事”的办学理念,坚持“勤耕善读,且行且思”的校训,确立“爱乡土,有情怀;勤耕读,有梦想;乐生活,有诗意”的育人目标,确立“让每一个孩子在田园里放飞梦想”的课程理念,让学生走进田野、体验劳作、尚读圣贤、快乐成长,以耕为历,以读滋养,促进学生知行合

一、身心两健、德才兼备。

(一)开发耕读课程,指向学科融合

学校以“基于‘耕读教育’理念的‘新田园课程’逻辑建构与深度推进研究”等区级课题为抓手,立足学校育人目标,在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开发了“乐农”实践生态课程、“耕农园”创意劳作课程、家校联动生活课程等;开发“耕农园”大主题课程,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开展主题探究式、项目整合式、综合展示式劳动学习。

学校以“整合联动、融合渗透、聚合拓展”为宗旨,加强耕读教育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在学科教学中挖掘耕读文化的影响因素,有机渗透“耕读”教育。全体教师树立“大劳动”理念,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担负起劳动教育的职责,挖掘德智体美等各学科中隐性的劳动教育功能,实现劳动课与其他学科的“同频共振”。如“耕农园”种植着品类众多的花果和蔬菜,它不仅是耕读实践活动的“自留地”,更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作文的素材,以日记形式写下栽种的经历、感悟。数学老师则带领学生探究耕读文化里蕴含着诸多数学知识,测量、计算不同形状地块的面积,估算亩产,统计植物的生长高度等;美术老师和学生一起到“耕农园”内观察、现场写生,指导学生用作物的种子、叶子制作贴画,有时还编辑“耕农”宣传画……大自然四时更迭,农作物四季轮茬,耕读教育课堂也散发出泥土的芬芳。

(二)丰富耕读课程,践行“耕心”德育

学校坚持把“耕读教育”与学校德育建设相结合,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目标,从“体认、体验、体悟”耕读文化三个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将耕读文化充分融到学生的德育课程,打造“耕心”德育品牌。

1.实践锻炼:触摸生活的真实脉搏

我校健全家、校、社资源融合、协同共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和更广阔的劳动舞台。

校园中,我们提倡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将红领巾示范岗、值日班长、食堂志愿者、卫生保洁员等作为学生劳动必参活动。通过“担当式”岗位体验劳动,人人争当校园小当家,体悟当家作主的责任。各班级通过“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总结劳动技巧,学会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意识,培养主动、勤劳、担当的劳动精神。

家庭中,政教处设计了“家庭劳动任务清单”,列出了相应年龄段孩子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细化为一个个具体任务。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相应劳动任务并“打卡”,让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从小自理、自立、自强,习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社区中,我们积极与社区联动,开展“小先生”进社区活动,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清理”“小广告清除”“惠民知识宣传”“福利院敬老”等公益活动,达到“以劳养德”的教育目的。

2.社团锤炼:绽放学生的个性风采

学校在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主动探索符合乡村儿童的课后服务模式,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学校从现有资源出发,形成了制作类、文学类、探究类、艺术类、科技类等多个与劳动实践相关的耕读社团群,供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坚持人本化、趣味化、个性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劳动的兴趣、提升劳动的意识、体验劳动的快乐。

3.文化修炼:写就共同的民族记忆

传统的耕读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学校依从四季更迭和节气农事,设立了“春分开耕节”“立夏农创节”“秋分丰收节”“冬至感恩节”,以二十四节气命名,定义不同耕读节的独特内涵。如每年五月举办的“亲子农耕趣味运动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了水田抛秧、抢播接力、水车抗旱、池塘捕鱼等活动。全体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唱响了属于耕读文化的激昂乐章。学校还通过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日活动,使学生在制作汤圆、青团、粽子、软糕等劳动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珍惜、懂得感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4.研学历练:发现行走的智慧力量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建设校外学生劳动体验基地,为耕农教育提供必要保障。每年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吾舍农场,在“稻谷”“蔬菜”“花圃”“果园”“苗木”五大实践基地里,根据时节有计划地实施种植水稻、栽种蔬菜、培育花朵、采摘果实、修剪苗木等亲子劳动体验活动。由此培养学生理解土地、关心生产、崇尚劳动、珍惜生活的观念,努力让“稼穑之艰难”成为学生的“成长营养”。此外,学校主动对接上海农展园、采摘园、格林葡萄园等现代化农业园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上海余天成医药有限公司等优质教育资源,这些都是学生常常打卡的校外课堂。学校还与全国劳模李春风农场、上海新东方烹饪学校、八十八亩田等开展耕读教育合作,从种子落地到收割归仓,再到加工生产,带领学生熟悉现代农业产业链。

五厍学校将继续以耕读教育为轴心,师生以天地为课堂,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启动一场有理性有温度的乡村教育实验。学校的教育行为与自然万象在此和谐共生,孩子们在希望的田野上,亦耕亦读,成人成事。

猜你喜欢

田园劳动学校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热爱劳动
田园乐趣多
学校推介
田园美景
田园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