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学科融合,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2022-06-01洪小涵

民族文汇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学科融合双减

洪小涵

摘 要: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课后延时服务承担了解决家长接送困难的任务。“5+2”模式全面铺开后,课后服务的涉及面更广了,这就对其质量要求更为严格了。本文从当前课后服务的现状入手,从学科融合的层面,分析其改进的举措,从而提升课后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双减;课后服务;学科融合

2001年11月19日,《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至此小学生的在校时间也随之缩短,下午四点左右放学成为常态。但这一规定却产生了孩子已放学、家长仍上班的“四点半”难题。面对难题,家长们只好选择把孩子交给小学附近的托管班来照料,这一问题看似得到了缓解,却给社会埋下了隐患。

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课后延时服务是“双减”政策下的一项政策实践措施,有利地缓解了家长接送孩子困难这一社会问题。但如何更好地落实“双减”,课后服务教什么、怎么教、怎么教会更有效……却仍是我们需要不懈探索的问题。

一、课后服务的现状

(一)课后服务参与人群单一

当前的课后延时服务是在学校完成的。因此实际参与者基本上也都是在岗教师。在下班之后,老师和寻常上班族一样,回到家照顾小孩或者老人,延时服务实行之后,老师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再加上还要准备第二天上课的内容,休息时间实际很少。教育部也考虑到这一点,在学校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也是鼓励退休老教师,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其中,也鼓励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这样的方式真正推行的并不多,参与人群的主力军依然是教师,参与人群单一。

(二)课后服务的特色不够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夯实“五项管理”和“延时服务”等文件精神要求,虽然一部分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形式仍为完成作业,但也有一些学校开始尝试着加入艺术课程或者劳动课程等社团课,尝试着更全面地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但是不论是美术、书法、乐器等艺术课,也只是从一个方面培育学生,并没有很好地融合,课后服务的特色依然不鲜明。

二、学科融合,让课后延时服务有趣、有效

在提倡延时服务应该各学科融入的背景下,如何将各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也成了我们学校积极探索的问题。最终,我们开发出了上桥南开小学学生素养大课——科学语文对对碰课程,该通识课程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和的语文学科的成语或者诗句有机融合,在低段一二年级率先实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科学实验难度与学龄契合

儿童素养大课科学语文对对碰从今年9月1日进入延时服务学习内容以来已经上了9次课了。我们带着孩子们做了9次实验,实验器材都是相对比较简单易得的,却蕴藏着实验原理。比如我们用磁铁和铁粉让孩子肉眼可见磁线的存在;我们用装了水的玻璃杯让学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这些实验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且参与度高,全班每一个孩子都亲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之后老师还会带着孩子们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让科学知识在每一次实验之后牢牢地深入孩子们的心里。我们的实验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可操作,有收获。

(二)语文与科学学科有机融合

那我们的通识课程只是做做实验而已吗?那和科学课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我们是从语文的知识出发,用科学实验和背后的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语文知识。例如第四课水平如镜,在语文中成语水平如镜的意思是:水面平静得如同镜子一般,形容风平浪静的状态。那为什么一定是像镜子一样呢?这世界平整的东西还有很多,为什么不能像玻璃?我们先设置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我们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了水面会有折射和反射的现象,当光不是垂直摄入水面时,会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当光垂直摄入时,就会发生反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倒影。这个倒影就好像镜子一样将事物映照出来,学生知道这个就能更好地理解水平如镜,科学和语文就这样碰撞了。

(三)多种评价方式助力课程落地

学了就要评,在科学语文对对碰课程开展前,如何有效的评价也是我们思考的重要方面。评价非常重要,而过于简单的评价手段也会错失教育时机,因此评价的多样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停留在口头的评价,并不能非常明确的指导学生,那么该如何客观而高效的对学生学习程度进行评价呢?最终我们采用了三种更加可视的方式来评价,分别是:探究单,六维综合评价表和汇报实验秀。每一课的通识课程都有探究单,每个环节都有自我评价。在学生完成探究单之后,当堂任课教师也对对学生在整堂课的表现和最终习得用六维综合评价表打分,最终呈现在学生的探究单上,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表现,以便在下一次学习中进步。

三、问题及改进

随着素养大课有序地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实验的操作性还不够规范。另外,作为通识课程,知识性是它最大的特点,但是由于执教的老师不全都是科学教师和语文老师,这就导致了有时的讲授用语不够准确。

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去改进。一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还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关注低段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小达尔文科学课程,开展更多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对于教师也要采用更多的评价方式来评估教师课后服务的教学水平。

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学生在学校每天的最后一站,不应该只是有,而是要想想如何優。整合学科资源,打通学科壁垒,将学科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从有到优,科学语文对对碰这一课程就是我们的积极探索。我们也会继续努力,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的水平,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参考文献

[1]金绅.延时服务课程化促“双减”落地见效[J].新课程研究,2021(31)

[2]苏丽华,谢泽源.五“味”一体,构筑高质量课后延时服务[J].教育家,2021.研究

[3] 颜源.“课后三点半”的思维自由[J].教育家,2021.特别报道

[4] 孙其源,王军有,孔亚丽.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及改进 策略[J].管理论坛,2021(18)BF5D5898-34E3-49C7-90FB-1F24BCBFAA39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学科融合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