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2-06-01余晓瑞

学理论·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总体布局历史经验五位一体

余晓瑞

摘 要: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实际,把握时代脉络,结合党的百年实践凝练出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奋斗经验,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的根本宗旨相互契合。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何造福人民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和时代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满足人民五大领域需求,不断造福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

关键词:十九届六中全会;人民至上;历史经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4-0001-0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全面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十个坚持”。其中,坚持人民至上这条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密码,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进入新时代,如何造福人民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要义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历史选择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是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胜法宝。进入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更是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成为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開展工作的出发点。追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成逻辑,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前进。

(一)坚持人民至上与党的宗旨一脉相承

我们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从事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事业,走的是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道路,坚持人民至上是在新时代下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总结和升华,这也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根本原因所在,对提高全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倾听人民心声,明确人民需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更是将人民利益作为党工作的衡量标准,只要“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1]。正是这样的思想吸引了大量有志青年加入党的队伍,也获得了黄炎培、沈钧儒等知识分子的支持,找到了执政党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出路。为在党内长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给全党提供了一套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日渐脱离群众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危险,为此要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是党对人民地位逐步认识的结果,也是党坚守人民立场的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新的表述和内涵。邓小平同志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出发,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和开展党的工作要满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人民标准”;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江泽民同志将党的宗旨发展成为党的建设的原则和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为民所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落实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上,指出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从单一经济指标回归到人民需要,赋予了发展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在圆满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人民至上历史经验不仅要求在党内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而且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解答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由谁享受”的问题,是我们党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和升华。相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言,人民至上的内容更为丰富,在话语结构中更为突出人民地位,“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是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党内管理、政府施政、制度建设、生态建设的工作准则,更是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向。

(二)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我们党诞生于工人阶级之中,成长于工农联盟之间,在获得爱国统一战线支持之后逐渐走向成熟,这使得我们党不代表任何特殊的利益团体,是我们党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人民中蕴藏着无穷智慧和力量,在党的引领下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早在发展初期,我们党就明确“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的道路,百年来,我们党在艰苦及战争环境下与人民生死相依,依靠人民力量扭转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好了制度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仅存在于理想之中的乌托邦,唯有我们一代代人接力奋斗,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得到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

现代化是实现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以贯之的主线。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我们党根据建设的实际效果和人民意愿,不断调整、规划发展目标,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四个现代化,从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步走”战略到“两步走”战略,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远景目标,一路披荆斩棘,每一步都是为了人民,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的奋斗和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57B74F00-2513-474C-AD0B-390D1ADD242C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华传统大同理念相契合,与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救亡图存的愿景相一致,与人民至上的本质相融合,更与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适应,是我党持续奋斗的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与再生产理论,在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以及存在无法克服的深刻矛盾和问题的同时,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3]马克思对现实世界的观照终结了思辨哲学的统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道出了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劳动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剥脱出商品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围绕剩余价值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人异化的内在逻辑,人的需要让步于价值增殖,人的关系让步于物的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更是助长资本积累的速度,加深了剥削强度,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唯有先进的阶级粉碎落后的阶级统治才能完成社会形态的更迭,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作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剥削的阶级,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和革命的彻底性,以及与全人类利益的一致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私有制,回归生产活动满足人的需要的本质,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不是死板教条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本国特色的、由许多阶段性目标构成的长期历史过程,需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长期实践和奋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大地上的阶段性体现,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历史经验总结,坚持人民至上是在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一步步探索完善而成的、经过实践检验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成果,为新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二、全面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要义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结合百年党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经验,凝练出人民至上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和实践内涵。

(一)人民至上奋斗经验的根本要义

从根本立场来看,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將其作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各个社会阶段历史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全党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奋斗。习近平同志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入手开展工作,在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办好民生事业,补齐民生短板,确保人民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

从方法论来看,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4],唯有赢得人民信任才能办得成事,唯有依靠人民才能获得不竭力量之源。因此,我们要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创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民主环境;要坚持群众路线,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同甘苦、共忧乐、共奋进。

从价值观来看,人民至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果的私有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人民至上的内在要求。发展由人民共享中的“人民”不是指少数人,而是指社会全体人民。发展成果不仅要惠及当代人也要保证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成果指的不仅是经济方面的成果,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成果,比单纯物质财富更为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14亿人享有现代化生活,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共建,才能人人共享。目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既是全民奋斗的结果,也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最好证明。

从评判标准来看,人民至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检验。要将人民意愿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最高准绳。我们党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非少数垄断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家干部是人民公仆,并非旧社会的官僚,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是要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并非财富不平等。为此,广大党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真情实感,注重防范化解脱离群众的风险,尤其要严厉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人民深恶痛绝的问题,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二)落实人民至上历史经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代下坚持人民至上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民众普遍关注、重点关注的领域下力气,实现发展造福人民。

马克思关于“人民需要”的思想虽未成体系,但从始至终都在为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懈努力。人类社会发展一般意义上的“需要”是指人消费产品的使用价值,物质生产是为人的需要服务的。具体而言,“需要”具有历史性,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下人的需要也是不同的;“需要”具有阶级性,劳动阶级的需要总是控制在生存需要的范围内,统治阶级却能在经济上、政治上占据主导;同时,单个人的欲望可以是无限的,但实际需要是有限的。在资本至上的社会,人的发展屈从于物质生产,理论上工人阶级的需要包括维持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存需要;维持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其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即发展需要;在生产力得到充足发展的情况下,工人阶级也会有更高层级上的发展需要,以及精神方面和享受生活方面的需要,即享受需要。但现实中工人阶级的需要都受资本的严格控制,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反观资产阶级,在满足以上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奢侈消费,两大阶级的生活天差地别,社会革命势在必行。57B74F00-2513-474C-AD0B-390D1ADD242C

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后,私有制将被消灭,旧的分工也被消除,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所有人在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按需分配,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但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落后农业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跨越了社会形态但无法跨越经济发展水平,仍无法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需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弥补发展空缺。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人民需要实现升级,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日益暴露,存在着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仍不够高,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为此,必须植根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依靠人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让更高水平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实现一切发展为人民。与此同时,落实人民至上历史经验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在坚持人民至上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6]人民虽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但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写历史,也不是将少数人的意志奉为金科玉律,而是要在前人创造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改造,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因而在落实人民至上时要尊重历史规律,不能过分突出人的作用,否则就会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

在坚持人民至上时必须处理好劳资关系,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间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过度劳动压榨劳动者。进入信息时代,涌现出了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公司,互联网企业本身所具有的更新速度快、竞争激烈、利润高等特性,这也导致“996”、“007”等工作制大肆推广,短时间内虽能提高生产效率,但长期来看劳动者身心受损,劳动力再生产无法得到保障,也不利于企业再生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大量劳动者失去就业机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大量重复性劳动被机器代替,许多制造业的从业者都面临失业的风险。鉴于此,必须恪守人民至上,政府要以法律条文保护劳动者权益,以实际行动监管企业违规行为;企业要健全管理制度,畅通内部沟通渠道,增进彼此信任与理解;另外,劳动者也要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自身培养成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在坚持人民至上时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反对饮鸩止渴、涸泽而渔的做法。人类社会是在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仍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人民至上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寻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否则最后牺牲的是人类自己。

三、落实人民至上奋斗经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凝练出的宝贵财富,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造福人民。

(一)经济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落实人民至上,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之处就是没有把市场和政府看作非此即彼的对立面,而是“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7]。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要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8]国有企业既要深化改革,增强国有资本的创新能力和主体地位;也要参与市场竞争,以促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非公有制企业不仅要利用市场规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布局;也需依靠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打击不良垄断行为和资本至上的不良观念,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人民至上的社会氛围。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良性循环。有为政府应引导各类企业专注于提升商品质量和產品研发,为人民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夯实民生发展的物质条件。同时,民生需求蕴藏着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消费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助力,折射出民生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从贫困人口脱贫所释放出的巨大消费潜力,到两亿多老龄人口催生的“银发经济”,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激发的市场新需求,到教育、医疗、文化等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谁能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谁便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善于从民生需求中发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发展的活力和韧劲,使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有效对接、互促互进、相得益彰。

(二)政治建设:全面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践行人民至上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植中华大地,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制度化过程,需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具体制度、机制和程序,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操作、运转体系,切实把民主制度的功能、优势、作用充分体现和发挥出来。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选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人大代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建立健全采纳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倾听基层民众的民意,确保人民意愿能够体现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中;逐步健全人大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工作程序、运行机制,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人民是国家政治参与的主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有赖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民主精神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境界和民主科学素养,有序扩大民主政治参与,以更好融入政治生活,提高中国式民主质量和水平。57B74F00-2513-474C-AD0B-390D1ADD242C

(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需要和文化自信

講好中国故事,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凝聚人民精神力量。首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国家、社会、公民三大层面,有利于形成基于国家认同的民族凝聚力,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底。其次,充分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结合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接受心理和习惯,善于运用数字技术、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创新中延续中华文脉,既能弘扬红色主旋律,也能凝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再次,要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发展包括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在内的数字文化消费新场域,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注重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群众下沉,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力量为辅,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城市基层、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做好资金人才技术保障,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把握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多元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底,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牢牢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加自觉、主动地挖掘中华文明的精华,将它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起来,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融入全民教育之中,与社会哲学、治国思想、国家方针政策相互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社会建设:聚焦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和社会治理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补齐民生短板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党和政府应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一件件来,一步步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就业方面,把稳就业摆在首要位置,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推动消除“学历至上”壁垒,放开城市户籍限制,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在收入分配方面,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在教育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采取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模式,规范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以新冠疫情长期防控为例,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与西医药的融合发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在住房方面,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行的住房制度,加大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时代课题。一是突出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地位,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架构,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网络化、智能化,以依法治国为契机不断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制度化,以人才建设为根本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人才队伍专业水准。二是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城乡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点向基层下移;构建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畅通和规范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民主渠道。三是开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集中力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依法严惩黑社会成员和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始终保持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五)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环境,保护自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是一个明显短板,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重点区域、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成为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严格落实具体举措,建设优美生态家园。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划定生态红线,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确保森林、草原、湿地等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严守18亿亩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保护自然生态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场所。在资源利用上,不仅要考虑当代人民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和节约程度,把握好资源开发的限度。在污染防治上,集中力量攻克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有序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为人民群众营造干净优美、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四、结语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百年奋斗经验,提出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这一历史经验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之际,坚持人民至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难点问题,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指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在高质量发展中造福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向前奋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刘凤义,刘子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需要”与“需求”的关系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21(1).

[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7B74F00-2513-474C-AD0B-390D1ADD242C

猜你喜欢

总体布局历史经验五位一体
对区县图书馆总体布局的思考
可布性驱动的FPGA总体布局优化算法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