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太子山林区落叶松鞘蛾防治与研究

2022-05-31牟亚斌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防治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甘肃太子山林区大面积种植华北落叶松,已使华北落叶松成为太子山林区的特色乡土树种,大批优秀树种在太子山林区生长旺盛,华北落叶造林工程大有成效。与此同时,太子山林区的落叶松鞘蛾活跃的现状也为林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太子山林区的病虫害防治存在诸多问题,早期忽视对苗木种子的检疫,導致落叶松鞘蛾大面积蔓延,已经严重影响太子山林区落叶松林木的生长情况。根据太子山林区的落叶松林区分布和落叶松鞘蛾防治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化学、物理、生物、营林防治措施,旨在为当地病虫害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防治路径。

关键词 太子山林区;落叶松鞘蛾;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2–0004–03

落叶松的人工引种在甘肃太子山林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太子山林区营造了约5 333 hm2落叶松人造林,形成本地特色树种,而落叶松鞘蛾的出现无疑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对落叶松营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因此,对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太子山林区森林保护的首要任务。占据自然保护区32%面积的太子山林区人工林密度大、范围大,且树体高大,难以充分覆盖人工防治药剂,化学防治措施中重点采用烟剂防治,同时配合生物、物理、营林防治共同作业,能达到有效、实用的防治效果,鞘蛾是太子山林区的主要虫害之一,因此做好相关病虫害防治工作能有效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可持续发展[2]。

1 太子山林区的落叶松基本情况和造林规模

1.1 基本情况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总面积达8 400多hm2,其中林地面积就占了8万hm2,其中人造林的面积超过了5 000 hm2,其中大多数地区为山地,地形复杂,高低不一,海拔各有不同,最高峰达到4 km以上,相对高度差高达2 436 m。太子山林区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处于温带,常年气温偏低,适合华北落叶松这类耐旱树种的引种和种植,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达660 mm,适合栽培一些抗逆性较强的树种。近年来,太子山林区的落叶松人造林的生长状况不乐观,人造纯林的种植模式不能满足林业发展对物种多样性的需求,华北落叶松的竞争性强,容易导致一些矮小树种、植被灭绝,同时对森林火灾和虫害的抗逆性不强,一旦难以防范灾害,需要配合其他树种种植出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3]。

1.2 造林规模

太子山林区的树木分布范围较广,且种植面积大,其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就多达5 496 hm2,以落叶松纯林、针针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等形式形成建群形态,营造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抗逆性更强的生态环境。太子山林区的造林工程处于持续推进的状态,因此幼龄林占据较大的比例,其次是中龄林,近熟林较少。华北落叶松的耐旱、耐寒性极强,属于极阳性树种,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力极强,同样对土壤条件也有偏好,更喜肥沃深厚且湿润的酸、中性土壤,其发达的根系为之提供了一定的耐湿、耐旱能力,同时这种树种的寿命非常长,萌芽能力强,幼苗生存率高[4]。

2 落叶松鞘蛾的危害和虫情调查

2.1 落叶松鞘蛾的危害

落叶松鞘蛾主要寄生在北方落叶松上,在落叶松人工林大范围发生食叶型虫害,也是威胁落叶松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虫害之一。落叶松鞘蛾的虫害发生频率已经严重影响了太子山林区的落叶松资源,落叶松鞘蛾幼虫重点取食落叶松的叶肉,经过害虫啃食的落叶松针叶呈现出灰白枯褐色的状态,看似火烧,对落叶松的生长危害非常大。经过啃食后的落叶松再经过生长会降低新生叶的生长量和结实量,最终的长势深受虫害影响,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理,鞘蛾虫害可导致落叶松枯死[5]。因此,针对落叶松鞘蛾活动的准确监测和预防,通过详细了解鞘蛾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的方式才能实现高效的防治措施,为落叶松鞘蛾的预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以达到控制地区落叶松鞘蛾的种群密度,并且彻底消除虫害对落叶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经过多年防治虫害的经验可知,在太子山林区,虫害的高发期集中在4月末至5月初,在这个时段应该重点关注虫害防治工作,相较于深山地区,浅山地区的发病率较高,阳山的发生情况也更严重,低海拔比高海拔发生早,在平均气温达到6℃~10℃时,鞘蛾的生存较为舒适,容易大量增殖。

2.2 落叶松鞘蛾的虫情调查

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工作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准确掌握虫害发生情况是重要的信息支持,当地防治部门应根据实际发生虫害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虫情调查多采用踏查法和标准地调查法。根据落叶松的分布情况,详细分析往年虫害发生的情况,利用数据规划出踏查路线,这就是踏查法。在这种调查方法下,调查员通过预定路线对落叶松林区的100株落叶松进行随机取样,检查落叶松的受灾情况,经过详细调查后计算出受虫害的植株率,经过发生虫害的标准判断这段林区的状态,然后再采取标准地调查法。标准地的范围为15 m×15 m的正方形区域,并且标准地内的植株数达到100株,随机选取20株落叶松作为样本,并且从中轮换选取样枝,根据样枝的情况判断落叶松的受灾情况,并计算统计落叶松鞘蛾的密度[6]。

3 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措施

3.1 物理防治

近年来,预防病虫害的各类技术快速发展,其中物理防治多为利用物理因素或灭虫工具,消灭害虫,这类防治措施多利用光、声波、电等因素实现灭虫效果。针对落叶松鞘蛾这一类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常采用黑光灯诱杀的方式,在成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灭杀落叶松鞘蛾,一般的治理时间为6月下旬,在晚上08:00之后。在小范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物理措施效果好、成本低,在虫害发生区域防治黑光灯,可以有效诱杀害虫,但在大范围虫害发生时,却难以起到明显的防治作用。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多在山地种植,夜间采用黑光灯诱杀存在一定的风险,难以实现大面积的防治工作。基于鞘蛾的特性,选择波长在3 600 m紫外线光的黑光灯,可以达到诱捕害虫的目的,并做好诱杀鞘蛾的陷阱,以达到捕杀的目的。

3.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特性,在落叶松鞘蛾防治工作中被广泛使用,能够防治较大范围的病虫害,通过喷洒药剂的方式有效杀死害虫,将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这种防治措施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会对益虫造成伤害,还有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灭绝,并且对环境有一定的药物污染,不利于维持地方的生态平衡。由此可见,化学防治手段属于最终手段,在其他措施不能起到良好作用时,再使用化学防治手段。

3.2.1 烟雾剂防治 化学防治的技术和手段很多,在太子山林区最常用到的化学防治手段是烟雾剂防治手段。烟雾剂的释放具有较好的药效,能够有效杀灭成虫,适合在鞘蛾成虫羽化高峰期适用,能够最直接、最快速地达到杀虫的目的,燃放烟雾剂的优点在于起效快、释放范围广且效果好,同时没有技术门槛、适用性强、成本低。但是,烟雾剂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并且杀死害虫天敌,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在防治鞘蛾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在产生气温逆增的情况下开展喷洒作业,针对鞘蛾的成虫羽化高峰期,这时燃放烟熏剂的效果最佳,并选择在日出和日落的时段为最好,这个时段燃放烟熏剂不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为有效防治提供了条件。严格控制烟雾剂配比后,在虫害发生区域大面积燃放,经过第一次全面的烟雾剂笼罩后进行大范围的彻底查殺,2次防治作业间隔一周为最佳。要严格控制药剂的浓度与药量,不得过量也不宜过少,经过科学的配比后才能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燃放烟雾剂时应该根据发生虫害的地点和植株密度进行调整,选择合理的布局和地点,不漏任何一片区域,也不重复查杀,并且注意风向,以防气候因素对防治工作造成影响。

3.2.2 药剂治虫 喷洒农药治虫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防治措施,与烟熏剂不同,化学药剂针对的是落叶松鞘蛾幼虫,在每年4月中下旬,正值落叶松鞘蛾新旧交替的时间,落叶松鞘蛾的幼虫会暴露在针叶表面,幼虫的抗药性较弱,且易于发现,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利用无人机在受灾严重区域进行高空喷洒作业。根据落叶松的植物学特性,可知鞘蛾幼虫的查杀难度较大,其习性为躲藏在叶片间,且有虫鞘的保护,一般药剂难以起到杀灭的效果,因此使用由脲1 000倍液进行防治的效果最好,经过实验表明,这种药剂能有效灭杀鞘蛾幼虫。同时,烟雾剂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灭虫手段,然而烟雾容易受到环境、地形的影响。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理论依据以生物特性为支持,通常利用一种生物来治理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而生物防治的优点在于不会破坏区域内的生态平衡,水体和土壤不会受到污染。落叶松鞘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3种:一是以喷洒生物农药的方式杀灭害虫;二是利用鞘蛾的天敌,在虫害发生区域悬挂鸟巢,利用捕食害虫的各类益鸟控制害虫的密度;三是利用昆虫信息素控制落叶松鞘蛾的繁殖行为,从根本上控制害虫密度的扩大。生物防治的优势在于对环境友好,且没有其他的副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扩张,与此同时操作技术门槛不高、成本也不高、适用度高,在各个区域都可以实行,是一种支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技术。

3.3.1 喷洒生物农药 鞘蛾的防治时间应该与林区森林防火关键时期重合,在此期间其他类型的农药喷洒将会影响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导致林区火灾防控安全标准得不到满足,而超低量喷洒生物农药方式可以很好地消除这个弊端。利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时,应该提前备好无人机、国产雾化器以及喷雾机。药剂选择方面,应该选用对环境威胁较小,不会产生药害的类型,化学药剂因为防治成本高,且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不如生物农药效果好。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后,准备好相关设备和材料,在放之前合理调配药剂浓度和药量,并且调试好设备,搅拌均匀后放入无人机的药箱。为了防止药物蒸发,还应该加入以调配湿度的盐水溶液等。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时,无人机高度应该与落叶松冠层相距15 m以上,控制好行进速度在喷洒过程中追求均匀喷洒,并且完全覆盖虫害严重的区域,根据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区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使用农药的药量和浓度,所喷洒的频次也有一定差距,在虫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应该以较高的频次进行喷洒作业。在无人机飞行作业中,可以根据导航地图划分区域,通过导航卫星的辅助合理排布喷洒作业顺序。

3.3.2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 昆虫信息素在生物防治中主要用于干扰鞘蛾的生存活动,利用性引诱剂干扰鞘蛾的信息化学物质,使之无法正常完成交配,进而影响幼虫覆盖密度,在这一领域,利用顺 -5- 癸烯 -1- 醇(Z5-10:OH)是最具代表的一种性引诱剂,防治华北落叶松鞘蛾最有效,在准备完信息素材料后,可以再制作诱芯,诱芯的制作材料多为天然橡胶塞式,施用时间在落叶松鞘蛾羽化前期,尽早做好准备,定期更换诱芯,并且在干扰交配用的诱芯用完后,再制作一些包含性引诱剂的捕捉装置。剂量过大的性引诱剂将会对雄性鞘蛾造成干扰,导致其难以辨别诱芯,也无法与雌性完成交配。

3.3.3 利用害虫天敌灭虫 利用害虫天敌的灭虫方式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且对当地其他害虫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是一种适用于小范围灭虫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区域范围内害虫的密度,且不会对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维护。落叶松鞘蛾的天敌为鸟类,因此在落叶松树干上悬挂人工鸟笼,可以有效吸引天敌鸟类来林区定居,制作鸟巢箱的材料低廉,维护便利。在每年4月中下旬,利用废弃铁皮、模板,制作一定规模的人工鸟巢箱,并利用铁丝、挂钩等工具将鸟巢箱固定在植株的树干、树杈等部位,也需要注意人工鸟巢箱的悬挂方位,一般选择朝向和坡向相同,这样能更好地吸引鸟类入住,并且鸟巢箱之间应该隔出一定距离,每年应该组织从业人员清理鸟巢箱,必要时进行维护和维修,实现这一防虫措施的多次利用,吸引更多鸟类。这种防治措施不适用于大规模虫害的防治,但是在小范围内能起到较好的治虫效果,并且不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3.4 营林防治

落叶松鞘蛾一般侵害树种单一的人造林,这类林地在空间规划和种植密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较小的林间空地和郁闭。由此可见,科学的营林技术十分重要,合理规划落叶松林区,贯彻合理密植的原则,在适宜的林间空地种植不同树种、不同树龄的植株,丰富林间结构,从而使森林的生态平衡更具稳定性,吸引更多的害虫天敌对病虫害的侵害起到抑制作用。根据调查可总结出鞘蛾的分布规律,落叶松鞘蛾在越冬时期多在树冠上呈现垂直分布的趋势,因此最佳防治时间集中在冬季、早春时期,一般选择修整枝条的方式直接去除害虫密度较大的枝条,以达到控制落叶松鞘蛾数量的目的。

营林防治的技术要点。在早期造林期间,应该选择抗逆性较强的优良品种,不仅对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还能很好地适应极端的气候环境,不同的落叶松品种具有不同特性。因此在选择树种时,要根据种植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具备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通过应用育种技术提高种子的存活率,选用具备抗病能力且高存活率的树种能从根本上抑制虫害的发生。在种植规划时,应该尽量选择丰富的树种和多变的种植方式。营林时多采取针针混交、针阔混交等方式实施造林工程,尽量避免纯林种植,也可以在落叶松林区外建造一层防护林,以阔叶林为主的防护带能很好地将落叶松与虫害隔离。丰富的树种可以使森林环境内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从而有效防止落叶松鞘蛾的大面积蔓延,并且为落叶松鞘蛾的天敌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在利用林业资源时,需要适度砍伐,有规划地进补栽幼苗,并注意林間卫生,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消毒与打扫。

4 结束语

落叶松鞘蛾是威胁到太子山林区落叶松生长和当地生态平衡的一大虫害,由于太子山林区占地面积大,林区落叶松分布广而密集,其防治工作的实行难度非常大,地面防控鞘蛾时,人工喷洒农药等措施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的同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并且化学防治对当地生态环境有诸多不利影响,不得与生物防治中的天敌灭虫共同实施,极有可能导致当地物种灭绝,因此在实行防治工作时,要多考虑太子山林区的实际情况。以生物、营林、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有利于当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利用天敌灭虫、无人机低密度喷洒生物农药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鞘蛾虫害的防治,以适中的成本实现最终的灭虫目标,有效降低鞘蛾的种群密度,促进落叶松人造林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秦立成.落叶松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3):212.

[2] 胡艳南.落叶松鞘蛾防治技术方案探析[J].现代园艺,2021,44(21):93-94.

[3] 师菊梅,蔡平,王俊.太子山林区落叶松鞘蛾烟剂防治技术初探[J].甘肃林业, 2020(1):37-38.

[4] 王建平,辛露露.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效探析[J].甘肃林业,2021(2): 36-37.

[5] 赵秀芳.华北落叶松鞘蛾防治技术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19,48(3):19-20, 54.

[6] 赵晋龙.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8,37 (5):46-49.

责任编辑:黄艳飞

Control and Research on Larch Sheath Moth in Taizishan Forest Area of Gansu Province

MOU Yabi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center of Gansu Taiz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inxia, Gansu731500)

Abstract Since the end of the 1970s, larch has been widely planted in Taizi Mountain forest area of Gansu province, which has made larch become the characteristic local tree species in Taizi Mountain forest area.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tree species grew vigorously in Taizi Mountain forest area, and the deciduous afforestation project in North China has achieved great results. Taizi mountains area, meanwhile, the status quo of larch sheath moth active for forest insect pest prevention also buried the huge hidden trouble, the pest control had many problems of taizi mountains area, early neglect on seedling seed quarantine, thousands of larch sheath moth spread, had the serious influence taizi mountains forest larch forest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larch forest area and the control situation of larch sheathing moth in Taizi Mountain forest area, the chemical,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forest control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provide feasible control path for local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Key words Taizishan forest area; Larch sheath moth; Prevention and cure

作者简介 牟亚斌(1974—),男,甘肃康乐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病虫害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2-10

猜你喜欢

防治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