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十年,历史长河中的一分一秒都算不上

2022-05-30张宇欣

南方人物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大校历史长河刘恒

张宇欣

今年春天《人世间》这部剧很火,豆瓣评分高,我看了前十集后不以为然,觉得时代滤镜重,上山下乡拍得太欢乐了,没有苦。编辑静茹看完整部剧又推荐说,后面的家庭戏份好看,能看出编剧功力。

我拖到5月份才再次打开,看到十几集果然渐入佳境。我尤其喜欢过年的群戏,周家给亲家送礼,打扫了屋子等着对方来拜年,没等到,发现送过去的茶叶又被秘书误送回来了。周父和儿子、周家两兄弟、周秉义和省长丈人之间的矛盾,一个个显现,一个个解,不知不觉,几集已经过去了。

王海鸰写家庭戏好看。这次为了采访我重看《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感叹那时候的电视剧,短小精悍,摄影、收音有粗糙生涩处,但大家住胡同、用痰盂,比后來的都市剧样板间真实很多;人物也更有灰度,冲突有铺垫,结尾也不给出答案。

《人世间》放在中国电视史上,可能算不得最出色,但在近年的电视市场环境里,应当算佳作。采访时我问王海鸰,感觉《人世间》比她的前作都要温暖。她说,一个是时代背景缘故,想表现面对苦难时的乐观一面;还有一个,她本人有点“盲目自信”,受到打击反而沉静、越发要做事——这从她的人生经历也可看出。她上世纪50年代生:“经历了翻天覆地、剧烈的变化,也是幸运的,虽然有很多痛苦,但不是说人生就是不公、无望、不公平。我经常跟我儿子说,得用哲学家的头脑去看这个世界。这几十年,历史长河中的一分一秒都算不上,对吧?”

第一次采访完,我读了她的半自传体小说《大校的女儿》,有点能和她践行的达观态度共情。里面的韩琳很苦,但都挨过来了。就像《人世间》里周秉昆说的,有苦,嚼嚼咽了。

从业这几年,社会大环境、行业小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我经常感觉步步后退,难以找到准绳,工作疲软,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人郁郁不乐。看到王海鸰近70岁,脑力工作强度远超过我,心下愧疚。这次采访,她好像提供了一个范本(她本人并无好为人师之意,我采访时也并无此目的),关于普通人在变动的大时代里可以怎么过。她说,讲命运在自己手里,这是毒鸡汤。人只能在大环境下谈自己的努力。

从时间线看,1999年有《牵手》,21世纪前十年又有《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新结婚时代》,她在行业内的地位已经稳固。但放大去看她的工作和生活,“快乐就是一瞬间的事儿。”看起来再平顺的职业生涯,过起来也是这样:一段段焦虑—平静快乐—焦虑的循环。

王海鸰说,要充实愉快,前提就是得把活儿干完。她容易受干扰,遇到事情最好的办法是逃,比如这次,不和原作者梁晓声谈改编,也不去片场,埋头创作,做好自己最要紧的事。

影视剧创作是团队作战,王海鸰说,要善于妥协,不是说哪儿黑了给弄淡,哪儿缺了给糊上一块儿,而是要在善于思考的情况下谋求变局。但是,也不能没有自我,“没有了自我,剧本绝对难看。”在多方诉求间找到一条通路,听上去很难。不过,从结果来看,她是做到了。

最近我总想起本刊的邓郁老师采访作家刘恒的报道,刘恒说,不要埋怨环境,不要在意竞争的姿势,不要关注别人的缺点。势比人强,个人能决定的太有限,但还是要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减少消耗。我想,这是王海鸰鼓励到我的。

猜你喜欢

大校历史长河刘恒
Integrated silicon-based suspended racetrack micro-resonator for biological solution sensing with high-order mode*
从历史长河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
Plasmonic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graphene-coated wedge porous silicon nanowires with Ag partition*
猜想“华胥国”——历史长河里的“极乐世界”
于浩瀚历史长河中寻觅恢宏灿烂的陇原文化瑰宝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光彩的“陇上明珠”
为创建人民空军改名换姓——长汀籍开国大校范唐华(陈御风)的人生片断
大校旅长退休回乡当农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之概谈
莫让语文空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