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软件加速融入百业千行

2022-05-30李周羲

产城 2022年8期
关键词:亚信网络安全领域

李周羲

数智化转型步入深水区,需进一步深化软件与各领域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从整体上对重要行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改造。

从一部手机实现视频通话、网上购物等上百种功能集成,到企业管理、业务流程“一屏可显”,到工厂自动化、数字化、精益化、可视化和智能化,再到以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构建智慧城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正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这其中,应用软件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涌现出一批优秀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强化国家软件重大工程引领作用,坚持应用牵引、整机带动、生态培育,壮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持续培育数字化发展新动能。具体而言,在应用软件领域,将加强协同攻关,面向金融、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需求,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应用落地,以此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需求,各大城市均加强了行业应用软件的相关部署。行业应用软件领域,成都提出,将“积极鼓励区(市)县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围绕网络信息安全、民用航空、地理信息、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打造行业应用软件集群”。

当前,成都行业应用软件覆盖政务、数字文创、通信、物流、商业、教育、医疗卫生与健康、网络信息安全、公共事业及民生服务、金融财税等领域,积微物联、中国网安、创意信息、亚信安全、久远银海、华日通讯、索贝数码、新希望金融科技等一批本土企业成长迅速,已在相应细分领域拥有话语权;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新华三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推动应用软件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行业应用软件生态加速成型。

金融财税领域:新希望金融科技:AI驱动,科技赋能新金融

为评选出具有对相关场景进行技术赋能、痛点解决及差异化服务能力的金融科技服务商,进一步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坚实的支撑和犀利的洞见,IT市场研究机构IDC于2020年启动“IDC中国FinTech 50”评选。8月18日,“2022 IDC 中国FinTech 50”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新希望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希望金融科技)成功入选。

这已是新希望金融科技第三次上榜,相较榜单中绝大部分扎根北、上、广、深等城市的企业,新希望金融科技起步于成都,是四川首家入选该榜单的企业。这意味着,随着其金融科技产品矩阵的铺开及行业认可度的提升,成都正突破金融这一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薄弱现状,在金融行业应用软件崭露头角。

作为新希望集团旗下数字科技领域的布局企业,新希望金融科技专注于为合作银行量身定制基于移动互联网架构、依托云计算数据处理能力、全面采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数字金融平台。据新希望金融科技执行总裁周旭强介绍,通过汇聚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金融业务、量化风控、科技研发等领域专家,成立4年间,新希望金融科技打造了全栈式数字普惠金融整体解决方案,当前已与超370家银行机构达成合作,开创的“整车交付”新产品新模式,实现银行数字系统建设成本降低50%,系统上线速度提升300%的目标。

數字化重塑银行业

“数字化并不是把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而已,更不是接入互联网流量这么简单;骨子里的再造和重构,才能带来真正的数字化能力。”在由新希望金融科技主办的“未来银行大会2021”上,周旭强曾抛出这样的观点。

他指出,在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已出现马太效应,国有大行、股份行等资源巨擘以万人计的科技团队和小行个位数的科技人员对比鲜明,中小银行缺科技人才、缺资金投入、缺顶层设计、缺数据支撑是其共性,导致其存贷比低、高效风控难、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弱。创新的软件服务依托轻部署、低成本、快投产、高迭代、好上手等特性,将助力银行快速获得批量获客、智慧风控、数字运营、并发支撑等能力。

新希望金融科技自研的天翔(CROS)智慧零售平台提供了数字零售信贷整体解决方案,可为银行打造个人数字信贷系统、数字化房抵系统、数字化车服系统、小微经营贷系统等产品体系,可提供一套涵盖数字化展业工具集、可配置可追溯的自主风险管控平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用户运营体系、高可用高扩展系统集群的综合解决方案,不仅可实现线下业务线上化,更完成了全流程再造,让中小银行拥有“即插即用”且高频迭代的数字化平台,和C端产品、B端工具、团队管理三位一体的生产力。

解决以往银行系统采购散招导致的“难协同、难调度、慢响应、少迭代”等问题,新希望金融科技首创“整车式”产品交付与服务模式,一站式完成产品、工具、平台的搭建,将数年的建设投产时间缩短至最快30天,可以让中小银行甚至村镇银行也能快速获得媲美大行的数字普惠能力。

一组数据可展现这一平台的高效,近期某省级联社与新希望金融科技合作打造的普惠信用贷款产品“市民e贷”,从系统搭建到投产3个月完成,上线15个月余额突破 90 亿元,累计授信用户超100万户,其中县域客户申请人数占比约65%。通过敏捷的数字化能力升级,实现单个客户经理管户最多达2000户,效率提升15倍,为银行自营业务快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AI而来,为普惠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金融科技认为,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成为银行综合能力和业绩跃迁的核心之一。周旭强指出,“数字化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流程、风控、科技、营销之间的重构,例如机器自动审批代替人工审批,用高维高频大数据实时风控取代低维数据的单点决策,以大数据智能营销取代粗放的CRM表单……这些数字应用的核心正是AI技术。”

新希望金融科技正将创新的AI技术深入金融业务应用场景,由此打造了全自研的金融图像识别引擎、图形化中央决策引擎、无码化AI建模平台、盘古效能平台等各类工具。以“AI视频面签系统”为例,在基础存证之外,系统引入智能检测与防控手段,集成了声纹比对、翻拍识别、AI质检、智能问答、签章识别、人脸识别与核查等多种AI技术,进一步支撑了各类金融业务全流程的透明度、可追溯、可靠存证。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印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新希望金融科技在全国深度调研走访的前提下,提出将面向不同客群(农、城、小微)、不同场景/产业、不同地域,开发不同细分产品、业务增长方案、风险防控方案,全面协助银行建立多维度的数字化能力。

其中,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地区拥有更下沉的应用场景和多元的市场结构,如果利用好金融科技,能够形成更丰富的行业生态和产业要素。周旭强认为,发展金融科技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实现错道超车的关键,“成都的金融科技主要基于基础软件开发、互联网安全服务、信息处理存储服务等中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区域实际和细分场景深度融合。而软件通过其高频迭代、融合开放、投产迅速的特点,可以加速场景覆盖,吸纳上下游之所需,做大集成输出和核心能力突破。”

加大在成都的布局,新希望金融科技目前已与成都多家本土公司在人才服务、科技运维、网络安全等领域达成合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从自身而言,当前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公司科研类人员占比近75%,来自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人才占比超45%,作为懂科技、懂客户、懂用户的科技金融服务商,我们有能力全面协助银行建立多维度的数字化能力,将助力成都软件产业出新、出绩、出优,为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再增新名片。”

通讯领域:华日通讯:深化无线电监测的前“研”与后“用”

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继2022年5月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的第二次飞行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早在2020年,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日通讯)最新一代九通道空间谱监测测向系统、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平台等产品即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于支撑本次发射场区电磁环境监测工作、任务设备用频管理工作以及干扰信号排查工作。

“华日通讯已多次承担国家阅兵典礼、北京奥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电磁频谱保障任务。”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华日通讯前身创办于1993年,以系统集成工程业务为起点,参与了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浪潮,并于2003年推出国内首台全国产化监测设备,拉开无线电监测国产化序幕。

此后,华日通讯不断推出全国产化、全系列的固定/车载/便携/手持/升空平台等各类型监测系统、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设备、全频段监测测向天线等,首倡“无线电管理智能监测网”概念,并推出国家无线电频谱全业务管理一体化平台软件。作为我国领先的无线电频谱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客户覆盖工信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无线电管理部门,以及铁路、国安、民航、广电等部门,在全国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市场占有率达30%左右。

打造无线电领域最全业务产品线

无线电频谱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为整个数字化转型及未来的数字化运营提供最基础的信息传输载体资源,而无线电监测工作用于保障频谱资源的合理提供及合法使用,对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将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无线电监测领域呈现“软”“硬”结合的发展特点,软件是发挥硬件设备能力的应用载体,软件需求的提升又促进硬件平台的能力提升需求,形成良性的双向促进循环,从而推动综合技术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

基于30年的技术积累,华日通讯目前在无线电领域拥有最全的业务产品线,布局到无线电监测每个业务环节的技术领域,包括信号的监测发现、信号分析、信号测向定位等。

除硬件外,公司在信号算法、大数据等软件应用领域均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积累分布式处理、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信号识别、监测自动化引擎、监测网综合管控集群等关键技术,拥有无线电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信号分析软件、无线电监测大数据平台、智能信号分析软件等核心产品,可实现监测业务自动化、快速信号识别、系统高可用等能力。

针对无线电信号种类多样化、宽带化的现状,华日通讯自研了智能信号分析软件,对现有分析手段进行深度拓展,能够实现对 20 多种不同信号的解析,将分析维度从常见的频谱域拓展到调制域和协议解码领域,极大提升了无线电监测部门对各种信号的深度分析能力。

华日综合监测软件7.0是无线电监控市面上综合功能最全的应用软件之一,其不仅覆盖无线电监测的全业务功能,还具备优秀的第三方集成能力,几乎能够涵盖无线电监测领域的各种业务场景。

当前,华日无线电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已应用于国内十余个省级监测机构和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进一步提升了省级无线电监测网的综合管控能力,通过自动化监测技术和智能信号分析技术,提升了无线电监测管理部门在保障频谱资源使用方面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扩展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面向復杂电磁环境和信号分析处理需求,华日通讯提出,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高可用系统等方面的软件技术投入,提升无线电频谱监测和信号分析等系统级智能化能力,进一步打造平台级应用发展生态体系。

继航空保障专网、边海监测专网、考试保障专网等多个系统级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后,近日华日通讯开启了水上无线电专网建设的步伐。7月27日,华日通讯宣布中标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交通领域水上无线电监测网建设项目,这也是华日通讯频谱领域解决方案谱系的再一次突破。

在不断巩固和深耕成熟无线电频谱管理领域的基础上,华日通讯正借助软硬件能力,在一系列新的技术和业务领域开拓进取。华日通讯相关负责人提出,“无线电监测软件作为无线电监测业务的载体,不仅本身为无线电监测行业提供各项监测数据呈现、各项业务功能的实现,同时也能够赋能其他行业,有力推动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当前,华日通讯已将自身领先的频谱技术优势和深厚积累外溢到其他领域,在无人机侦测管制、铁路通信监测、物联网频率监管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未来一两年,华日通讯还将在卫星导航系统监测、车联网及无人驾驶应用场景、频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领域陆续结出硕果。

站在当下往回看,电气化革命、汽车的普及,无不从“定义安全”真正开启;面向数字化开启的万亿市场,创新和安全同样相伴并进,如何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一体两面,关乎着数字化转型的成败。

其中,随着互联网产业经济的日趋成熟,以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为代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一旦遭遇破坏或袭击,将导致巨额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整个国家安全。

应对不断演进的网络安全威胁,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信安全)基于“安全定义边界”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切实提升企业的整体网络安全能力:以身份安全为基础,以云网安全和端点安全为重心,以安全中台为枢纽,以威胁情报为支撑,构建“全云化、全联动、全智能”的产品技术战略,提升企业网络安全的“整体防御”能力。其网络安全产品渗透运营商、金融、政府、能源、制造、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及领域,可提供全方位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

“肩负护网之责,亚信安全自2015年正式起航,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网络安全的重要力量。”亚信安全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持续不断的产品技术突破与创新,亚信安全已掌握终端安全、身份安全、云安全、大数据安全分析、高级威胁治理类产品、威胁情报等领域的重要核心技术,相关产品在中国网络安全电信行业细分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连续五年位列身份安全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终端安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第二,在威胁情报、EDR、XDR等细分技术领域均居于“领导者象限”,是中国网络安全企业10强,以领先的安全技术及方案持续引领着行业发展。

“懂网”亦“懂云”

亚信安全是具备“懂网”和“懂云”两种基因的网络安全公司,依托互联网建设经验与能力,让亚信安全具备了“懂网”的业务能力与资源优势;同时,深耕网络安全高精技术,让亚信安全拥有优异的“懂云”技术基因,以及引领行业的前瞻性技术理念和洞察。

基于国内网络安全市场变化和一线用户的实际需求,亚信安全将产品和服务分为四个体系,产品矩阵可全面覆盖云、网、边、端的安全需求。

一是以泛身份安全和数据安全为主体的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产品体系,以零信任技术架构为发展契机,在安全接入、安全访问、安全运营、安全服务等方面内强外联,探索建设基于零信任体系的全网免疫系统。

二是以泛终端安全、云及边缘安全、高级威胁治理和边界安全为典型的端点安全产品体系,推出的亚信安全大终端安全解决方案,将安全防护、终端管理、运维管理、文档管理“化零为整”;信舱云主机安全产品可满足云主机工作场景下衍生出的安全运维新需求,在第三方测试中,取得了勒索病毒查杀率高达100%,病毒误报率为0%的成绩。

三是以大数据分析及安全管理和5G云网边管理为代表的云网边安全产品体系,如新一代云主机深度防护系统,可全面满足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CWPP功能,并具备自适应安全架构及端点检测及响应(EDR)等特性,是“懂云”的云主机安全管理平台。

四是以威胁情报、高级威胁研究、红蓝对抗、攻防渗透等为内容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如今年正式推出的威胁狩猎服务,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高质量”为优势原则,为用户彻底解决缺少高级攻击防御经验、缺乏相关高级技术工具、无法对威胁进行溯源等难题提供全面协助。

当前,亚信安全已承担国家重要网络安全保障任务30余次,全力支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守护亿万家庭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

造5G应用安全产业生态

据IDC预测,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达102.6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增长至214.6亿美元,市场增速将持续领跑全球。翻开各地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皆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强调。亚信安全认为,随着安全占信息化投入的比例的增加,网络安全有望逐渐走向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新阶段。

“十四五”期间,亚信安全在扩大身份安全、端点安全等领域市场优势的同时,将在数据防泄漏、5G安全、工控安全等领域加速创新,并针对网络安全实战化攻防演習行动、重点行业重大活动、等级保护及企业安全意识提升等方面发挥专业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其中,成都是亚信安全技术与产品布局的重点区域,其全资子公司亚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是亚信安全的主要经营实体;2016年,亚信网络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成都落地,作为“智慧大脑”,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网络空间平安城市实验室,包含了国内一流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心、高级威胁调查取证中心和攻防实验室;今年年初,亚信安全5G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与成都高新区正式签约,双方将在5G技术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据悉,中心主要面向5G安全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特色行业应用场景,以此建立开放式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形成安全产品、解决方案和安全服务能力,打造融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试点验证、示范推广、联合人才培养于一体的5G应用安全产业生态。

未来,亚信安全将持续联动“政、产、学、研、用”,加大创新产品研发机制,通过5G安全、云安全、终端安全、身份安全、智能平台、威胁情报、高级威胁治理、数据安全、零信任等技术面向不同行业提供场景化网络安全方案,助力构建成都网络安全产业和数字化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亚信网络安全领域
IPO前夕引入27名股东抬升估值对赌之下亚信安全恐为“背水一战”
领域·对峙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习近平提出中方四点建议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