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与文学融合的启示

2022-05-30

语文建设·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学融合音乐

音乐与文学在现代教育中虽然被归入不同学科,但二者内在的相通性和契合性仍然无法割裂。当我们吟诵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脑海中会自然回荡起美妙的琵琶曲;当我们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也自然会联想其背后隐含的文学意蕴。因此,在倡导多元与包容、开放与创新的新时代,重新挖掘并巧妙运用音乐与文学的和谐相融,或可为艺术创作、文化传承、教育教学打开新局面,塑造新气象。

由著名音樂学家罗小平编著的《音乐与文学》一书,为音乐与文学更广泛的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该书围绕音乐与文学的联系以及融合,论述了音乐的文学性和文学的音乐性,分析了音乐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中的音乐作品,由此揭示出音乐与文学的具体联系以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重视在知行互动层面上探讨音乐与文学融合的实践,字里行间展现出文学、音乐、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多重知识结构,为音乐与文学的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视域。致力于研究古代音乐史研究的林大雄老师曾赞叹该书展现出“艺术在抽象与具体的边缘如何体现那饱含灵性的内质”,“总是令人将思维和想象的触角伸向远方”,并萌发出一种“美丽而微妙的感觉”。总体而言,该书对于音乐与文学的融合研究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对音乐与文学的具体联系作了明晰的阐述。书中指出,声音是两种艺术形式所依存的物质载体,时间是两种艺术形式存在的框架,而再创造是两种艺术形式实现审美价值的关键。该书以交响乐为例进行具体阐释,引导读者发现交响乐的“广度可与长篇小说相比,情感深度可与悲剧抗衡,精神的高度可达史诗的境界,思维的力度可与哲学名篇争辉”,进而体悟到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对音乐与文学的互动展开深入探究。该书通过对古今中外史料素材的分析,对古典诗论、文论精髓的运用,从叙述性、戏剧性、典型性三个方面阐释了音乐的文学性,又从语言的和谐与音调的抑扬、节奏美、象征主义诗人追求的音响模式、音乐因素的文学表现力四个层面探讨了文学的音乐性。同时,该书分别梳理总结了文学在音乐中的体现与音乐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从而提炼出音乐与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第三,对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实践进行探索。通过燕乐与宋词、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浪漫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音乐、象征主义诗歌与德彪西的音乐等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和标题音乐的重新解构,揭示出音乐思维如何影响文学体裁和文学构思,以及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方法如何对音乐创作产生启迪,由此提出提升文学修养以优化音乐实践、提升音乐修养以改进文学创造的方法。

综上,该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视野宏阔、论述透彻,理性思辨之中不乏感性魅力,引经据典之外不乏创新视角与独到见解;不仅为鉴赏音乐与文学之美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探索音乐与文学的融合提供了启示。

猜你喜欢

文学融合音乐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我们需要文学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音乐
我与文学三十年
音乐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