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谈:享受诗歌,同时接受它带来的一切

2022-05-30晴朗李寒

诗选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圣殿起码时时

晴朗李寒

1

我所读到的最长的诗,应该是大解老师的《悲歌》,一万六千行,他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才得以完成。我知道,凭自己的懒散性格,今生肯定没有如此大的耐心和顽强毅力写下这样的巨著了。但是,我始终感觉自己从开始拿起笔在纸上写诗,到直接用键盘敲打到电脑屏幕上,这三十年的时间,其实自己一直写的也就是一首诗,我今生所要完成的也只是这一首诗。我现在写的所谓每“一首”诗,只不过是它的一个段落,或只能称为它的一个句子。如果把这些诗连缀起来,应该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人,从天真烂漫的少年到激情勃发的青年,以至如今,渐近平和恬淡的中年。这一首诗将在我主动或被迫放弃写作的那一天终止,像命运难以预料,我也无法猜测出它的长度。我希望,它起码是对我这一生是有意义的见证。

2

是不是写得太快?是不是过于急切地想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意图?是不是表达的情感过于直接和平白?是不是语言还太哕唆和繁杂?这是我最近经常在写作中追问自己的。我发现了自己这些弊病,却感觉无力修正,在写作中往往会重蹈覆辙,深感自己的不可救药,愚笨冥顽。究竟何时才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何才能做到不动声色,不露痕迹?我知道自已在无限接近这个目标,也就是在这无限接近的写作过程中,我体味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快乐。

3

写好诗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耐得住被埋没,耐得住被忽略,耐得住被忘却——最纯粹的诗人甚至不考虑这些,他只想到:写,写下去!

4

我时时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疼痛,我所要做的,是把它转化为文字,让承载它的白纸也颤抖起来,让读到它的人如同遭遇电击。

5

诗歌不是靠耍聪明卖弄文字的艺术,它需要诗人藏拙,守愚,返樸,归真,它要求诗人同时拥有一颗稚纯的对万物怀有新鲜感受的童心,一颗智慧的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头颅。

6

我在用诗句挖掘自身内部的黑暗部分。我固执地认为,当我通过诗歌把体内的阴影一点点驱除出去,我的身心才会透明一些,清亮一些,洁净一些。

7

我不是缪斯的宠儿,她不会给我生前的辉煌和死后的荣耀。她即便给我一项简陋的桂冠,那上面仍是布满锐利刺骨的荆棘。我注定一生都要徘徊在她的圣殿之外,但我虔诚,敬畏,心怀梦想,不想放弃。

8

诗是自私的产物,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当我写作的时候,是我自己的需要,我不会去考虑别人。进入创作时那种迷醉的状态,也许我的目的性是模糊的,但毕竟还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自己的表达,宣泄,倾诉,是想摆脱,想逃避,想抗争,是为了释放,是为了拯救。是让灵魂获得自由的空间。

9

诗歌的写作无异于一次次语言的历险,诗人不亚于走在钢丝绳上的杂技演员。他应该尽量保持一首诗中情、境、意、理的平衡。

10

我为什么不敢承认呢?对死亡的恐惧,对虚无的惶惑,时时伴随着我。我知道自己永远无法回避。我需要让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占据我的生活,我不能停下来,害怕突然被黑暗的旋涡裹挟着陷入无边的恐惧。一位朋友与我谈起厌世,我在劝慰他时,同时感到了自己话语的虚弱无力。我不能战胜死亡,我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它,如同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出生。有时想一想,生的价值和意义,感到更多的仍是虚无。诗歌是我战胜恐惧的工具。

11

与自己的诗相似,这些类似谈诗的只言片语,其实多是一个诗歌写作者的零碎的心得。故给它们在今年都一律命名为“门外谈诗”。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故作谦虚。我始终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在诗歌圣殿外徘徊的浪子,我有的只是一颗虔诚而执着的心。我始终害怕诗歌理论的长篇大论,但又不能欠缺这理论方面的指导,于是,便试着写下这些,就把它们当作自己过河时摸着的一块一块的石头,仅此而已。

猜你喜欢

圣殿起码时时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都市度假屋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导数时时用,“忽视致误”防
七月,诗歌的圣殿
速度圣殿这是属于勒克莱尔的成名战
前世
坚强点
去食堂工作,起码能吃饱
《奥拉星:进击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