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童心写童言、说童趣

2022-05-30于德北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童言奇遇记孩童

于德北

中國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零点开始》、长篇随笔《我和端端》、短篇小说集《少年菊花刀》等六十余部作品。其中,《杭州路10号》获中国首届“海燕杯”全国征文一等奖; 《美丽的梦》获“冰心图书奖”。

一篇好的童话,我们除了关注其主旨是否健康积极外,还会关心内容所表现出的童心、童言、童趣。

所谓童心,当然是对作者本人而言的——一位好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拥有一颗晶莹、透亮而又充满悲悯的童心。悲悯是善的本源,但凡以善为出发点的童话,其澄澈、干净自会由文字呈现,而读者接受起来也必然得益于其平适、流畅、温暖,感动和共鸣亦会水到渠成。童心是干净的,其澄澈无异于清溪下涧,飞流也好,积潭也罢,都一目了然。无疑,《茶隐山》的作者紫华就拥有这样一颗童心。

我和紫华生活、工作在同一个省份,对她的创作相对比较了解。她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写作人,勤奋又善于思考,往往从生活中撷取一朵看似不兴波澜的浪花,随手扬洒便能幻化出一道彩虹。其实,每个童话家都是魔术师。他们好奇心强、贪玩,更愿意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表达出来,与别人分享。这样的人,怎能不会讲故事,不会写出好玩的童话呢?《茶隐山》是一篇极好玩的童话,仅通过喝茶体会不同味道这一点,就可谓奇绝。想一想,谁炒茶会往里边放小茴香、大料呢?任你是大人还是孩子,读到这里恐怕都会哑然失笑,嘴角也会随着这些想象中的味道怪怪地咧开吧。

童言是对叙事及文中对话风格的基本要求。童话不是单纯地讲故事,它不同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关键一点,就是需要用儿童能够接受并理解的语言去诠释主旨。我们读世界经典童话,比如《木偶奇遇记》《小布头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等时,哪一位作者不是童言大师?他们使用心中、脑中、手中的“转换器”,自然地把我们带入一种语境,让我们不自觉地弯下腰来,降低年龄,嘻嘻哈哈又真诚感动地“受降”于他们,更无比乐意地跟着他们的笔尖儿,沿着一条弯弯曲曲、花花绿绿的小道去探寻我们也许早已忘却的秘境。作为成年人尚对他们的“伎俩”乐此不疲,更何况那些天真的孩子们了!在这种不分长幼的、平等的欢乐中,孩子跟随他们“真、善、美、勇”的教化,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自我成长。紫华作品中的语言,正是如此舒缓、绵长、轻柔又具有亲和力,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掉入她文中的茶壶里。

童趣的本质是这个“趣”字,哪怕是带泪的微笑,亦要在趣味中生发出来。这是一种能力、一种力量,决定着一篇童话的叙事高度。童趣的达成取决于心灵的互通,作者不仅要化身为孩童,还必须让孩童真切地感知到他的存在。作品中的节奏、思维方式、交流方法,都要能引领着孩童找到快乐的真谛,并在快乐中接受,在回味中学习,在积累中成长,在学会思考后渐渐成熟。这些,都是童话作家要时刻铭记并保证作品顺达的职业操守,更是道德、责任、义务和良心。紫华的这篇《茶隐山》是有童趣的,但我想,如果能把那些涉及童趣的细节再放大一些,那美丽的茶山会隐得更好,现得更亮,所产之茶会味更美、气更佳、色更润,随口入心时会更加润泽、绵柔。

每一篇童话都有说不尽的秘密在等待着我们,如果你喜欢,那就保持好一颗童心,在作者的引领下,于一次次的阅读之旅中寻找属于我们大家的童趣吧。

猜你喜欢

童言奇遇记孩童
童言·童画
童言·童画
Do Softly Pray
孩童之道
不睡国奇遇记
夜晚奇遇记
节日派对奇遇记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
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