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核心理念与价值意蕴

2022-05-30王玉倩娄海波祁欣欣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

王玉倩 娄海波 祁欣欣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渊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共生同行,具有鲜明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和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系列伟大精神都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理念。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既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又是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本遵循,还是塑造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促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价值引领。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逻辑;核心理念;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10-0021-04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精神力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整体性概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带领人民在进行“改造世界”的革命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支撑,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丰富和宏大,厘清其生成逻辑和核心理念,对于我们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至关重大,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精神指引。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孕育生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强敌面前勇夺胜利、在困境面前化险为夷的强大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牢固的实践根基,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渊源。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这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建党之初坚守理想信念、坚持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到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精神;从爱国奉献、刻苦钻研的“两弹一星”精神到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从团结一心、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到上下同心、不顾生死的伟大抗疫精神,等等,这一系列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坚守理想的信心,对初心使命的担当,对斗争精神的弘扬,对党忠诚的价值立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泉,凝结了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文化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是中国古代传统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因素,蕴含着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理念;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等浓厚的爱国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源泉;清代诗人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以及《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奋斗精神指引我们不断奋斗进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世代传承,为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要义和时代价值渗透到中国共产党精神状态中、镶嵌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不断为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成功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顺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凝聚起源源不断、强大无比的精神动力。

(三)现实逻辑: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发扬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卓绝、不屈不挠地斗争,开展了伟大革命斗争而产生的精神结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时代主题,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红船精神等具有开创性的革命精神,为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动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對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构筑了以爱国主义、自力更生为主的艰苦创业精神,如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创新、务实、攻坚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如特区精神、塞罕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与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和发扬伟大的奋斗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出历史伟业,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形成了以上海精神、丝路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为典型的新时代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在不同阶段和历史时期形成的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又一脉相承、相互融合的伟大精神,是党的一系列革命风范和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而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思想路线和精神品格。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过程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共生同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奋斗的目标各有不同,也铸就了不同的伟大精神,但都蕴含着相同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锻造了开天辟地的革命精神,在建设时期培育了改天换地的建设精神,在改革开放阶段形成了翻天覆地的改革精神,进入新时代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奋斗精神,等等。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贯穿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信仰主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根本动力。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建构提供了思想来源。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底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勇往直前,用奋斗、牺牲和创造力推动历史向前迈进,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因何而立、因何而兴。从苏区精神中“一心为民”到焦裕禄精神中“亲民爱民”再到伟大抗疫精神中“人民至上”、脱贫攻坚精神中的“不负人民”等,这些精神彰显着深厚的为民情怀,都是始终心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滋养着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3]。总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积淀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革命斗争中,发展成熟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中展现着其价值追求。

(三)实事求是的价值准则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准则。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同时也是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比如,在井冈山精神中体现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长征精神中包含了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延安精神体现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等,这些精神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坚持真理与坚守初心融为一体,铸就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及其昂扬的精神风范。实事求是始终作为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遇到各种风险从而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的立身之本。

(四)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

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斗争和发展中形成的精神品格,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战略目标的不同而改变。在革命年代,我们党在西柏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表现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建设时期,英勇斗争主要体现在保卫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取得了“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在改革开放时期,从2003年暴发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到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再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疾病时都表现出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由此诞生了伟大的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和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和严峻考验,提出了“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并将“伟大斗争”置于首位。因此,英勇斗争不仅是我们党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支撑,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塑造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促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一)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渊源,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为基底,是思想的旗帜、文化的旗帜、精神的旗帜。文化自信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具有强大的价值引领和社会号召力。脱贫攻坚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品质,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精神力量。伟大抗疫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诚信、正义”的道德精神,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在这场战“疫”中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体现自古传承的仁爱之心,抗疫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胜利。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共产党人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要在不断学习中领悟精神谱系实质,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创造性转化,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二)为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信念基石

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已经是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一系列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宗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概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初心,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的使命;“三牛”精神教育共产党人不断强化公仆意识,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塞罕坝精神能铸就我们党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的信念;特区精神能激发我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奋斗热情,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丰富滋养。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党的伟大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前进;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根基;要全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面对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问题,我们党要彰显和强化敢于斗争、不惧风险的政治品格,将党的精神谱系中的精神养分转化为开创历史伟业的坚实行动。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引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族危亡之时,发展于民族复兴进程之中,其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许多历史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实现了从饱受欺凌到站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5]。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守初心使命、坚守共产主义理想,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坚定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者、弘扬者;要汲取中國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奋进力量,滋养自己、激励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2]黎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8-07-12)[2022-08-30].https://m.gmw.cn/baijia/2018-07/12/29809558.html.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8)[2022-07-15].http://yzdsb.hebnews.cn/pc/paper/c/201710/28/c29840.html.

[4]习近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1-09-02(1).

[5]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21-02-26(1).

责任编辑:籍雪梅

猜你喜欢

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