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发现”的意义

2022-05-30王崧舟向爱平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表里蝎子发现

王崧舟 向爱平

一、回忆单元主题,梳理单元内容

(课前板书:表里的生物)

1.聚焦单元主题

师:孩子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一起读——(出示)

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生齐读)

师:大家觉得,这个单元主题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好奇”和“爱思考”。

师:你找到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

生:好奇。

师:第二个是——

生:爱思考。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认为是“科学发现”。

师:没有好奇,就不会有科学发现;没有思考,更不会有科学发现。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单元的主题——

(生齐读)

师: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出示)

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6.表里的生物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师:它们是,第14课——

(生齐读课题)

师:第15课——

(生齐读课题)

师:第16课——

(生齐读课题)

师:第17课——

(生齐读课题)

2.梳理并发现《学弈》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师:这四篇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其中的两篇课文——第14课、第15课。(出示:学弈)第14课中的《学弈》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课文用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这个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师:是的!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必将一事无成。(出示)

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师:那么,这个道理跟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觉得它们是有联系的。只有专注,还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够致力于一种研究,才能有科学发现。

师:好奇很重要,爱思考也很重要。但是,如果做不到专心致志,做不到一心一意,你在科学发现上会有所成就嗎?

生:不会!

师:这就是《学弈》跟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出示单元主题与课文道理的关系示意图)是的!即便你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要想在科学发现上有所收获,也不能三心二意啊!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能三心二意。

3.梳理并发现《两小儿辩日》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师:我们继续看,(出示:两小儿辩日)第14课中的《两小儿辩日》也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课文用两个小孩子争辩太阳的远近,连孔子也不能解答这个事例,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从“两小儿”的角度看,它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生: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科学、解决问题。

师:而这样的科学发现,跟年龄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关系。

师: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像故事中的两小儿那样。(出示)

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师:那么,《两小儿辩日》带给我们的启示跟这个单元的主题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认为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无论你是老还是少,你都可以有自己的科学发现。

师:真好!那些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可以是大人,也可以是——

生:(齐答)小孩。

师: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

生:(齐答)女生。

师:可以是古代人,也可以是——

生:(齐答)现代人。

师:这就是《两小儿辩日》跟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出示单元主题与课文道理的关系示意图)是的,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你总会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便是小孩子也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4.梳理并发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师:我们继续看,(出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理文,课文用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发明酸碱试纸、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美国睡眠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做梦与眼球转动的关系这样三个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齐读)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勤于思考、锲而不舍,就能发现真理。

师:是的,就像课文的题目所讲的那样: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百个问号,从善于观察开始;一百个问号,意味着不断发问,意味着勤于思考;一百个问号,体现的正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出示)

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师:那么,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跟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觉得,科学发现不仅要好奇、爱思考,还需要锲而不舍地去探索这个问题。如果你思考了一小会儿就不思考了,你就不会有自己的发现。

师:是的!好奇很重要,爱思考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你不能坚持不懈地探索,不能锲而不舍地研究,最后你也会一无所获。这就是我们这篇课文跟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出示单元主题与课文道理的关系示意图)科学发现的机遇,只会留给那些独立思考的人,留给那些锲而不舍的人。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勤于思考、锲而不舍,就能发现真理。

师:很显然,这三篇文章都紧紧围绕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无论《学弈》所讲的专心致志,还是《两小儿辩日》所讲的观察与思考,包括《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所讲的锲而不舍,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生齐读单元主题)

二、审注课文题目,揭示认知冲突

1.了解怀表的基本结构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第16课是否也是围绕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呢?我们从中又将明白怎样的道理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

(生齐读课题)

师:(在“表”字下面加上三角符号)孩子们,通过预学,我们都知道这里的“表”指的是父亲的表。那么,父亲的表是什么表呢?

生:怀表。

师:大家看,这就是——(出示怀表图片)

生:(齐读)怀表。

师:手表是戴在手腕上的,怀表,顾名思义,一般是戴在哪里的?

生:戴在怀里。

师:也就是戴在胸前的。我们来了解一下怀表的结构——(随着课件逐步呈现)大家看,这是怀表的——

生:(齐读)表盖。

师:表盖合上,里面的时间就看不到;表盖打开,时间就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继续看,这是蒙在怀表上的一层玻璃,叫——

生:(齐读)表镜。

师:表镜是用来保护里面的指针和刻度的。我们继续看,这是打开了表盖的——

生:(齐读)表身。

师:表身就是怀表的身体,里

面都是它的五脏六腑。表身里,有蓝色的、红色的——

生:(齐读)宝石。

师:这些装饰着宝石的螺丝

钉,用来钉住一个又一个金黄色的——

生:(齐读)齿轮。

师:齿轮转起来就能带动——

生:(齐读)弹簧。

师:弹簧就会不停地摆来摆

去,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

2.了解蝎子的基本情况

师:这是怀表,你们刚才了解的都是怀表的科学知识。(在课题“生物”二字下面画上双横线)孩子们,这里的“生物”,在“我”的眼中指的是什么呢?(出示)

夏蝉  秋虫  蟋蟀  蝈蝈  蝎子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这些活的生物,都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长得都比较小。

师:体积都比较小。还有呢?

生:它们都能发出叫声。

师:都能发声。还有呢?

生:它们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

师:活动很隐蔽。那么,在“我”的眼中,这表里的生物指的是谁呢?

生:(齐答)蝎子。

师:(出示蝎子的图片和“蜇人”二字)看!这就是“我”眼中的蝎子。它不仅长得恐怖,还会——

生:(齐读)蜇人。

师:再读——

生:(齐读)蜇人。

师:再读——

生:(齐读)蜇人。

师:一旦被蝎子蜇中,轻的就可能发烧呕吐,重的就可能昏迷不醒,甚至丧命。怕不怕?

生:(齐答)怕!

师:当然怕!课文中的“我”跟你们一样,也很怕!所以,无论“我”对父亲的怀表多么好奇,都不敢去动它。因为,父亲告诉“我”怀表里面藏着一只活的小蝎子。但事实上,我们已经了解了怀表的结构,表里有这样的生物吗?

生:(齐答)没有!

师:有这样的蝎子吗?

生:(齐答)没有!

师:怎么可能?太荒唐了!我们知道,那个摆来摆去、发出嘀嗒嘀嗒声音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蝎子,而是表里的——

生:(齐答)弹簧。

3.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那么,“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荒唐的结论呢?请大家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全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然后完成课堂作业的第一大题——(出示)

(生默读课文,完成课堂作业第一题。)

师:好!孩子们,联系课题“表里的生物”,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我们按照表格的顺序来简单地理一理。最初,“我”有一個观点,“我”的观点是什么?

生:(朗读)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师:是的,这是“我”最初的观点。我把这个观点简单地概括成五个字——(板书:发声皆生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发声皆生物。

师:带着这个最初的观点,“我”经历了一次有趣的发现。一开始,“我”发现父亲的怀表——

生:(朗读)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师:简单地说,“我”发现——(板书:表里会发声)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表里会发声。

师:于是,根据“我”最初的观点,“我”猜想——

生:表里有生物。

生:表里有活的生物。

生:表里有一个蝉或者虫一类的生物。

师:带着这样的猜想,“我”一次又一次向父亲求证,但父亲只许“我”看表,却不许“我”动表。终于有一次,父亲告诉“我”——

生:(朗读)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

师:父亲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于是,“我”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生: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师:(板书:表里有生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表里有生物。

师:大家看,课文写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最初,“我”认为——

生:(齐读)发声皆生物。

师: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有一次,“我”发现——

生:(齐读)表里会发声。

师:父亲的怀表在没有人动的情况下,居然会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于是,“我”猜想——

生:(齐读)表里有生物。

师:但这只是猜想。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我”一次又一次向父亲求证,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次,父亲告诉“我”,表里有小蝎子。最终,“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生:(齐读)表里有生物。

师:大家看,“我”的这个荒唐的结论就是这样形成的。为此,“我”还感到愉快和得意呢!但事实上,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怀表的结构,表里有蝎子吗?

生:(齐答)没有!

师:表里有生物吗?

生:(齐答)没有!

师:事实上,那个摆来摆去、会发出嘀嗒嘀嗒声音的,根本不是蝎子、不是生物,而是表里的——

生:(齐答)弹簧。

三、创设任务情境,驱动问题探究

师:弹簧和蝎子,一个是死的,一个是活的,相差十万八千里啊!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出示)

我们知道,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的,一定不是科学发现。

“我”发现父亲的表里有一种会发声的生物。事实上,那里根本没有生物,会发声的是表里的弹簧。

那么,“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

师:我们知道,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事实。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不符合事实的,一定不是科学发现。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我”发现父亲的表里有一种会发声的——

生:(齐答)生物。

师:事实上,那里根本没有生物,会发声的是表里的——

生:(齐答)弹簧。

师:那么,“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稍顿)认为有意义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29位。认为无意义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1位,只有1位。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方志纯。

师:方志纯。好样的,绝对好样的!你们知道吗,29位同学举手的时候,对方志纯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为什么?他成了另类,他成了孤家寡人。我想问问方志纯,当你看到29位同学举手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压力很大。

师:压力很大!那你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生:因为我坚持认为他的发现是没有意义的。

师:此处必须有掌声!

(生鼓掌)

师:孩子们,独立思考太难了!29比1,这是需要勇气的,独立思考是需要勇气的!当然,无论你认为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要为自己的结论寻找——

生:理由。

生:证据。

生:原因。

师:那么,你要寻找的理由、证据、原因在哪里?

生:在课文里。

生:在课文里。

生:在课文里。

师:白纸黑字,一定是在课文里!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任务再次走进——

生:(齐读)表里的生物。

四、走进“我”的世界,研读“发现”证据

1.初步梳理“我”得出结论的证据

师:我们当然知道,“表里有生物”是个荒唐的结论。但是,我们更知道,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这是一个荒唐的结论吗?

生:(齐答)不是!

师:不但不是,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这个结论是——

生:合理的。

生:可信的。

生:科学的。

师: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合理的、可信的、科学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完成第一项学习活动——(出示。指名朗读。)

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我”得出结论的理由与证据。

写一写:在画出的证据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议一议: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完善自己的证据与思考。

師:好!一共是三项学习任务:第一项,找证据;第二项,作批注;第三项,小组交流。孩子们,先完成前两项学习任务。细细地找,默默地想,静静地写。

(生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句。)

师:(巡视)仔细找,不要放过任何一处蛛丝马迹;仔细找,理由一定不止一条;仔细找,找到一处标上“1”,找到两处标上“2”,依次标下去。

(生继续默读课文,开始作批注。)

师:好!老师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已经找到了证据;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仅找到了证据,还在证据旁边作了自己的批注。现在开始,小组交流!

(生小组交流)

师:交流,首先要会说。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证据,你是怎么思考这些证据的。交流,更要会听。在倾听同学的交流中,理一理:哪些证据是你之前没有找到的,这些证据你是否认同。

(生继续交流)

2.研读证据一:有限的经验

师: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交流和梳理一下,看看课文中有哪些证据足以让“我”相信表里是有生物的。我们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第一条证据在哪里?

生:请大家看课文的第1自然段。(朗读)“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师:大家看——(出示)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师: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会产生这样一个观点呢?作者一口气列举了好几个有说服力的事例。第一个——(指名朗读)

生: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

师:第二个——(指名朗读)

生: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

师:第三个——(指名朗读)

生:夏天蝉在绿树上叫。

师:第四個——(指名朗读)

生: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师:四个具体事例,个个都有说服力啊!你看,鸟能发声,因为鸟是——

生:(齐答)生物。

师:狗能发声,因为狗是——

生:(齐答)生物。

师:蝉能发声,因为蝉是——

生:(齐答)生物。

师:虫能发声,因为虫是——

生:(齐答)生物。

师:四个具体事例都在说明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生:(齐答)生物。

师:这还不够,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这些事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你们看,鸟叫是在——

生:(齐答)早晨。

师:狗叫是在——

生:(齐答)夜里。

师:蝉叫是在——

生:(齐答)夏天。

师:虫叫是在——

生:(齐答)秋晚。

师:从早晨到夜里,从夏天到秋天,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人。

生:我发现这样的事例肯定不止四个,应该还有更多的事例。

师:真好!这些时间词就是在暗示我们,会发声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事例吗?比如——

生:河里会有青蛙叫。

师:青蛙会呱呱地叫,那是因为青蛙是——

生:生物。

师:你举的事例,又一次证明了“我”的观点,发声皆生物。继续——

生:早晨的时候,公鸡会打鸣。

师:公鸡会喔喔地叫,那是因为公鸡是——

生:生物。

师:又一次证明,发声皆生物。继续——

生:暮春的时候,布谷鸟会布谷、布谷地叫。

师:很形象!布谷鸟会叫,那是因为布谷鸟是——

生:生物。

师:继续举例,继续支持“我”的观点——

生:我们院里的很多猫咪晚上都会喵喵地叫。

师:猫咪会喵喵地叫,那是因为猫咪是——

生:生物。

师:孩子们,你们举出的这些新的事例,进一步说明,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生:(齐答)生物。

师:其实,“我”年纪虽小,却很善于说明自己的观点。“我”不仅举出这些正面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举出反面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比如——

生:(接读)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

师:所以,钟要发出声音来,还得靠——

生:(齐答)老人。

师:老人当然属于生物。又比如——

生:(接读)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师:所以,三弦要发出声音来,还得靠——

生:(齐答)盲人。

师:盲人当然属于生物。孩子们,你们看,无论是正面举例还是反面举例,都在说明“我”的这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生:(齐答)生物。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精彩的观点说明——(出示)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师生合作朗读,画线文字教师引读,其余的文字学生齐读。)

师:那么,这些具体事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是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

生:是小冯至留心生活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得来的。

师:很显然,“我”的观点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那么,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生:“我”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生:“我”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生:“我”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孩子。

师:老师完全赞成你们的看法。“我”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我”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我”非常善于观察生活。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是这样一个人,那怎么就不知道收音机也会发声?电风扇也会发声?汽车也会发声?而它们并不是生物,也不需要依靠生物。

生:因为作者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师:这才叫会读书啊!这是全文的第一句话,但是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真正会读书的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看起来非常细小的信息!孩子们,“我”小时候的生活中,接触过收音机吗?

生:(齐答)没有。

师:接触过电风扇吗?

生:(齐答)没有。

师:接触过汽车吗?

生:(齐答)没有。

师:这说明,“我”小时候的生活经验是非常有限的。(板书:有限的经验)在有限的经验里,“我”才觉得——

生:(齐读)发声皆生物。

师:在有限的经验里,“我”才认为——

生:(齐读)发声皆生物。

师:在有限的经验里,“我”才相信——

生:(齐读)发声皆生物。

师:在有限的经验里,这样的观点你还觉得很荒唐吗?

生:(齐答)不荒唐!

3.研读证据二:大胆的猜想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第二条证据在哪里?

生:请大家看课文的第9自然段。(朗读)“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蟬,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师:大家看——(出示)

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师:很显然,这是“我”的猜想。那么,“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胆的猜想呢?

生:因为“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亲的表能自己发出声音来,所以“我”猜想表里有生物。

生:因为活的生物都是喜欢隐藏的,所以“我”就会猜想隐藏在表里的也是活的生物。

生:因为蝉和虫都是小生物,平时都是隐藏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表里也应该有小生物。

师:是的,这就是“我”大胆的猜想。(板书:大胆的猜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大胆的猜想——(出示)

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师生合作朗读,画线文字教师引读,其余的文字学生齐读。)

师:尽管“我”的猜想非常大胆,但是我们都知道,“我”的猜想来自这样一个事实——

生:(齐读)表里会发声。

师:如果父亲的怀表不会发声,“我”还会作出这样的猜想吗?

生:(齐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我”猜想还来自这样一个观点——

生:(齐读)发声皆生物。

师:如果之前没有形成这样的观点,“我”还会作出这样的猜

想吗?

生:(齐答)不会。

4.研读证据三:小心的求证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第三条证据在哪里?

生:请大家看课文的第16自然段。(朗读)“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生:请大家看课文的第17自然段。(朗读)“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生:请大家看课文的第19自然段。(朗读)“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生:请大家看课文的第20自然段。(朗读)“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师:为什么说这也是一条证

据呢?

生:因为“我”见人就说,这表明“我”十分相信自己的结论。

师:其实,你们找到的这些都是证据。但是,老师觉得最关键的证据是在第20自然段——(出示)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师生合作朗读,画线的文字教师引读,其余的文字学生齐读。)

师:这就是“我”最终得出的结论。打那以后,见到老师,“我”就这样说——(指名朗读此句)

师:打那以后,见到同学,“我”就这样说——(指名朗读此句)

师:打那以后,见到邻居,“我”就这样说——(指名朗读此句)

师:打那以后,见人“我”就这样说——

(师生合作朗读,画线的文字教师引读,其余的文字学生齐读。)

师:孩子们,这个最终的结论,“我”怎么就那么相信、那么确信、那么坚信啊?

生:因为父亲告诉“我”,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师:你知道父亲说的话对“我”意味着什么?

生:父亲的话对“我”意味着就是事实。

生:父亲的话对“我”意味着绝对正确。

生:父亲的话对“我”意味着最后的认知。

师:父亲说得那么肯定、那么认真,作为经验有限的“我”,还会怀疑吗?

生:(齐答)不会!

师:还会否认吗?

生:(齐答)不会!

师:还会动摇吗?

生:(齐答)不会!

师:那么,“我”是不是一开始见人就说这样的话呢?

生:(齐答)不是。

师:有一天,“我”想去动表,父亲却不许“我”动。“我”这样说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过了许多天,“我”终于看到了表里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呀,金黄色的齿轮呀,还有一个摆来摆去的小尾巴似的东西呀,“我”看得清清楚楚了。但是,“我”这样说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是到了什么时候,“我”才如此肯定、如此认真地这样说

了呢?

生:在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说,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时。

师:是的,一开始,“我”只是好奇;有一天,“我”开始猜想;过了许多天,“我”还在思考;到了最后,“我”才从父亲的回答中得到了证实。如果说,“我”的猜想是大胆的,那么,“我”的求证过程却是——

生:艰难的。

生:谨慎的。

生:有意义的。

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非常严谨的。

师:(板书:小心的求证)正是通过小心的求证,“我”才觉得——

生:(齐读)表里有生物。

师:正是通过小心的求证,“我”才认为——

生:(齐读)表里有生物。

师:正是通过小心的求证,“我”才确信——

生:(齐读)表里有生物。

5.体会“我”的认知特点

师:好!孩子们,我们来梳理一下。“我”之所以相信父亲的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真的不是胡思乱想,更不是异想天开。那是有充足证据的。这证据,来自——

生:(齐读)有限的经验。

师:来自——

生:(齐读)大胆的猜想。

师:来自——

生:(齐读)小心的求证。

师:很显然,“我”最终关于表里有生物这一结论,不是随随便便得出的。假如,离开了——

生:(齐读)有限的经验。

师:离开了——

生:(齐读)大胆的猜想。

师:离开了——

生:(齐读)小心的求证。

师:“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得出这样一个看似荒唐的结论的。由此看来,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我觉得作者就像单元导语中讲的一样,是一个好奇而又爱思考的孩子。

生:我还觉得他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认知的孩子。

生:我还觉得他是一个执着的孩子。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对于事实很谨慎的孩子。

五、拓展探究空间,思辨“发现”意义

师:孩子们,在你们看来,小时候的“我”是这样一个孩子。那么,请你猜想一下,长大之后的“我”会是怎样的?

生:他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生:他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生:他会取得很多成就。

生:他应该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师:我查了相关的资料,证实你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大家看——(出示)

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山水》《伍子胥》《北游及其他》等10多部文学作品,曾多次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创作的诗集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他翻译的德国文学作品有《布莱希特选集》《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荣获“歌德奖章”“格林兄弟文学奖”等。

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他创作《杜甫传》,毛主席说他“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师: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指名朗读)

生:他一生创作了《山水》《伍子胥》《北游及其他》等10多部文学作品,曾多次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师: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指名朗读)

生:他创作的诗集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师: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指名朗读)

生:他翻译的德国文学作品有《布莱希特选集》《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荣获“歌德奖章”“格林兄弟文学奖”等。

师: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指名朗读)

生:他创作《杜甫传》,毛主席说他“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师:孩子们,这就是长大以后的冯至,他成了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学者。那么,联系小时候的冯至,联系《表里的生物》所讲的这件事,你觉得这段资料说明了什么?

生:我认为正是因为冯至小时候拥有这种锲而不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精神,所以他才能有现在这么多的成就。

生:我觉得他之所以能创作出那么多文学作品,也跟他善于观察生活、爱思考的习惯分不开。

生:我认为冯至现在的成就跟他小时候的锲而不舍有关,跟他小时候父亲对他的引导有关。我们从文中就可以看出,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正因为他父亲的引导,冯至才能有现在的成就。

师:好,回到我们一开始的学习任务——(出示)

我们知道,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的,一定不是科学发现。

“我”发现父亲的表里有一种会发声的生物。事实上,那里根本没有生物,会发声的是表里的弹簧。

那么,“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来,打开课堂作业纸,请你认真思考和梳理一下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并把你的理由写下来。(出示)

正方:我觉得不能只看事实,

作者的发现很有意义。因为

反方:我觉得事实就是事实,

作者的发现没有意义。因为

(生写话)

师:孩子们,无论你选择哪种观点,我都希望你们能独立思考,能有根有据地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迷信权威。

(生继续写话)

师:好!我来了解一下,站在正方的请举手。(生举手)理由是什么?有请正方代表!第一位——

生:因为科学发现是需要我

們观察、发问、思考的,不过我们也要大胆地猜想去完成,而不是死板地去思考发问。作者这样大胆地猜想,努力地去完成求证,即使它不符合事实,我认为也是有意义的。

师:这个意义,就是“我”在发现过程中的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孩子,把你的这番理由概括成一个关键词——

生:大胆猜想。(上台板书)

师:好!正方请继续!第二位——

生:因为从课文中就可以看出,科学的发现不只有结论是重要的,还有过程也很重要。文中的“我”在探索真理的长河中,即使结论不符合事实,“我”却有了爱观察、勤思考、猜测、求证、锲而不舍的品质。同时,“我”的发现还会成为接近真理的台阶。所以,不符合事实的发现也是有意义的。(掌声)

师:说得真好!科学发现的意义,不只在结论上,也在过程中。孩子,把你的这番理由也概括成一个关键词——

生:发现过程。(上台板书)

师:好!正方继续!第三位——

生:因为虽然“我”的发现不符合事实,但是却培养了“我”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爱思考,哪怕思考的结论不符合事实,也比不思考要好。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用了许多材料当灯芯。别人问他,实验错了有没有意义,他说至少我知道了那种材料不能做灯芯。所以我认为,作者虽然发现的不是事实,但也是有意义的。(掌声)

师:爱迪生的这个事例太有说服力了!失败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成功之母啊。所以,我建议就用“爱迪生”作为你这番理由的关键词。

(生上台板书:爱迪生)

师:好!正方请继续。第四位——

生:因为这虽然不是一个正确的科学发现,但是它最终发展成了对作者有意义的科学精神。科学发现的意义,就是不断追根求源,不断去探索。所以,作者的发现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就是充当一个圆心点,让人有动力,也可以在探索中学会坚持不懈。(掌声)

师:科学发现的意义,就是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太深刻了!孩子,把你的这番理由也概括成一个关键词——

生:科学精神。(上台板书)

师:我惴惴不安地想问一问,有沒有反方的?

(方志纯举手,响起笑声和掌声。)

师:只有一颗火种啊!什么叫物以稀为贵?这就是贵!这是态度的可贵,精神的高贵,自由的珍贵!无论你说出怎样的理由,我们都首先为这样的“贵”鼓掌!(热烈的掌声)

生:我之所以站在反方,是因为事实就是事实,作者的发现是没有意义的。作者首先被有限的经验局限了思考,他在得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之后,就开始故步自封,开始骄傲自大,就没有继续探索下去。虽然作者具有科学精神,爱思考,具有好奇心,但是,如果他不能继续思考完善自己的理论,那这样的发现是没有作用的。就像地心说的提出者托勒密一样,他只是观察到了一点皮毛,就开始大力宣扬日心说的错误,开始故步自封,最后被事实击垮。所以说,我们得到一个发现,必须要经过多方求证,在不断的思量下,才能提出这个理论。(掌声)

师:我欣赏他的思考过程!我更佩服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坚持独立思考的方志纯同学!(热烈的掌声)孩子,请你上台来,在反方写下你的理由,想写几条,就写几条。

(生上台板书:严谨思考、不骄不躁。)

师:孩子们,你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说明了各自的理由。那么,你们想不想听一听王老师的看法?

生:(齐答)想!

师:但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前,我有两点声明:第一,我的看法不是标准答案,千万不要迷信我的看法;第二,我的看法不是唯一答案,千万不要限制你的独立思考。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

师:好!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正反两方说得都有道理。既然双方说得都有道理,为什么双方的观点却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呢?那是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正方的同学站的角度是过程,(板书:过程)你们看到了发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品质,这当然是有意义的;反方的同学站的角度是结果,(板书:结果)最终的结果完全不符合事实,当然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角度不同,看问题的观点就会不同。假如,正方能够听听反方的观点和理由,你们的思考也许会变得更全面、更深刻;假如,反方能够听听正方的观点和理由,你们的思考也许会变得更灵活、更开阔。好!回到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出示)

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师:前面通过复习回顾,我们已经明确:无论是《学弈》所讲的专心致志,还是《两小儿辩日》所讲的观察与思考,包括《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所讲的坚持探索、锲而不舍,都在告诉我们——

(生齐读单元主题)

师: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6课《表里的生物》,我们是不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即便你的发现结果是错的,是荒唐的,但是——

生:比发现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生:做一个积极思考的人才是更重要的。

生:在发现过程中的好奇心才是更有意义的。

师:是的!在发现过程中,慢慢养成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锲而不舍的习惯,才是最有意义的。因为——

(生齐读单元主题)

师:老师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注:实录中的学生姓名均为

化名。)

附板书:

教学评析

“发现”里的素养立意

——从王崧舟老师《表里的生物》看教学新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表里的生物》就是王崧舟老师在2022年版课标刚刚颁布后研发的一节新课。这篇课文选自统编本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篇在教学处理上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如何在教学中落实2022年版课标的要求?王老师以“发现”为主题,引导学生“发现‘发现的意义”,可谓别开生面。而我则从王老师的教学中发现了“发现”里的素养立意,看到了教学的新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转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特别关注文本内容,总也跳不出内容分析的“樊篱”,其结果导致内容分析过度,学生素养不高。很多老师在观摩了《表里的生物》一课后,都感叹王老师的教学“转向”了。王老师“转向”了何处?在于立足核心素养,从“内容本位”走向了“素养立意”。如果围绕“文本内容”确定《表里的生物》的教学目标,就得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二是“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尤其要在“我”的人物特点上“纠缠”,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将丰富的阅读活动变成了对“我”的特点的狭隘分析。王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将教学目标直接指向了核心素养: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去发现“发现”的意义。“‘发现的意义”真正在哪里?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领略“发现”之美,从小树立“好奇而又爱思考”的必备品格。这一目标犹如一盏“航标灯”,清晰地指引了整个阅读实践的“航程”。

二、学习主题的引领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以学习主题为引领”。“学习主题”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中心”,有了“学习主题”,问题的解决就会更加集中。在统编本教材中,《表里的生物》所处的单元学习主题是“科学精神”。王老师作为教学处理的主体,积极践行2022年版课标精神,忠实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习主题”上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重视“学习主题”。他看准了“科学精神”这一主题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了“学习主题”的引领作用。

第二件事,理解“学习主题”。王老师认为,教材确定的“科学精神”这一“学习主题”立意于核心素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也正因为他有了这样的理解,才会有“学习主题”的巧妙“串联”。

第三件事,串联“学习主题”。教学伊始,王老师聚焦“单元主题”(即本文所指“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科学发现”“好奇”和“爱思考”,理解“单元主题”。然后,王老师用“主题”进行了三次“串联”:第一次“串联”已读课文,引导学生梳理并发现《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课文与“单元主题”的关系,同时也让学生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所读课文的理解;第二次“串聯”引入新课,由三篇已读课文自然而然到了《表里的生物》,引导学生走进新课文的阅读;第三次“串联”课堂结尾,在引导学生思辨“发现”的意义之后,王老师说道:“在发现过程中,慢慢养成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锲而不舍的习惯,才是最有意义的。因为——”学生紧接着说:“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如此的“串联”,让整个阅读实践活动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三、情境任务的创设

语文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在真实的情境中,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这是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建议。王老师对“情境任务”的创设是颇具匠心的。

首先,创设“复合情境”。王老师在“复合情境”的创设中,注意学生成长环境与课文中“我”的生活环境的有机融合,将课文中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以及特定人物“我”的生活,转化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种由虚拟到现实“双情境”的转换,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其次,是任务驱动。王老师设计了两个驱动任务:第一个任务,由现实生活走进文本世界,探究“我”的发现究竟有无意义。王老师用课件出示:“我们知道,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的,一定不是科学发现。‘我发现父亲的表里有一种会发声的生物。事实上,那里根本没有生物,会发声的是表里的弹簧。那么,‘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学生带着任务走进文本,先是初步梳理“我”得出结论的证据,然后抓住文本语言文字,开展对“有限的经验”“大胆的猜想”“小心的求证”等三个“证据”的研读,获得对“我”的生活世界以及“我”的生活认知的深刻认识。第二个任务,由文本世界转换到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发现的意义。王老师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请学生打开课堂作业纸,认真思考和梳理自己的理由,并把理由写下来。并提醒学生:“无论你选择哪种观点,我都希望你们能独立思考,能有根有据地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迷信权威。”学生在思考与表达的过程中,完全跳出了文本世界,走进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他们思考深刻,表达令人惊叹,“素养立意”水到渠成。

四、学习实践的引导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做”的课堂,“做”的含义就是学生的学习实践,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引导者,王老师即如此。王老师将《表里的生物》的学习实践聚焦于“语言与思维”实践,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扮演着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第一,参与学习实践。王老师三个“参与”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一是走到学生座位中间去,虽然“走动”看似频繁了点,但是极其“自然”,就在“走动”之中,王老师贴近了学生,时刻了解学情,让课堂的调控“活而有序”。谁说课堂上教师“走动”不好?要“走动”而不能“晃动”,王老师做出了榜样。二是走进学生的心灵里面去,当一个叫方志纯的孩子,以1比29处于大多数的对立面而成为“另类”时,王老师赞他“好样的,绝对好样的”,借以纾解孩子的心理,赞扬孩子独立思考的勇气。三是走进学生的脑袋里面去,王老师先后引导学生开展两次对“发现”意义的探寻,一次基于“文本”,另一次基于“生活”,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一般性思考”到“深刻性思辨”的过程,要促进学生这种思维的“进阶”,不走进学生的大脑是不行的。

第二,指导学习实践。王老师对学生学习实践的指导有三点可探。一是巧搭支架。在审读课文题目时,搭建认知支架,出示“怀表”和“蝎子”,将“怀表”和“蝎子”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在把握主要内容时,搭建表格支架,引导学生从“我”最初的观点、“我”发现的经历和“我”最终的结论三个方面把握内容;在探寻“发现”的意义时,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从简单“思考”走向深刻“思辨”。二是给出动作。学生的学习实践行为是否有效果,需要教师有明确的“动作指令”。在学生探寻“结论是合理的、可信的、科学的”时,王老师发出了三项动作指令:找一找,写一写,议一议。三项指令操作性强,学生运用自如,卓有成效。三是不断追问。课堂追问犹如“思维之鞭”,王老师“鞭”不离“嘴”。比如,父亲说得那么肯定、那么认真,作为经验有限的“我”,还会怀疑吗?还会否认吗?还会动摇吗?正是这样的连续追问,让学生的思考与体验走向了深度。

第三,帮助学习实践。王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可谓“雪中送炭”:在学生体会到了“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后,王老师没有止于小时候的“我”,而是关联了长大后的“我”,及时给学生提供了作者冯至成年后的资料。在王老师拓展的探究空间里,学生将小时候的“我”与成年后的“我”联系起来,深刻地领会到了“没有小时候的发现,就没有成年后的巨大成就”。至此,“素养立意”已深入学生骨髓,融进了学生血脉。

是的,在素养立意的新时代,我们呼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教学。新教学应是怎样的形态?王崧舟老师用《表里的生物》一课作出了引领。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湖北仙桃市教科院)

猜你喜欢

表里蝎子发现
天上有只大蝎子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经二重组织表里经遮盖性不良的成因与对策
你是不是那只非理性的“蝎子”
蝎子
蝎子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反讽:基于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张力诗语探究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