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气血虚生活中怎样调养

2022-05-30周兵

家庭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血虚经期气虚

周兵

现代女性大多属职业女性,既担负着工作又要忙于家务,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即月经、妊娠、分娩、哺乳,要大量消耗体内的气血,容易導致气虚、血虚,严重时会气血两虚。若气血足,月经就会准时出现,数量、颜色都无异常;反之,气血虚亏或气血失调,则会导致月经失调,量少、经期延迟,乃至痛经、闭经等。若女性气血足,就易怀孕;反之,气血不足可能会难以受孕,甚至发生流产或不孕症。分娩后也同样需要保持充足的气血。因为血是乳汁的重要组成成分,若气血不畅或不足,乳汁就难以正常分泌,可能导致奶水不足。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气血虚。

气血两虚的表现与判断

1.气虚:气短懒言、头晕耳鸣、自汗、疲倦无力,舌淡脉弱。

2.血虚:面色萎黄无华、毛发枯萎、皮肤干燥、手足麻木、指甲干裂、心悸多梦、唇甲色淡、健忘,舌淡脉弱。

气血不足时,往往上面两种症状均会产生。部分气血两虚的妇女亦会有月经延期、量少、闭经之类症状。

贫血是个西医概念,通过全血分析报告即可诊断。而气血两虚是中医概念,通过相关证候可评判。当然,气血两虚患者在检查全血分析时,结果或许正常,或确实有贫血症状。

通过生活方式调养气血

1.作息要规律。提倡睡子午觉,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即23点之前睡觉最好。这时为一日里阴气最强、极阴生阳的时段。阳气生出后,整个身体的气血亦逐渐凝聚,最终产生良性循环。子时之后丑时,即凌晨l点,是肝经起作用的时刻,肝负责藏血,人体开始深度睡眠,方可把气血调养好。对女性来说,血在其体内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月经、怀孕,还是哺乳等不同阶段,均离不开气血。只有规律作息,方可帮助女性调养好气血。

2.规律而健康的饮食。规律,指的是一日三餐用餐定时;健康,指的是摄取适合自己体质的食品,每次用餐要适当,不可太过饥饱。中医认为,人的血来自对肉类、五谷的吸收与转化,若缺乏这些物质,就会导致气血不畅、不足,女性的月经即可能有问题。

3.适度运动。指个体应结合自己的体质和活动习惯,采取合适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强度。需要指出的是,运动虽然有益于调养气血,但不宜一味跟风,运动过度反而可能损耗气血。

药膳调理要防虚不受补

女性在调养气血时,要坚持如下原则,即经后调养,主要是滋阴补血;经前调气,适度疏泄。并且要辨证进补,合理用药,方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现象。“虚不受补”通常包括如下几种状况。

1.调养时间不当。中医将月经周期分成4个阶段,即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与经前期。可以说,月经全过程,究其本质,乃是气血变动的过程。行经期气血充盈外泄;经后期气血两虚,主要是血虚,此时气血逐步生发,主要生发的是阴血;直到经前期气血才慢慢充足,此时即需阳气促进经血外泄。所以,月经之后气血两虚,最适合补气益血;而在经前,通常不适合进补。

2.调补方向不当。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即便经后均易发生气血不足,然而因为体质各异,所需药膳亦有不同。因此,临床上要结合各种体质类型加以调养。中医给出了9种常见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平和体质、特禀体质。

3.药物搭配不当。以当归为例。当归属于补血佳品,但仅吃当归补血并不得法,还会引发上火、喉咙痛等症状,需要通过白芍加以约束,方可有效发挥其补血效果。当归性温味辛,有益于养血、补血与调经;白芍味微寒、性苦酸,有利于补血、敛阴与调经。二药配伍,辛而不散,酸而不收,动静、开合相得益彰,能起到最佳的补血、养血与调经效果。

常见药食同源、补益气血的食物包括桂圆、党参、五指毛桃、黄芪、当归、大枣、生熟地等。此类食物既滋补又美味。在月经之前,女性气血充足,应行气、理气与疏泄。常见药食同源、行气理气的食物包括玫瑰花、佛手、陈皮、砂仁、青皮等。

猜你喜欢

血虚经期气虚
经期延长是怎么回事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经期用药须谨慎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血虚≠贫血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血虚≠贫血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