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胰腺纤维化

2022-05-30金麟刘晓川

家庭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纤维细胞胰腺癌胰腺

金麟 刘晓川

胰腺纤维化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活化为主,伴有细胞外基质沉积的胰腺慢性进展性的病理过程。其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亦可以有明显的多种临床表现,如腹痛、腹泻、腹胀、食欲下降、恶心、乏力、消瘦等;或因影响相关器官而出现糖尿病、黄疸、消化性溃疡等。胰腺纤维化与多种胰腺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相关纤维化。胰腺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活检,但因其有创性及取材困难,限制了其应用。近些年一些无创影像学检查在胰腺纤维化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方面的价值逐渐被临床证实。目前针对抑制胰腺纤维化的药物研究较多,但大部分都处在动物实验阶段,还需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胰腺纤维化定义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胰腺纤维化是指在多种胰腺疾病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导致的胰腺慢性病理过程。胰腺慢性损伤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如胶原、蛋白聚糖、糖蛋白及弹性蛋白等)产生及降解失衡,是胰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

目前的研究表明,胰腺星形细胞(PSCs)的活化是导致胰腺纤维化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胰腺星形细胞存在于正常胰腺组织中,呈梭形及星形,胞浆内含大量维生素A脂滴,一般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当PSCs受到物理及化学刺激(如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毒素及细胞压力)后被激活成肌成纤维细胞(MFB),进而增殖活跃,释放各种细胞因子,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最终导致胰腺纤维化。

胰腺纤维化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胰腺纤维化与多种胰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腹泻、血糖异常、消瘦。而且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都可以促使胰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不可逆性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胰腺的生理功能,可引起反复腹痛、消化不良、代谢骨病和糖尿病等症状及并发症。另外有研究表明,胰腺腺泡坏死和巨噬细胞浸润在胰腺纤维化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胰腺腺泡坏死可通过释放多种物质激活PSCs,成为胰腺纤维化的启动因素;而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极化可影响胰腺组织的再生修复过程。PSCs、腺泡细胞、巨噬细胞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着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进程。此外,胰岛细胞、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等,也参与了慢性胰腺炎的纤维化过程。

多项研究表明.胰腺纤维化可能是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并且与胰腺癌的进展、预后及药物治疗效果相关。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aiated fibrosis, CAFs)是存在于實体肿瘤微环境中的一种间充质细胞,与多种肿瘤不良预后相关。CAFs可通过促进胰腺纤维化提高肿瘤细胞的存活性,降低化学治疗的敏感性,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胰腺纤维化危险因素

引起胰腺纤维化的化学及代谢因素,主要包括乙醇、吸烟、高钙血症和高脂血症,其中乙醇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乙醇通过其代谢产物脂肪酸乙酯激活ERKl/2、JNK/SAPK和AP-1多个信号通路及前炎症细胞因子,促进胰腺纤维化;同时可通过加速胰腺腺泡坏死及激活PSCs向MFB转化,导致胰腺纤维化发生。吸烟可导致胰腺腺泡减少、导管过度增生及胰腺纤维化形成。

另外,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胰壶腹括约肌功能紊乱、急性慢性胆囊炎、胆管炎等,可引起胰液引流不畅,进而导致胰管压力增大、破裂,胰液外溢,最终引起胰腺急慢性炎症及纤维化形成。

同样,遗传性胰腺炎由于遗传学机制,导致胰酶在胰腺内激活,亦会引起胰腺慢性炎症及纤维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胰腺术后损伤、先天胰腺结构异常(环状胰腺、胰腺分裂症)、自身免疫胰腺炎等。

胰腺纤维化的检查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胰腺纤维化的金标准。根据纤维条索的沉积部位,胰腺纤维化分为小叶间纤维化、小叶内纤维化及导管周围纤维化;同时根据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纤维化、中度纤维化及重度纤维化。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胰腺纤维化分期诊断标准,常用分期标准有Ammann分期及Klop-pel和Maillet分期。

近些年无创影像学检查在胰腺纤维化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研究越来越多。传统CT通过胰腺肿大或萎缩、胰管扩张、实质钙化等改变,间接提示胰腺纤维化。其中胰腺钙化是重度胰腺纤维化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但对于早期胰腺纤维化诊断意义不大。而增强CT及CT灌注成像对胰腺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MRI具有较好的组织分辨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组织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胰腺纤维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胰腺纤维化在MRI平扫上表现为抑脂TIWI及T2WI序列低信号,并且T1加权图像上胰腺-肌信号强度比与胰腺纤维化级别呈负相关。磁共振功能成像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体色素不相干运动(IVIM)、胰泌素增强MR胆胰管造影(S-MRCP)、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在早期胰腺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确定其诊断效能。

另外,弹性成像技术对胰腺纤维化的诊断,尤其是胰腺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其中超声弹性成像新技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G)可准确、快速、可重复地用于胰腺纤维化分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相比于SW-EG,超声内镜弹性成像(EUS-EG)在胰腺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效果更好,但因是侵入性操作,暂未在临床广泛应用。而磁共振弹性成像被公认为是最佳的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方法,但目前在胰腺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较少。

胰腺纤维化的治疗

1.抗氧化剂。氧化应激可促进PSCs从静止期脂肪储存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从而产生ECM导致纤维化。目前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在急性及慢性胰腺炎中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而抗氧化能力降低,提示抗氧化剂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治疗药物。但传统抗氧化剂,如维生素、硒、姜黄素虽能提高患者血液中抗氧化剂水平,但对于胰腺炎症状及生活质量并无明显缓解作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N-乙酰半胱氨酸(NAC)、辅酶Q10 (CoQ10)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具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另外,近些年有研究表明Nrf2激动剂富马酸二甲酯(DMF)在多种疾病中可有效发挥抗氧化及抗炎作用。DMF目前已被德国及美国批准用于多发硬化症治疗,国内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服用DMF可有效改善罹患慢性胰腺炎小鼠的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及生化异常,从而抑制胰腺纤维化。

2.中草药。中草药可有效缓解急性及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已得到诸多证明。近些年动物实验表明中草药(包括中药方剂及多效性天然产物)在慢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中通过调节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TGF-β1/Smad通路、NF-KB通路、JAK/STAT通路、Hedgehog通路),从而起到抗纤维化作用。其中多效性天然产物是指从药用植物中提取,并且分子结构已经确定的化学物质,包括6,7-二甲氧基香豆素(Scoparone)、牛磺酸(Taurine)、白藜芦醇(Resveratrol)、大黄素(Emodin)、大黄酸(Rhein)、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扁桃苷(Amygdalin)、姜黄素(Cur-cumin)、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黃烷醇糖苷A(EruberinA)等。中药方剂是包含两种及以上药用植物和动物提取物组合而成,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大柴胡汤剂及改良的小柴胡汤剂。另外,葛根素、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异甘草素通过MARK、TGF-β1/Smad、ERK1/2和JNK1/2抑制PSCs活化,减轻胰腺纤维化。

3.免疫抑制剂。胰腺周围免疫细胞可释放促炎物质,进而激活PSCs并转化为纤维化表型,其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极化与PSCs相互作用,并促进胰腺纤维化。有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CF-21)、达沙替尼通过抑制小鼠胰腺巨噬细胞活化减轻纤维化。另外,IL-17A抗体和FTY720(一种免疫抑制剂)分别通过抑制Th17细胞增殖和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骤减,缓解胰腺炎症和纤维化。

4.糖酵解途径抑制剂。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糖酵解被激活;而阻断糖酵解途径可抑制组织纤维化指标。因此,靶向抑制糖酵解过程可治疗胰腺纤维化。糖酵解抑制剂如2-脱氧葡萄糖(2-DC)、3PO(PFKFB3的小分子拮抗剂)、3-溴丙酮、碘乙酸盐和草案酸盐.可以诵过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ATP生成,进而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纤维化形成。另外,靶向抑制细胞内甘氨酸代谢途径,可减少TCF-β1介导的胶原产生,减缓纤维化进展。

胰腺纤维化预防

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导致胰腺慢性炎症及损伤是胰腺纤维化的启动因素。因此,建议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钙饮食),少饮酒,忌烟,积极治疗胆道疾病,以及因先天和后天因素导致胰腺结构异常引起胰液分泌不畅的疾病。另外,积极治疗急性胰腺炎,避免进展为慢性胰腺炎。

猜你喜欢

纤维细胞胰腺癌胰腺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早诊早治赶走胰腺癌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