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防控措施浅析

2022-05-30金风顺

消防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防控技术高层建筑

金风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其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市场需求大、土地面积有限的问题,高层建筑将成为未来城市建筑主流。高层建筑具有楼层高、人员密集和内部功能复杂等特点,火灾隐患也比较多,而且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层建筑的复杂特征使其呈现出的火灾特点与普通建筑有一定区别,文章便以此为核心展开分析,探讨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火灾防控现状,提出有效的火灾防控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防控技术

高层建筑的楼层更高,建筑面积更大,容纳人数更多,且空调、电梯等设备数量也多于普通住宅,使其比普通建筑火灾负荷更大,更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并且一旦火灾发生,人员的疏散和救援都面临重重的困难。因此,采取有效的火灾防控措施,减少和避免火灾发生,对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

与普通住宅相比,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更高,整体空间更大,火灾发生后容易引发“烟囱效应”。建筑内设置了许多电梯井、电缆井、通风管道等,成为空气快速流通的通道,并成为导致火势迅速扩散的原因之一。如果建筑物内的可燃物体数量较多,则更能加快火势迅速蔓延。大量实践结果证明,当高層建筑火灾发生后,烟气水平方向流动速度为0.8m/s,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当烟气流动无阻挡时,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1]。

(二)扑救难度大

按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建筑高度24m以上的非单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7m的住宅建筑均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一旦这些建筑发生火灾后,扑救难度非常大。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内的电气设备数量较多,可在短时间内加快火势蔓延速度与涉及面。另一方面,要想在室外扑灭火势并不现实,必须消防员进入建筑物内进行火灾扑救。在火灾期间普通电梯设备无法使用,消防员只能徒步登楼救火,通常徒步救火的极限为十楼左右。如果楼层大于10层,就需要使用消防电梯开展灭火救援工作。但是,在实际中高层建筑的管理单位或者物业服务企业等相关部门仍存在对消防电梯缺乏必要的维护等问题,导致一些消防电梯在火灾发生后,不能正常使用。另外,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水源充足,如果对高层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消火栓等固定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不到位,火灾发生时,往往会产生供水不足的问题。多起火灾案例表明,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时每秒所需的供水量高于上百升,只有几十升的供水量远远无法满足救火需要,甚至产生供水中断等,严重影响灭火效率,导致火灾持续时间长,造成更大的危害和影响。

(三)人员疏散困难

人员疏散困难是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度大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方便内部人员出入,高层建筑均设置多部电梯,电梯成为高层建筑内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为了火灾扑救需要和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必须切断非消防电源。普通电梯无法正常运行,被困人员只能选择楼梯疏散逃生,而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由于平时极少有人行走,个别业主将纸箱、废家具等物品堆放在楼梯间内,会严重阻碍被困人员的疏散进度。还可能因为高层建筑内的楼梯间防火门老旧破损和缺乏维护保养等,闭合不严,烟气进入楼梯间,造成人员心理恐慌,从而容易出现摔倒、摔伤等情况。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扩散蔓延主要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被困人员的疏散时间越长,可能受到火势和烟气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2]。情况严重时,疏散人员可能会因为在楼梯间内吸入过量有毒烟气而出现伤亡。

二、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现状

(一)火灾荷载较大

部分购买高层建筑的业主在装修房屋时,一味追求美观而忽视了消防安全,采用了很多可燃材料和装饰品。随着智能家居的出现,居民家庭普遍使用大量电器,在享受智能便利的同时,住房用电负荷也随之加大,火灾隐患增多,火灾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部分业主违规占用电梯前室、公共走道等公共空间放置鞋柜、衣柜等家具,造成建筑内火灾荷载进一步加大。更有个别业主违规将电动车或电动车电池带到家中充电,而电动车或电池等使用的材料多为塑料、泡沫、海绵等易燃物品,一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火灾,短时间内有毒烟气会在楼层蔓延,甚至进入电梯间、楼梯间等。

(二)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自救能力不高

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我国高层建筑居住群体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自救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一些老年群体,对消防的认识仅仅限于知道消防队的存在,而对于身边需要注意的消防安全方面的要求,知之甚少。多数居民在认知上知道应当注意家庭防火的基本常识,但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并未严格按照规范落实火灾防范的要求,在火灾发生时不能逃生自救。部分居民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存在侥幸心理,不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认为火灾距离自己很遥远,从而麻痹大意,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另外还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有的居民虽然拥有防火意识,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自救能力,甚至不懂得如何在火灾发生后自救,只能等待消防员到来,从而增加了其受到人身伤害的风险[3]。在居民小区组织的消防安全演练和培训活动中,小区业主参与率低,或者在活动过程中走过场,没有真正入脑入心,起到演练和培训的效果。

三、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紧急避难场所

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非常必要,在室内发生火灾且无法从大门逃生的情况下,居民只能选择从阳台逃生。但目前很多居民住房都安装了防盗窗,这意味着居民只能被困于火灾场所,造成极大的生命安全威胁,在建筑物内设置紧急避难场所,可以给居民提供生机。将建筑原有部分空间改造为紧急避难场所,如卫生间,相较于其他空间,卫生间中并没有太多可燃物体,且靠近水源,能够为居民自救提供更多条件。在建立避难场所时应从防火、防烟、报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可以将火灾情况分为居民室内火灾和室外火灾,考虑到防火情况应选购防火等级较高的门窗产品[4],如将所有入室门全部强制安装为防火门,建筑楼板位置使用耐火性较强的产品作为隔断,避免火势过大燃烧楼板将火势蔓延至上下层。在考虑防烟的情况下,若一个建筑物内拥有多个卫生间,最好选择带窗户的卫生间作为避难场所,有利于及时排出火灾产生的烟气,也可从窗户逃生或对外呼救。

(二)广泛推广安装自动灭火系统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技术标准,要求一类、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超过100米的住宅建筑安装自動喷水灭火系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高层住宅仅仅只有室内消火栓系统,而室内消火栓不具备自动灭火和防火的功能。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后,有毒烟气在建筑内蔓延,除规范规定安装场所外,可以在高层住宅普遍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选型选用大流量、快速响应的喷头,确保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进行灭火。在楼梯间、电梯间等安装细水雾、水幕喷水系统,有效地防止有毒烟气向室内蔓延和在楼道、电梯间等公共区域蔓延,从而将火灾隔离在一定空间内。

(三)加强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

按照现行的工作模式,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仅有部分高层建筑为必审必验项目,大部分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仅仅是备案抽查,如果备案不能抽中,就不再进行审核、验收,而且不同地区的建设项目抽中的比例是不一样的,部分地区高层建筑抽中的比例较低,大部分高层建筑没有经过审核验收就投入了使用。而且建筑一旦完工,再进行整改的难度非常大,整改过程费时费力,甚至部分建筑管理单位虚假整改。因此,应结合高层建筑的使用特点,在建筑开始设计、建设过程中,消防有关部门提前介入,严把质量关,将所有高层建筑全部纳入必审必验项目,全部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在根源上提高消防安全保障,避免形成先天性隐患。在室内新装修时,尤其是公共建筑装修时,消防部门提前介入、干预,对装修材料、电气线路等质量严格把关,进一步减少火灾隐患,避免火灾发生。

(四)提高居民火灾防范意识

引发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较多,但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在火场中不懂如何保护自己,不知道如何逃生自救,因此,解决高层建筑火灾频发和人员伤亡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消防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使居民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日常火灾防范常识和逃生自救方法。消防工作不是消防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各级政府、各部门都应当加强消防宣传,通过移动、联动、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针对目标人员广泛发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推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在高层建筑楼宇电视、电子屏等播放火灾警示案例,从而全面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设备较为复杂容易引发火灾风险,其火灾具有火势蔓延较快、灭火救援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等特点。当前,我国高层建筑中的火灾荷载较大,且大部分居民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不高,消防管理不到位,这导致火灾风险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为避免火灾发生,需在高层建筑内建立紧急避难场所,普遍推广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等,增强居民火灾防范意识,从而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感、幸福度,维护社会安全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曲辉光.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与防火设计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03):86.

[2]冯海.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式及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0.

[3]陈韶晖.高层建筑防火监管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5):151-152.

[4]李国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难点及防控措施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0(11):293.

[5]李成文.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5):61.

猜你喜欢

防控技术高层建筑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