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变革中发展企办技校

2022-05-30于淑燕孙东庆

职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技校技工学校集团公司

于淑燕 孙东庆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等多重原因,一些企业办的技工学校陆续从企业中“剥离”,人、财、物,开门三件事,成了陕西汽车技工学校校长李亚平天天要考虑的事。

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探索,李亚平找到了新时期破解企办技校困局的新路,在变革中发展了企办技校,陕西汽车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成为企办技校的领头雁,得到了政府、集团、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李亚平在获得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陕西省“十大职教先锋”等荣誉称号后,2022年荣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办普通技工学校校长。

勇破困局——把企业优势发挥到极致

2007年,陕西汽车技工学校开始独立核算,成为陕汽控股集团公司旗下陕西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的二级独立法人教育培训单位,按照企业化经营模式进行管理。对内,面向陕汽集团职工开展各类培训、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等;对外,面向社会举办技工教育。

难,难,难,这是刚开始进行独立核算后李亚平的切身感受。根据一份调研报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李亚平深知,学校面临着没有国家给予的生均经费、上级企业缺少投入、学费水平过低、规模效益较低等企办技校的多重困难。李亚平怀着职业教育发展必将迎来春天的坚定信心,带领全校教职工攻坚克难。

“我们是企业办的技校,在校企合作上有先天优势,不能守着金饭碗,到处找饭吃,要把企业优势发挥到极致!”李亚平充满信心地说。

学校聚焦产业,发挥省属国有企业办学龙头的优势,在当地政府部门、集团公司和行业协会等的支持下,策划了陕西汽车产业技工教育联盟的组建工作,开展了陕西省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题调研。2015年至今,学校先后获批并实施了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国家及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陕西省企业高层次人才培训等11个项目。

与企业行业合作的项目落地为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作为陕西省唯一一所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项目资金支持的技工学校,启动了商用汽车实训大楼建设;完成了中奥(陕西)国际标准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陕西省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集训基地、陕汽重卡四大工艺企业培训中心、陕汽商用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达成宁德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战略合作,成为宁德时代首批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校企合作技工院校。

立足集团,育训融合——在服务集团中体现价值

发挥学校平台和资源优势,引进企业培训中心,对接集团管理、生产、工艺、技术、质量等核心要素,为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学校积极与陕汽控股集团公司子公司通过设立顶岗实习基地、开设冠名订单班、开展岗前培训等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同时,学校还与30余家企业供应链、产业链配套企业和三一重工、吉利集团等区域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发挥职能优势,明确定位,每年为陕汽控股集团公司数十家子公司开展各类管理培训、技能类培训、竞赛培训和等级认定等,年累计培训在岗职工15 000人次以上。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依托学校退役士兵培训、农民工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在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线上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资质优势,整合培训资源,承担或承接政府培训任务,形成了政策性培训的新优势。

学校还积极开展面向集团和区域内企业的技术服务和项目攻关,得到企业高度认可。学校管理着陕汽控股集团公司近500位企业内训师和2 500多名技师以上优秀高技能人才。他们基础扎实、经验丰富,发挥着传帮带、师带徒的重要作用,成为企办技校的核心优势。

近年来,学校参与解决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攻关重大课题40多项,用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培训企业高技能人才200余人,用ISO9606国际焊接标准培训企业在岗职工1 000余人,邀请数百名企业专家来校或者在实训基地授课,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首创我国工匠精神实体“工匠星空”——打造特色校企文化

2017年11月24日,由李亚平创新并提出的我国首个工匠精神实体“工匠星空”揭牌。“工匠星空”建設是对企办技校改革的新探索。

学校将基础管理、专业建设、项目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等集中到“工匠星空”这一整体概念上来,统筹协调资源和资金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出成效,也提高了学校在社会、招生、企业用人等方面的影响力。2019年12月12日,陕西汽车技工学校工匠星空“匠师拜师礼仪式”作为特色展示项目在陕西高陵产教融合推进会上进行了展演。

工匠精神的实体化建设,为工匠、学徒和技工院校师生营造了真实的工匠发展环境,让工匠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环境与设施来探索实践“匠师制”“学徒拜师礼”,实现了工匠人才培养的概念化、形象化、人文化、仪式化、场景化,提高了技能人才的获得感、荣誉感、成就感。

“工匠星空”建设四年多来,被陕西省技工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评为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获得陕汽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授予的集团唯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高端引领——国际合作助推校企合作成果转化

“企业的转型升级必将带来新技术、新工艺的落地和实施。企办技校的职工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如何受到企业重视,是一个关乎企办技校发展的重大命题。”李亚平强调。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李亚平克服政策支持少、上级投入资金有限等多种困难,大胆谋划,启动了国际合作项目,引入ISO9606国际焊接标准课程和体系,并通过国家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于2019年完成了中奥(陕西)国际标准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和世界技能大赛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陕西省集训基地的建设。这一项目得到了奥地利驻华使馆、奥地利联邦商会经济促进学院(WIFI)和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专家的高度肯定,中奥焊培中心项目还被陕西省外国专家局授予“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殊荣。中奥焊培中心和建筑金属构造项目的建设有力支持了陕汽控股集团公司战略落地。

同时,学校围绕陕汽控股集团公司新产品研发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引进世界技能大赛标准,主动承办国赛、省赛和行业赛,取得了多项突破。

2020年,陕汽控股集团公司和学校分别承办了“陕汽商用车杯”全国第四届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智能焊接(冷作钣金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4金6银3铜的历史最好成绩。

2021年,陕汽控股集团公司4名职工(其中含陕汽技校2名青年教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光荣称号,并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精准扶贫生胡敏毕业留校后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智能焊接(冷作钣金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金奖,被大赛组委会授予“巾帼精英奖”。

不忘初心——企办技校破局后主动承担集团社会责任

2016年,李亚平认真研究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围绕学校发展和集团用工需求,牵头实施了陕汽控股集团公司1+1+N精准扶贫技能培训项目。自2017年起,集团每年拿出500个招工岗位,由陕汽控股集团公司与陕西省各地市政府签订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学校与各市、县(区)扶贫管理部门签订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合作培训协议,学员经培训合格后在集团所属各子公司安置就业,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稳岗5年。

5年来,学校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生1 310人,经过培训已安置合格建档立卡贫困生527人,陕汽控股集团公司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

(作者单位:陕西汽车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技校技工学校集团公司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