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分流术治疗脑肿瘤合并脑积水临床效果分析

2022-05-30曾海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脑肿瘤脑积水

曾海军

【摘要】目的:研究术前分流术治疗脑肿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80例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规范分组,对照组纳入实施腰椎穿刺引流治疗的40例患者,观察组则纳入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的40例患者。比较各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14 d所测得的颅内压脑脊液SP100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4 d 时的IL-6、TNF-α检测值低于对照组,IL-10检测值以及GOS评分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术前对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安全有效,有助于颅内压、脑脊液SP100蛋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脑肿瘤;脑积水;分流术

【中图分类号】R742.7 R73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056-04

脑肿瘤可分为原发性脑肿瘤、脑转移瘤,前者以人体内脑膜组织、脑血管、神经等参与的胚胎组织为主要来源[1],而脑转移瘤是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或者是颅外肿瘤浸润生长并侵犯颅内所致。特殊部位的脑肿瘤容易引起颅内积水,进而促使颅内压增高[2-3]。脑肿瘤合并脑积水的情况较为多见,会导致病情与治疗难度加重[4]。手术是脑肿瘤治疗的最佳手段,但是针对合并脑积水的患者而言,需要在术前先处理脑积水,以提升患者耐受性,降低脑疝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两种术前分流术应用于该病中所起到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特择取80例收治于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患者,旨在为临床选择更加理想的分流方法,促进疗效提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80例均为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男性人数共26例,女性人数共14例;年龄24~62(43.56±3.70)岁。肿瘤类型:松果体胶质区瘤18例,室间孔区胶质瘤10例,侧脑室海绵状血管瘤5例,鞍区颅咽管瘤4例,其他3例。肿瘤直径为1.1~5.9(3.56±0.46) cm 。脑积水程度:轻度21例,中度12例,重度7例。观察组男性人数共24例,女性人数共16例;年龄26~63(43.63±3.75)岁。

肿瘤类型:松果体胶质区瘤21例,室间孔区胶质瘤9例,侧脑室海绵状血管瘤、鞍区颅咽管瘤各3例,其他4例。肿瘤直径为1.2~6.0(3.62±0.50) cm 。脑积水程度:轻度23例,中度11例,重度6例。两组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存在均衡性(P>0.05)。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肿瘤并观察到存在脑积水者;(2)还未进行肿瘤手术者;(3)无手术禁忌证者;(4)术后配合随访者。

排除标准:(1)腹腔存在炎症、腹水者;(2)因其他原因所致的脑积水患者;(3)存在严重颅脑外伤者;(4)存在严重颅内感染、颅内新鲜出血者;(5)存在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或功能衰竭者。

1.2 方法

对照组:腰椎穿刺引流。在进行肿瘤手术前,先经腰椎穿刺缓慢、间断地引流脑脊液,30 mL/次,一日一次。

观察组:脑室-腹腔分流术。体位为仰卧位,头部向健侧偏转,上抬患侧肩部,充分显露颈部,行全身麻醉。作一弧形切口于患者患侧耳廓上后方4~5 cm处,切开头皮,利用钻头进行颅骨钻孔。在存在积水的脑室内插入带有导芯的脑室镜镜鞘,将导芯拔出,经镜鞘将脑室镜插入至脑室内。经脑室镜对脑室的结构、积液量等情况进行观察,脑室镜的尖端推到脑室额角处。在镜鞘妥善固定后,再将脑室-腹腔分流管置入在脑室内6~7 cm,头端抵达脑室镜尖端位置,后将脑室镜、镜鞘退出。结合患者脑肿瘤位置确定穿刺的脑室位置,在完成穿刺后,建立一次性皮下隧道,并在患者锁骨下方、剑突下偏右侧处作一切口。经皮下隧道与两个切口置入脑室-腹腔分流管于腹腔内。腹腔镜经剑突下切口置入,在腹腔镜直视下将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腹腔导管放置在肝脏膈面处,并将其缝在肝圆韧带上,避免出现脱落情况。退出腹腔镜后缝合腹壁、腹膜。分流管阀门的压力设置为13 cmH2O。

两组均通过神经内镜行肿瘤切除术。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术前、术后7d、术后14d 时实施腰椎穿刺检查,检测两组患者的颅内压以及脑脊液 SP100蛋白。

在术前、术后7d 时取两组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 进行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标本后经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检测指标为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治疗14d 后评价临床疗效,具体判定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脑室系统缩小明显,脑脊液压力表现出正常状态,即为显效;临床症状、脑脊液压力均有所改善,脑室系统较治疗前稍有缩小,即为有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对术后至出院前两组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脑室受损、颅内感染、分流管阻塞)进行统计。

在术前、术后7d 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生活质量开展评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5个等级,计为1~5分,分值越低,预后效果越差。卡氏(KPS)评分共100分,分值越高,则体状况越好,健康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此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资料利用 SPSS 25.0软件展开统计检验,经χ2检验获得计数资料检验结果,表现形式为[ n (%)];经 t 检验获得计量资料检验结果,以( x(—)± s )作为表现形式。当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内压以及脑脊液SP100蛋白水平

同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7、14 d 的颅内压监测值、脑脊液 SP100蛋白水平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P <0.05),且上述两项指标数据均是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 <0.05),见表1。

2.2 炎症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术后14d 时的炎症因子水平与术前数据存在较大区别(P<0.05);术后14 d,IL-6、TNF-α检测值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IL-10检测值组间比较,观察组数据更高(P<0.05),見表2。

2.3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对照,观察组总有效率计算结果明显更高(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可知,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更低(P <0.05),见表4。

2.5 GOS评分和KPS评分

术后14d 时,两组的 GOS 评分和 KPS 评分均表现出增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两项分值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明确脑肿瘤的病因,但是该病会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松果体区、室间孔区的胶质瘤等特殊位置肿瘤会对中脑导水管、第三及第四脑室造成挤压,促使其狭窄闭塞,对脑脊液向蛛网膜下腔流入进行阻断或是延缓,故会导致脑积水的发生。脑积水会促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脑脊液分泌减少,当脑脊液代偿功能呈现出衰竭状况时,会严重挤压脑干,病情快速恶化,手术最佳治疗时机则会错失[5-6]。故术前如何降低颅内压是临床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术前分流术不仅能够促进患者颅内压的下降以及对手术耐受性的增加,还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减轻手术风险,阻止脑部结构、脑干功能持续受损,对于疗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7-8]。但是不同的术前分流术所起到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对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实施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存在一定风险,若是操作期间出现脑疝,则会导致颅内压出现较大波动,增加脑脊液分泌量,短暂缓解的临床症状会出现持续加重现象[9]。反复进行腰椎穿刺可能会使椎管内或是颅内感染风险增加[10]。脑室-腹腔分流术中通过将分流管的两端分别置入到脑室、腹腔,可有效引流侧脑室中多余脑脊液至腹腔,便于腹膜吸收[11-12]。该术式在脑室镜、腹腔镜双镜联合引导下操作,能够减少对腹部器官的损伤,提高操作的精准性[13]。另外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等特点,能够长时间将颅内压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14],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影像学资料适时调节分流阀的压力,能够使患者尽快适应颅内压的变化,进而可较好地提升患者术前的手术耐受性[15-17]。

SP100蛋白能够对脑组织受损程度进行反映,在中枢神经受损时,脑脊液中的 SP100蛋白浓度也会显著升高[18]。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颅内压数据、SP100蛋白水平均下降,且时间越长则数据越低,总有效率更高,表明了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脑肿瘤合并脑积水会出现炎症应激反应,导致 IL-6、TNF-α等促炎因子表达水平升高。IL-10为抗炎因子,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本次研究中,术后观察组患者的 IL-6、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表明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有助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提高,从而可阻止病情持续进展。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且术后 GOS 评分和 KPS 评分更高,提示了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安全性高,且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优势在于,一次手术完成治疗具有高效协同效应,可避免多次手术造成的损伤,还可减少医疗费用以及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19]。同时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够较好地促进患者生理指标与颅内压的改善,促使脑组织维持在相对平衡、稳定的环境,便于后续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的开展[20]。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实施前先开展评估,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充分掌握,加强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监测,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总而言之,术前脑室-腹腔分流术适合推广应用于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Hale AT,Gannon SR,Zhao SL,et al.Graftdural closure is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CSF leak and hydrocephalus in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posterior fossa brain tumor resection[J].Journal of neurosurgery.Pediatrics,2020,25(3):228-234.

[2] 杜吴杰,许俊华,杨东斌,等.同期和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12):1454-1457.

[3]  曾强军,李白杨,赵俊,等.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14(3):389-392.

[4]  Pilotto C,Liguoro I,Scaravetti S,et al.Risk Factors ofPersistent Hydrocephalus in Children with Brain Tumor: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Pediatric neurosurgery,2021,56(3):205-212.

[5]  陈杰,孔娟,刘杨.脑室镜结合腹腔镜下脑室腹膜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1,44(12):1072-1077.

[6]  高玉华,赵有发,魏民,等.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创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J].医学综述,2020,26(9):1869-1873.

[7]  郭斯檾,贾若飞,梁庆新.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7):21-23.

[8] 付强,李绍山,刘力豪,等.幕上脑室及脑室旁肿瘤术后继发梗阻性脑积水的预防及治疗[J].新疆医学,2019,49(6):545-550.

[9] 徐云峰,于德强.脑室腹腔分流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1):103-105.

[10]  胡华,李向成,李勤,等.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脑外伤患者分流术后不同时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8):855-858.

[11]  汪乐生,文嘉宇,王声播,等.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梗阻性脑积水的 Meta 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18(5):562-568.

[12]  李剑,陈建国,杨柳,等.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9):629-630.

[13]  许慧峰,甘明霞,晋艳勇.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3):20-22,29.

[14]  常志锋,王梅.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2):1952-1954.

[15]  王东挺,梁伟,张学军.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11):41-44.

[16]  刘畅,李祥,顾佳炜,等.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创伤性脑损伤脑积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 T 淋巴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17):2130-2135.

[17]  陳晓巍,陈治军,谢腾,等.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1):45-47.

[18] 裴艳军.术前分流术治疗脑肿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21,40(19):40-42.

[19]  刘永生,申明峰.术前分流术治疗脑肿瘤合并脑积水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2):176-182.

[20] 徐德智.对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神经内镜手术前对其实施双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3):65-66.

(收稿日期:2022-03-22)

猜你喜欢

脑肿瘤脑积水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指导的GDFT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影响
儿童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究
一侧冠状缝前额入路切除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
灯盏花素治疗脑肿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研究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基于脑实质室管膜瘤下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关联性探究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