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女村医熊义飞:从山里来,到更偏远的山里去

2022-05-3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沧源土路卫生院

5月的沧源山区,最高气温超过了30摄氏度,刚刚结束一上午下村巡诊工作的熊义飞回到卫生院时,汗水已经打湿了她的衣裳。她顾不上休息,匆忙吃几口饭,又立刻开始准备下午在卫生院的接诊工作。

生于1994年的熊义飞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大山学医,毕业后她选择到更偏远的农村——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佤族自治县班洪乡,凭着一股韧劲成为村民们都信赖的乡村医生。她说,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守护一方村落的健康,就是她的初心与使命。

熊义飞的老家在云南省宣威市的一个小村庄。她记得,小时候家乡的路都是土路,“每到下雨的时候,土路就变成泥坑,出行不便,如果生病了想要去外面看病更是困难。”村里穷,又偏远,医疗条件自然也很差,熊义飞的奶奶曾是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或许自那時起,从医的种子就在熊义飞心中种下。高考时,熊义飞的成绩超过了当地一本线30分,但她选择报考了昆明医科大学的国家免费医学生。国家免费医学生是由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定向医学人才的一项政策,享受政策的学生在毕业后要志愿去定向乡镇卫生院工作6年以上。这意味着熊义飞大学毕业后,将要到偏远的基层卫生单位工作。但熊义飞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我来自农村,我见过很多生病的村民错失救治机会的事情,我希望这样的事能少发生一些。大城市永远不缺好的医生,我想去偏远的地区,为国家乡村医疗体系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或许这更能发挥我自身的价值。”

(摘自《潇湘晨报》2022年5月8日)

◆素材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这句话在“90后”女村医熊义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在乡村振兴这条大路上,我们应该把实现人生价值的“小我”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我”之中。

◆适用话题

青春誓言 初心使命 医者仁心 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沧源土路卫生院
试论沧源崖画与佤文化的传承
沧源佤山实现“航空梦”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
写小说的数学家或奇迹发明家
家乡的土路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乡间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