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习武经历

2022-05-30葛长根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7期
关键词:拳术尚武许世友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是中华民族的人才培养观。毛泽东不仅具备“文能治国”的韬略;还兼有“武能安邦”的才能,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民领袖。

在“崇文尚武”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毛泽东出身农民之家,也是习武之家。《韶山毛氏五修族谱》记载:“我族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崇文尚武。”毛泽东曾拜他早年挚友柳直荀的父亲柳午亭为武术老师,“毛泽东青年时曾徒步往返百里向他学习拳术,一生以师相待”。

参军时刻苦训练武术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记载,辛亥革命爆发四五天后,不到18岁的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参加驻长沙的起义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成为一名列兵,按部队规程接受军事训练。毛泽东在从军的半年时间里,接受过正规的军体武术训练。退伍回到学校后,学校的体操课程也有“拳术”。

周世钊在《毛主席青少年时期锻炼身体的故事》里回忆毛泽东当时的生活规律,“晚自习完毕后,同学都已到寝室睡觉,他也常在寝室旁的空坪中練习拳术和六段运动”;并详细介绍了“六段运动”即“六段锦”的自创过程:“他采取体操、拳术和军事操练中有锻炼身体作用的部分,加以变通、综合,就身体部位分成几段,试行练习,几年中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最后创造了一种‘六段运动。”

向武术名家柳午亭习得“八拳”

《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916年暑假,毛泽东在与杨昌济的谈话中得知,离板仓20多千米的高桥塘冲,有一位留学日本的体育运动爱好者和倡导者叫柳午亭(柳直荀的父亲)。毛泽东认为柳午亭在体育的研究和实践上有较高的造诣,许多地方值得效法,便专程访问,称赞柳午亭是“空手毙豹”的武术高手。

2016年第3期《文史拾遗》刊登的《怪人柳午亭》一文这样记载毛泽东此行的武术收获:“就在黄棠山庄楼上,柳午亭还教了毛泽东几招‘王拳(也称‘八拳)。”

暮年不忘练拳

《毛泽东与山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一书记载:1952年10月28日,吃过早饭后,由许世友和高克亭陪同,毛泽东到曲阜参观。毛泽东很有兴致地让许世友来几手少林拳,他跟学一下。多年以后他到浙江视察,对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说:“我喜欢运动,在山东还跟许世友学过少林拳。”

1964年6月至8月,全军进行“军事大比武”,毛泽东来到现场,对着沙袋狠打几拳。从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出他出拳的力道,也证实时年71岁的毛泽东还保留着武术的功夫,这也是他73岁仍能畅游长江的体能基础。

(摘自《文史春秋》葛长根/文)

猜你喜欢

拳术尚武许世友
许世友拒绝与第二任妻子复婚
许世友“生财有道”
许世友五跪慈母
中华尚武魂
晚清学人的“尚武”思想探讨
走出尚武村
许世友参军记
张尚武:是个人悲剧,还是制度之殇?
少林拳术图说(七)
拳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