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022-05-30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灵魂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他在《美育与人生》中指出:我们固不可不有一种普通职业,以满足运用知识服务大众的需要;而在工作的余暇,又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观美术馆,来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从而有更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样,才算是认识人生的价值了。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文

美育灵魂,美遇人生

◎陈晏中

“美育乃第一要义。”近代以来,蔡元培、朱光潜等大家不断强调“美育”对教化国民的重要性。揆诸当下,美育确实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短板,所以,我们需要美育灵魂,进而美遇人生。

寻美育于自然万物,美遇淡然人生。

蔡元培先生在其著作《美育与人生》中首先提出了“美育”的概念,指明“美育”就是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寻美育于大自然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能够以淡然之心去欣赏春天生机勃勃、百花争艳;去感受夏日凉风习习、绿树成荫;去领略金秋晴空万里、硕果累累;去体悟冬季白雪皑皑、苍茫一片。多去发现自然中的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陶醉于自然万物竞自由的大美中。寻美育于自然万物,人生不也可以淡然一点吗?

寻美育于经典文学,美遇诗意人生。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美育把理性与感性结合,能够帮助我们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面临这个问题时是茫然的,阅读经典文学或许是解决这个疑惑的一个途径。古往今来,无数诗意的人生于我们而言不就是一场场美育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面对人生的失意与打击,苏轼以自嘲的态度展示了他乐观豁达的心性。回首过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多么激励人心的语言!豪气干云、洒脱进取,仿佛是毛泽东的生命写照。我们为什么不能寻美育于经典文学,成就诗意人生呢?

寻美育于崇高精神,美遇非凡人生。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生活中的事物无不是艺术。”多少仁人志士崇高的精神品质,不就是一次次美育吗?17岁的于谦看到采石工人时,脱口而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对人生的选择坦坦荡荡,清澈如斯。胡适先生的“功成不必在我,而功成必不唐捐”,对国家的拳拳之心,感动了多少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美育吗?新冠疫情肆虐,医护人员忘我尽职、负重前行,多少生命得以挽救,多少家庭得以圆满,使疫情得以迅速控制,这难道不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育吗?

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只装着技术而没有艺术,这是“机器”;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只有感性没有理性,这便是“花瓶”。美育调和了知识与感性,探索人生的意义,美育灵魂,更美遇人生。

习作展示一

沿美育之路,寻人生价值

◎肖 芮

蔡元培说:“在工作的余暇,又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观美术馆,来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从而有更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样,才算是认识人生的价值了。”在寻求美的途中,我们能认识到人生的各种价值,从而拥有更清晰的认知。

审自然之美,让人生绽放光彩。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书写着梅花月下清幽芬芳之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投影出神州大地之美;“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凝结着花儿生命之美。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探索,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远离乏味与无趣,使自己的生活绽放光彩。

审历史之美,给人生以警示和经验。

唐太宗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五千年岁月长河,朝代更替,历史经验被世人总结。君可见,唐太宗广纳谏言,造就了一代盛世;君可见,蔺相如为国家之立足,不与廉颇计前嫌,展现心胸开阔之美;君可见,岳飞对后人诉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示,展现壮志之美。西塞罗说:“历史是记忆的生命。”在审视历史之美的过程中,我们能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淬炼自己,让自己的眼光不再那么局限,对人生更加有掌握,有登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格局。

审人物风采之美,为人生树立标兵。

许多人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崇尚的,我们要以他们为标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看航天员王亚平用八年时间重返太空,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突破自我局限,为千万孩子播种航天梦,这是女性之美:宜室宜家,为国为民;再看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堅守,去换得一个真理和一个“禾下乘凉”的美梦,这是坚守之美:不在意得失,幸福而满足;又看花滑选手羽生结弦不惧失败,只为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关心成败,这是努力之美:只管拼搏,笑看成败。

自然,历史,人物风采,让我们认识到美育在人生中的价值。美育是生命的刚需,必不可少。

臧克家说:“只要是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都长满了青青的野草。”只要我们积极践行美育,就能寻求到人生之价值、生活之光彩。

【四川泸县第二中学】

习作展示二

汲美育之精粹,悟人生之追求

◎任美龄

百年前,蔡元培校长便提出了滋养心灵、丰厚灵魂的美育。美之受育者,内心有风景,灵魂散香气,可于混沌中劈出一道光明,于暗夜中点亮一盏明灯。美之育人,犹为重也,吾辈青年应汲取美育之精粹,以悟人生之追求。

美育最首要的是知何为美。

蔡元培指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观美术馆,来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文学、音乐、美术,是人们常见的艺术形式,也是最直接的美育形式。品读文学经典,可触碰最纯真的人性之美;聆听天籁音乐,可领悟荡气回肠的弦乐之美。罗丹曾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花开,鸟鸣,雾升腾,这是最纯朴的自然之美;悠悠画卷,丝竹乐声,点点文脉,这是最涤荡感官的创作之美;而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之追求,“也无风雨也无晴”之洒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决绝,是最抵人灵魂的精神之美。美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美者,定当予人感官和灵魂以纯粹高妙的滋养。

感知、品味美,实现精神层次的提升。

蔡元培强调将知识与感情调和,可以有更伟大而高尚的行为,如此才算认识人生价值。诚然,服务大众的技能是社会运行的保障,但若不具备美的意识,又谈何收获人生的幸福感?谢安举办家宴,看着门外飘飞的大雪,他饶有趣味地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侄女谢道韫由飘摇的大雪联想到随风起舞的柳絮,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不正是美启迪人心智的最佳体现吗?时隔千载,后辈们读到这一佳句,无不为其中的美而感动。一张被墨水浸染的纸,有人眉头紧皱,迅速丢弃,有人却以美为指引,吹出一棵张扬豪气的梅树。感知美,品味美,可为我们赋能,实现精神层次的提升。

践行美育,汲取美育之精粹,以体悟人生之追求。

王国维曾这样评价美育:“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不可不留意也。”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在纷繁变幻的世界中捕捉美、传播美、创造美。而今,人们常谈起德智体美劳之健全人格,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观之,吾辈青年若要追求境界的提升、灵魂的丰厚,便要积极践行美育,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品格。

美育的践行在任何时代都不可忽视,美育育人之美,育时代之美,育国家之美,犹如春风拂面,润物无声。愿我们汲美育之精粹,悟人生之追求。

【四川泸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蔡元培美育灵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