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

2022-05-30王博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王博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在我国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壮海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自我文化理想、价值、活力、前景的确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文化问题上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中华文化包括悠久醇厚、博大精深的历史传统文化,可歌可泣、激越刚健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数十年来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盛、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

结合以上材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技法指引

新课标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表现在写作中就是情境式任务驱动型作文。这样的写作题目要求我们审题时一定要准确、精要地把握作文题目当中的情境内容和任务指向,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会得出更准确、更深刻、更有创新的立意。

“情境内容”,即作文题目当中用以提出写作内容的具体材料。同学们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从具体的材料当中提炼出写作内容,明确写作的话题与范畴;“任务指向”指具体的写作任务,即写作话题与范畴的具体指向性、方向性。写作过程应在两者的共同规定下进行。

这个作文题目除了“要求”外,其余可分为两部分,即“材料+任务提示”。三段材料各有侧重。第一段材料阐明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及其地位的重要性;第二段材料是沈壮海教授对于“文化自信”的解释和分析,并解释了中华文化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段材料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从“任务提示”中可以看出,题目要求我们谈论“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但又规定了一个角度,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从第二段材料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得出:题目要我们谈谈,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举措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学习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教师下水

何以自信 唯有传统

浪漫的中华儿女,愉悦时高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忧愁时低吟“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中华传统文化自有其韧性,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化屹立不倒,历久弥新,原因便是如此。在世界局势瞬息万变、波诡云谲的当下,中华文化何以自信?唯有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答案。

传统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心里,是我们永远的荣耀。中国航天人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追寻着祖先们仰望星空的梦想。从“神舟”飞天到“羲和”探日,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中国航天让古老神话变成了现实,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文化让航天科技不再只是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的呕心沥血,有了传统文化的加持,中国航天事业变成了全国人的狂欢,中国人再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如今更是熠熠生辉,星汉灿烂。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国人的自信。

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结合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是中国人的荣耀。不仅仅是航天科技,在其他前沿科技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也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比如手机领域的“鸿蒙”操作系统、“麒麟”“巴龙”芯片,汽车领域的“唐”“宋”“元”系列车型……这些以传统文化命名的产品,传递出的是中国人的浪漫情怀。

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代代相承。《唐宫盛宴》《端午奇妙游》口碑炸裂,考古盲盒掀起热潮,文创雪糕增添夏日清凉,《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刷屏,各类传统文化题材的影视节目、动漫游戏、文创走俏,民俗建筑、古风歌曲、汉服热……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热衷,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与肯定。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全世界的宝藏,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源泉。

◆点评

本文首段提出問题:“在世界局势瞬息万变、波诡云谲的当下,中华文化何以自信?”二到四段分析问题,从中国航天科技、其他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三方面入手。最后一段回答问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全世界的宝藏,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源泉”。思路清晰,完成了写作任务,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学生作文

中国式浪漫 中国式自信

◎贾泽茜

曾经,在我国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如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坚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迎接最高最新的科技文明,追求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出独有的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自信。

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古老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独有的中国式浪漫,这是中国高科技所兼具的传统情怀,是中国式文化自信。“天问”“祝融”“鹊桥”“鸿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经风雨沧桑,从未间断,从未被忘记。它是中华儿女血液里流淌着的最牢固的民族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承,在科技与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历久弥新。

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自信不仅体现在高科技领域,还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君不见,《经典咏流传》《如果国宝会说话》、大唐风光、敦煌壁画……传统文化通过荧屏再次焕发出生机和魅力。君不见,以《三体》《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震撼人心。《三体》探索地外文明,同时展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流浪地球》有着对家园的无限留恋和带着地球在茫茫宇宙流浪的魄力。这样的科幻文学,既有科学的合理性,又具有人文关怀。这是中国理念,是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自信。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走得更稳、更远。

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自信,对个人而言,它寄托着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于乡愁的追索;对社会而言,它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凝聚起全民的力量,不惧狂风暴雨;对中华民族而言,它是支撑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让我们在向前奋进奔跑的同时不忘自己从何处出发,使中华民族作为“中国”独秀世界之林。所以,我们今天坚定地创造出这种独有的、面向未来的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自信。

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在文化的传承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携带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迎接挑战,迎接未来,这就是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自信。

【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

◆点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阐述了在世界大变局中,我们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展示了坚定的文化自信。该同学的表达很诗意,分别从高科技产品的命名和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体现两方面阐述了这种中国式浪漫,并从个人、社会、民族这三个角度指出这种选择是正确的。素材充实,论证方法多样,很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彰显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与蓬勃朝气。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国式民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