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2-05-30王磊

关键词:施工质量建筑工程

【摘  要】建筑行业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而且对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多方位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细化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还可以强化监督机制的落实,通过在质量管理阶段全面实施多方位管理,有利于促进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论文简要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质量管理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多方位管理;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5-0121-03

1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核心手段,其决定着工程的综合效益和施工效率。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部门需要进行细致化的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标准化规定,最大限度地发挥规范作用。对此,各部门需要从多方面探索引發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影响后续工作的持续开展,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使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控制和监督工作。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工程的综合效益,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对施工单位各部门的综合能力和员工的责任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需要做好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实施等,以保证各部门作业能力的充分发挥,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目前,我国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为各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建筑工程建设向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稳步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新技术、新思想、新知识,立足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路(如图1所示),全面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借助实际行动突出自身优势和能力,扩大施工单位的影响范围,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1]。

3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3.1 施工人员因素

从工程项目施工角度分析,人因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会使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无法保证工程的建设工作能够按照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完成,甚至造成工期延误,导致实践成效与预期要求不符。例如,某建筑工程企业未做好项目用工要求分析,单一化地追求人员数量,导致部分非专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使得管理难度不断增加,无法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人员的冗余或不达标极易导致实践作业成效与预期目标不一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法保证项目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3.2 施工机械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较多,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数量和种类繁多,现场管理难度大,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阶段往往受到机械设备管理因素的影响,从而阻碍工程施工进度的加快和质量的提升[2]。例如,某建筑工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针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共同管理,设备的使用流程缺乏标准性,加之设备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极易在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对设备的表面材料造成腐蚀,导致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从而对项目的进度和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3.3 施工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的质量与工程作业的质量密切相关,选择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例如,混凝土是各类工程项目施工中重要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细致探索其配合比。以C2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为例,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水泥、砂、陶粒的配合比为1∶2.33∶2.33,水泥水灰比为0.49,混凝土原材料用量包括水泥305 kg/m3、砂680 kg/m3、陶粒680 kg/m3和有效水150 kg/m3。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缺乏参考依据,可能导致验收环节中因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而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

3.4 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因素

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除了针对人员、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工作,还应注意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其中,关于施工方法的合理选择,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如施工图纸、施工要求、制度体系、施工工艺等,这是选择施工方法的重要前提。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施工方法可以满足工程的施工标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果的提高。在现场施工环境管理中,必须全面掌握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在前期准备阶段提出要求、机制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调查数据,掌握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气象等实际情况。此外,在施工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关于施工中特别处理的地方做出详细标记,有利于降低竣工阶段的管理难度。管理者应始终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为核心,为施工单位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为现代化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 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质量管理的应用措施

4.1 事前管理

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良好控制,管理成效得到显著提高,需要加大对多方位管理措施的应用力度,对此,建筑企业可以将工作重点放在事前管理阶段。

首先,加强图纸会审。施工单位在收到图纸后,应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进行图纸会审,综合探讨图纸内容和合同标准,与业主、参建单位等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细化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时,可以从其负责的工作内容方面提出施工图纸中不合理的地方,对不合理之处做好标记,通过各方负责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来解决问题,为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其次,做好计划编制。建筑企业应根据质量计划开展准备工作,明确前期质量目标,多角度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前制定防控计划和措施,重点解决作业现场出现的突发问题,避免其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最后,落实管理原则。相关人员需要详细掌握建筑工程的多方位质量管理原则,遵循“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管理原则,加大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力度,这也关系到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工作执行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无论是现场的实际操作还是监督管理工作,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建设单位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高效培养和合理应用,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根据人才自身优势合理配置合适的岗位,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人才提供创新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例如,某建筑工程项目属于集商业、工业、居住于一体的项目,建筑面积为19 083.77 m2,其包括的作业内容较多。施工单位在事前控制中重视施工质量监督,根据各种控制原则对施工质量标准进行评价,落实各种制度和机制,并且能够在审核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事中管理

为了在多方位管理中有效开展事中管理工作,企业有必要重点分析工作内容多、要求高的管理内容,对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切实处理各种问题,从而确保施工质量,为后续验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加强对管理模式的优化。考虑到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阶段采用的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和单一,管理标准与实际内容不符,对管理成效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此,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分析、了解工程的實际情况,在技术、安全、工艺、制度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加强检查、监督和管理。在实际情况中,现场监督管理人员需要以对工程关心、重视、负责的态度全程跟进,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安排,并派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直接进驻现场。如果发现问题,则需要返工重建。工程竣工后对整个工程进行检查,防止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第二,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实现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在整个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责作用,其需要多方面探索质量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定各级工序的质量管理标准及要求,形成完整的责任制度。随着实际工作的全面推进,责任制度不仅会保证管理效果,还会影响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通过应用现代检验技术和配套设施,可以全面开展材料采购、运输、入库、使用等环节的检验工作,详细记录每个环节的检验数据,及时汇总更新,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依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工作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如图2所示),借助对责任制度的落实增强每位员工的职责意识,确保其以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改进监督手段。建筑企业需要分析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加强对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引进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技术水平。例如,对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内容的检查是施工监督的重点,同时,需要掌握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强度、钢筋数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考虑到各种信息和数据的不断增加,人工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此,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结合计算机技术,动态跟踪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促进监督手段朝着智能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创新和发展,进而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四,组建专业化的工作队伍。企业可以定期开展技术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这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稳固地位,在实现预期建设目标的同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随着各项工作流程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加强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等信息和数据的约束性管理,各项工作均需按规定开展和实施。例如,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等信息数据的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资质证明文件的审核。因此,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做好技术测试结果的审核工作,完成对施工材料质量检验报告的审核,安排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情况、施工进度、相关问题等全面掌握,具有针对性地为施工现场提供帮助,保证工程项目按时交工。

4.3 事后管理

在项目各项工作均完成后,建筑工程进入竣工阶段,这也是极为重要的收尾阶段,其重要性和影响较大,主要是要严格检测工程质量,及时提出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工作项目,对其进行大力整改,消除对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效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事后质量管理更注重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和认定,能够发现施工过程中尚未发现或解决的质量问题,根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查阅项目档案,了解问题的主要原因,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返工工作,并且需要详细记录返工阶段产生的数据,及时完成项目档案的内容编制,这也可以为其他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将按照标准和规定正式投入使用,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后期使用性能。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验收标准和要求,将质量监督纳入管理程序。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检查,对各类隐患事故进行排查,积极配合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并结合施工标准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整体条件满足要求。加强验收工作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通过多方位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日常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处理,综合管理成效更加显著。

5 结论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多方位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巨大影响。相关企业需要全方位探索,注重各种条件的改善,认识到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是主要影响因素,施工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管理机制和措施,促进实际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可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行控制。在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下,作业速度将得到加快,在做到保质保量的同时,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也将得到提升,能够显著改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现代建筑行业实现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向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21(12):243-244.

【2】方丰荣.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有效措施探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2):176-177.

【3】綦赫,王峰.新时代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工程质量,2021,39(S1):39-41.

【4】顾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0(23):79-81.

【作者简介】王磊(1978-),男,浙江丽水人,从事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施工质量建筑工程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