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2022-05-30盛巧华

关键词: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建议

盛巧华

【摘  要】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难以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提供稳定的支撑。中间业务作为具有低成本、稳定收入特点的业务品种,有望取代传统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基于该背景,论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基本概念、业务分类,以之为起点,然后简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得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原因,进而给出一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5-0080-03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以其自身的资产、债务为依托,通过信息技术、人才智力和销售渠道,作为中介或代理为委托人办理代理、收付、担保、承诺租赁及其他业务,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向客户收取费用。

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第一,风险小。从广义上讲,由于中间业务不直接构成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或负债,相对来说,它具有更低的风险,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

第二,成本低。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作为中间代理人,只要利用自己各个网点的设施、人才以及信息系统等固有优势,为客户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可以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而作为非利息收入的来源,中间业务一般不会面临利率风险和客户的违约风险。

第三,服务功能完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逐步向客户代理、代客理财、证券买卖等方向发展,满足了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1.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央行颁布的《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其附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参考分类及定义》中,中间业务被分为如下九大类(见图1)。

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

2.1.1 法律法规的规范

1995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一次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范围,包括办理发行银行卡、国内外结算、外汇买卖、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代理保险业务及代收代付款项、保管箱业务。

在2003年,国家银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进行了具体的规范,力求建立健全、稳健的中间业务收费体系。2004年2月起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这是银监会跳出中间业务的圈定,站在整个金融界的高度上开始自上而下地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监管。2011年,银监会开始着手关注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发布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的发生。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管理和指导。

2.1.2 我国中间业务发展历程

1995年之前,我国还没有比较正规、完备的法律法规来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约束和监管,整个银行系统处于混业经营格局,没有明确的政策的趋向和指导,各大商业银行不能准确地判断中间业务的未来发展态势,因此,这段时期内,开展的中间业务种类很少,没有什么丰富的内涵,属于前瞻阶段。

1995-2001年,这段时期属于发展阶段,我国于19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赋予了商业银行在法定条件下开展中间业务的权利。中间业务开始快速发展壮大起来,我国商业银行业开始开展一些如代收代付、委托贷款的创新型业务。不过,这段时期,我国的银行还没有对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巨大发展潜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中间业务仅仅是对传统的存贷业务的支撑,利用其服务性质的便利来吸引顾客,从而吸引更多的储蓄。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格局发生了改变。我国银行业不再简单地只将中间业务作为“配套服务”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存款,而是在新的时期赋予它新的内涵,即认识到了中间业务的稳定收益性以及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段时期可以称之为新发展阶段或转型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探究中间业务的深刻内涵,开始逐渐把中间业务放到一个独立的业务品种的地位上,与传统业务分离开来。相应地,开始了代理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高盈利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业务品種创新的尝试,来为银行的营业收入寻找新的支撑点。并且,由于中间业务自身的稳定性等优点,银行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再与传统业务相互结合和补充,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业务日益增长而带来的运营风险。然而,在我国,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却十分严格。整体来看,2001年后我国中间业务的转型还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

2.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内金融经济环境的日益自由化,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经营方向也随之变化,中间业务开始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热点,在过去一段高速的发展时期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长足发展:培育了代理收付、信用卡、投资理财、票据承兑等中间业务,使得我国银行业不再呈现公司和信贷业务独大的局面,而是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资金业务的协调发展,银行业战略转型取得初步效果。另外,中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开办面不断拓宽,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国有几大行普遍能获得不少的由中间业务带来的收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水平也对比以前大为增强,客户和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中间业务的发展,促进银行业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从各个方面提升客户体验,同时,为加快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很多银行都已建立起了中间业务管理委员会,并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特征和各银行实际情况的中间业务组织体系。但是,受到传统思想、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间业务起步比较晚,与国外的银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业务种类少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晚,其经营品种一直主要集中在发展有一段时间的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而其他几类技术密集型层次高的品种(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类、咨询顾问类等)却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中间业务的盈利份额也很小。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已开展的中间业务还是太少且同质化严重,缺乏新的“血液”。中间业务的市场价值总量占银行业务价值总量的比率也是极低的。

3.2 欠缺专业性人才

我国银行业已经习惯于由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主导的盈利模式,未能主动积极地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来培养发展中间业务的人才,加上银行系统人员结构比较固化,各部门的人员都安于自己的岗位,安于对银行传统业务的重复建设,欠缺对中间业务发展新形势的认识,没有创新观念。银行的各项信息系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运营,银行一直把扩大网点设施、增加支行机构作为发展业务的主要手段,不能同时研发新型的科技设备,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来为中间业务的开展保驾护航。即使引进了高科技设备,也因为技术不高、故障频发,而不能发挥效用。

3.3 无稳定定价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缺乏明确、统一的收费标准,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中间业务定价制度,并导致了一些市场乱象的产生:部分中间业务收费过高,部分过低,甚至为了维护稳定客户群而不收费。这种不考虑成本收益的行为,违背了市场运行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一现象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的热情,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久而久之,这些混乱的市场状况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其中间业务的不信任感与神秘感,导致了其覆盖范围的不平衡,同时也使我国的监管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3.4 缺乏营销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从未把中间业务提升到可以与传统存贷款对等的地位上,一直把中间业务视为传统业务的附庸,自然对于中间业务的推广营销没有系统细致的安排。表现为两个层次:①缺乏一定的市场营销理念。银行的高级管理层看不到中间业务未来的发展优势,即使认识到了营销的重要性,我国商业银行也缺少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与经验。②不能将市场营销的效用最大化。我国很少有银行能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特点、市场定位、目标人群、地域特点、具体营销方式的选择等做出详尽全面的策划安排,更遑论建立稳定的市场营销管理机制来维持成功模式了。这些缺陷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使得其在公众中的信任度不高,难以开展工作。

4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4.1 改变经营理念,明确中间业务战略定位

2013年7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真正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政策。在金融自由化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及时顺应形势,转变经营观念,摒弃以往将其视作附属业务的看法,建立其战略地位,使其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平起平坐的支柱业务,让中间业务发挥其真正的效用,開始商业银行在新时期的业务转型。

4.2 实施人才、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

第一,人才战略。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我国商业银行要让中间业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话,需要源源不断的行业人才参与进来。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程,因而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稳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银行可以与各高校合作共同缔造这样一个机制,这样也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外,银行系统庞大的原有员工有从业经验和银行基础知识储备,也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一层优势,从中选拔出有意向并且有潜在能力可以从事中间业务的人员,通过人才培养机制锻炼他们从事中间业务的能力,提供给他们转岗的机会。另外,国内中间业务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的,应该大胆地引入国外的高水平高层次的行业佼佼者,成为我国的中间业务发展与建设的引领者和策划者,让我们的中间业务逐步与国际接轨,缩短与国外的距离。

第二,科技战略。目前已步入信息化社会和网络化社会,掌握到第一手数据并进行分析,对于每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也应该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中心,搭建安全可靠的结算支付平台,能够支撑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开展工作。我国银行业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然后不断改善和创新,可以尝试发展无人银行、超市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延伸于柜台之外的服务形式,最终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这样,在获得客户普遍的满意度的同时,也能节约经营成本。

第三,创新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产品本身,产品的优劣和品种多样化都可以直接决定着客户的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不断发展起来的人才优势,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并采用一系列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进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并设置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大方向,鼓励和引导员工通过分析不同客户在不同时期的产品需求,设计和“定制”出客户所需的中间业务产品。另外,在创新新型中间业务产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中间业务的巩固和创新,不断挖掘其新时期的内涵。

4.3 完善定价机制,建构中间业务收费保障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本质也是一种产品,有其自身价格。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遵循产品市场需求供给原则来确定其理论价值,这样也利于其长远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业应当及时收集相应的需求供给关系资料并总结经验,进而建立适当的中间业务定价机制并灵活运用,尽可能地估算并接近其理论价值。同时,也要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上加上监管这一重要环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监管:一方面,应该充分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帮助,来制定并贯彻合理的收费原则,改变过去“乱收费”的恶况;另一方面,通过产品需求者——客户的反馈评价,对银行的收费标准进行监督。

4.4 实施积极营销管理,营造良好营销氛围

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客户,因此,必须把顾客作为核心,把顾客导向的思想渗透到营销组织体系建设、中间业务产品研发、促销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厘清其功能定位,并对中间业务营销组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充分吸收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全面推动其营销管理的信息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客户关系、产品和市场数据为中心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通过营销渠道管理和评估等信息体系的构建,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季绵绵.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兴业银行为例[J].财会学习,2017(07):219-220.

【2】王佳欣.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探索与创新——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J].中国商论,2017(05):27-29.

【3】袁志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01):52-54.

【4】付强.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影响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6.

【5】徐志鹏,田新.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6(01):53-60.

【6】刘琳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7】梁潇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8】莫芷韵,邵蔚.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以招商银行为例[J].时代金融,2017(08):142-143.

【9】朱一元.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建议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建议答复应该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河北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