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制笔加健材料的创新运用

2022-05-30李秋明朱细胜郑明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制笔毛笔尼龙

李秋明 朱细胜 郑明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什么?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一、创新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动物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羊毛为例,因品种基因的变化、饲养方式的变化、环境气候的变化,加上饲料的滥用,导致整个羊毛都退化变异,如:羊毛毛条形状形制的变化,羊毛蛋白纤维密度变化,优质的羊毛已经比较难找到了,现在使用的羊毛基本上没有柔韧性,软绵绵的,制作出来的笔无法达到传统毛笔对材料的要求,制作纯羊毫笔弹性弱,没有柔韧性,书画者非常难以驾驭,甚至根本无法书写。纯羊毫的制作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九十年代前期,这个问题突出地摆在全国制笔人面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句话,其实就是要找到能够互补的原材料,为传统原材料增加柔韧性,加健。

二、苘麻、猪鬃的使用

但是,关于如何加健,采用什么材料加健,或者用第三种方法,古人早有尝试。

据《拾遗记》记载:任末,字叔本。年十四,削荆为笔。这是以荆条为笔的例子。

《南史》中:陶弘景四五岁,以荻为笔。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有云: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孔六帖》也记载:于阗以木为笔。

此外还有竹丝笔、仙茅笔等等。

然而这些材料在毛笔制作当中的运用,都是小众化,不能推广,最多算权宜之计。今人叶华延曾研制竹丝笔,并有论文发表,张瑞亨茅龙笔有一席之地。

真正有突破的算是苘麻的使用。

韦诞《笔经》:制笔之法,桀者居前,毳者居后,强者为刃,软者为辅,参之以檾,束之以管,固以漆液,泽以海藻。

翻译过来就是:制笔的方法,选取优质的毫毛放在前,短而细弱的兽毛放在后,硬毫作为笔锋,软毫作为辅毫,用苘麻参杂其中,然后用管将其束缚,并用漆类将其固牢,用海藻将其润泽。

这里的檾qing(上声),即是苘。苘麻,是一种草本植物,茎直立,茎皮纤维多用于制成绳索。

然而苘麻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它属植物纤维,撕成纤维前需要完全浸没在水里三四天,出水撕皮时,已经是腐臭不堪,所以制笔工非常不情愿使用这种材料。

好在制笔人素有创新意识,这个毛不行,加点其他动物毛如何呢?渐渐地,有人开始关注猪鬃。

猪鬃即猪背脊上的毛。通常用于制作毛笔的猪鬃有白色和黑色两种,后者比前者更硬。

猪鬃具粗壮、硬健、挺拔,弹性强的特色,其长度在4-20厘米,而15厘米以上的猪鬃,多产于雄性种猪。猪鬃根部粗壮,梢部稍细,无明显锋颖。最好的猪鬃,毛杆粗细均匀,锋尖开叉较少,适宜制作毛笔。使用猪鬃做笔,当始于明代,创始人为江西吉水人郑伯清。王佐《文房论》:永乐初,吉水郑伯清以猪鬃为笔,健而可爱,其心则长。明清期间皇室用的宫廷抓笔,多以猪鬃为之。猪鬃硬健,纯用猪鬃为笔,未必为佳。后有人把一根猪鬃分作数根,以降低笔的硬度,同时也使猪鬃有更好的拢抱性。

也有用猪鬃制作大抓笔,笔腰强劲挺拔,笔锋锐利,是羊毫等材料制作的抓笔所无法比拟的。

今人大都用白猪鬃,通过加强笔腰的强度使笔腰更具有弹性。

猪鬃这个材料易得,以文港为例,本地人家家户户养猪;同时,猪鬃的动物毛特性使然,含有蛋白质,又因和其他动物毛有亲和力,融合起来較容易。特别是其具有坚挺品质,为解决毛笔书写弹力小的问题起了关键作用。

以周鹏程为代表的一些老制笔艺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使用猪鬃作为笔芯,采用披柱法制作,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克服重重困难,最后使猪鬃运用于毛笔制作的技艺得以广泛推广。

三、尼龙毛的介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养猪事业也发生变化,猪品种的变化,猪饲养方式的改变,饲养时间变短,没有经过春夏秋冬的气候,没有经过风吹、雨打、太阳晒,再加上饲料的广泛使用,使得猪的存栏时间大大缩短。原先一头猪养一到二年的时间,猪鬃至少经历过春夏秋冬四季,经过低高温气候的洗礼,毛质硬挺,富于弹性,适合加健。可是,现在一头猪养了三四个月就出栏,长岀来的根本不是猪鬃,只能叫猪毛,软而短,长的只能用猪尾毛,用在毛笔里面,完全达不到加健的效果。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天然资源紧张的国家,就已研制生产了化纤毛笔;西欧等以生产油画笔为主,日本则试制出能贮墨汁的方便型毛笔。从文献报道看,日本在这方面专利较多,涉及到的笔料毛有尼龙纤维、聚酯纤维、维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尼龙毛的闯入,扰乱了文港人的平静生活。它打开了文港人的思路:原来制笔还可以这样玩。

关于尼龙毛的颜色,但凡动物毛有的颜色,它都有,如白色、黄色、黑色等,可兼入不同的动物毫料中。尼龙毛属人工制造,故可长可短,可粗可细。细者七丝(一毫米是一百丝),粗者二十丝以上,短可三厘米,长可盈尺。用尼龙毛制作兼毫笔,如制作配比合理,其挺健锐利,使用时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这期间,北京制笔厂开始尼龙笔料的研制。它采用溶磨型实验设备,可使纤维四周被均匀浸蚀,以获得圆锥形的锋尖。

但这掩盖不了用尼龙毛加健的诸多问题,如易发散,不宜单独使用或过多使用,择笔时塑性大,不易择断等。

同样,从总体上看,日本尼龙毛只能使纤维端有一定程度的尖锐化,达不到制作毛笔的要求。

还有就是价格太贵,日本尼龙毛一斤好几千元,后来韩国有了尼龙毛,但是价钱便宜不了多少。再就是怎样制作才能让尼龙毛和动物毛兼容。这些技术问题怎么克服?

现在看来,这两个问题分别被三个人初步解决了,一个是李秋明,一个是周鹏程,一个是朱细胜。

首先,李秋明看出尼龙毛里面蕴含毛笔未来的机遇。尼龙毛直挺,锥度和出锋情况可以媲美动物毛,制作方法简易,成本较低,可以为发展毛笔生产开发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他在查找各种资料的情况下,锁定制笔材料方向,积极钻研毛笔专用尼龙毛,研究拉丝设备,制作出专门用于毛笔制作的加健材料,成功将价格降到几十元一斤,使得尼龙毛能够广泛运用。

周鹏程的贡献在于研究如何使用尼龙毛并将技术运用于实践,同时直接间接地传授技术。

朱细胜在材料与工艺技术上兼收并蓄,在实际制作中积极运用,使毛笔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个人遥相呼应,成就了江西文港毛笔在全国毛笔市场的地位,得到了书画者的认可。

四、尼龙毛锋颖研制的提出

1999年,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李秋明,他说了这番话:古话说“无麻不成笔”,在不远的将来,这句话要更改为“无尼龙毛不成笔”。

当然,尼龙毛毕竟是塑料纤维,它没有动物毛的蛋白脂肪空间,而抽脂后的空间恰是毛笔蓄墨的关键,没有这个空间,书写时抬起手腕,蘸的墨就会顺着笔往下流。所以,即使毛笔使用少量的尼龙毛加健,蓄墨问题仍是个头疼的问题。

其次,尼龙毛本顺直挺拔,锋颖细长,但当其弯曲变形,非有经验的笔工,很难使其复原。

最后,尼龙毛还有一个锋颖的问题。如上图所示,日本尼龙毛样品在尖部是凹进去的,熟练工制作的尼龙毛有点接近,而非熟练工制作的尼龙毛尖部完全是圆锥形,显然与动物毛形制相去甚远。

最重要的是,2019年新冠疫情以来,国家就严厉禁止捕猎野生动物,制笔使用的黄鼠狼、野兔均在禁止之列,一方面保护环境及自然资源,减少了人类杀生的罪孽,另一方面堵住疫情的传播途径。在如此形勢下,终有一天,无野生动物毛可使用,那么,制笔行业怎么办?制笔材料的未来将如何?

2021年7月10日,南昌市文港文房四宝协会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专门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座谈会提出,在书法进课堂的大环境下,尼龙毛需要大力改进,要继续改进吸水、含墨、下墨均匀度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收锋与铺毫问题(有些笔要铺铺不开,要收锋不能收,团成饺子状),及最大限度和动物毛兼容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动物毛好,天然、蓄墨,但是往往忽略锋颖。不是所有的动物毛锋颖都好,存栏时间长短、气候、动物活动习性对毛的生长都有影响,进而导致锋颖不能如意。如果把尼龙毛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从根部到腰部,到颈部,再到锋颖,细化到每个尺寸上,多长的毛多长的锋,按照比例制作不同锋颖,解决该收锋的地方收锋、该厚实地方厚实,在书写时受力均匀,这样势必解决书写时会团的问题,真正做到万毫齐力,同时也解决了动物毛不理想的缺陷,进而改变以前动物毛带动尼龙毛,使得每根毛都一齐发力、倾注笔尖的现象,实现反转,尼龙毛带动其他动物毛发力,只可惜,当代制笔人能够认识到这点的不多。

这对于尼龙毛制作是一个仿生的方向,高于以前提出的接近动物毛目标。现在亟需解决的是唐宋小楷笔、书画勾线、工笔等用笔尼龙毛的开发,需要进一步改变尼龙毛内部结构,扩大其瞳孔,增加韧性,而不是再使用石灰水或其它药水的物理方法,通过增加新材料等方法使尼龙毛更接近蛋白结构,从内部在性能上来个彻底改变。在外部,需要积极探索,解决磨工问题和锋颖问题。

五、总结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吴国华认为:一根尼龙毛、一根动物毛,看似简单,但是合在一起,变化万千。猪鬃的使用,可以说是制笔材料的第一次创新。第二次创新是尼龙毛加入制笔材料的大家庭。如今尼龙毛的仿生改进,不光是材料创新,更是工艺技术创新,这完全可以说是制笔材料与工艺的第三次创新。

诚然,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是永无止境的,传承优良传统工艺与材料,走岀一条新时代材料与工艺之路,我们期待尼龙毛仿生研制成功!

猜你喜欢

制笔毛笔尼龙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2018年《中国制笔》目录索引(总148~151期)
砥礪奋进 筑梦前行——庆祝中国制笔协会成立35周年
2017年《中国制笔》目录索引(总144~147期)
2016年前10月制笔行业统计分析
画画小工具 毛笔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