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本战国大名的崛起历程

2022-05-30张育铭

科学导报 2022年52期
关键词:领主岛津战国

关键词:日本战国时期;战国大名;岛津氏

  一、战国时代的概要

  (一)战国时代的过渡期

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时期,将军的继承问题引发守护家的内讧,导致守护家之间的对立。

1467(应仁元)年,应仁之乱发生。以细川胜元为中心的东军对阵以山名宗全为中心的西军。双方以京都为中心竞争了11年。对立斗争也波及到地方。在京都的纷争结束后,各地的纷争仍在继续。有时下位者会打倒上位者,“下克上”是此时代的一大特征。

战乱一直持续到16世纪后半期,约100年,即战国时代。

  (二)战国大名的登场

依据自身实力各自建立支配体系的领主,即战国大名在各地出现。

地方守护也逐渐发展壮大。同时守护代(守护的代官)与国人(地方的有力武士)的地位上升。例如守护出身的有:甲斐武田氏、萨摩岛津氏等。守护代出身的有:越后长尾氏(上杉氏)、越前朝仓氏等。国人出身的有:安芸毛利氏、土佐长宗我部氏等。

  (三)战国大名的统治

1.制定分国法。包括今川临时名目录,甲州法度之次第等。禁止了家臣私自结盟和互相争斗。

2.实施指出检地。以所掌握的所领范围为基准,对军役进行赋课。如贯高制等。

3.整备城下町。使家臣聚居,便于管理。

4.实施乐市乐座。谋求工商业的振兴。

  二、16世纪的地方守护岛津氏

  (一)岛津忠治的书信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的《入来院家文书》中收录了16世纪初的守护岛津忠治写给入来院重聪(萨摩入来院,即现在鹿儿岛县西北部领主)的书信。主要内容是在萨摩郡发生动乱,之后得益于重聪的计谋而平息。岛津忠治作为守护向他表示感谢。

由此可见守护没有能力独自平息纷争,而是要依靠领主。忠治即以重聪为依靠,需要领主的守护。实际上在15世纪末,萨摩、大隅、日向接连发生了反对守护的争斗。在忠治时期,守护的力量相当弱。这封书信很好地表现了当时守护的弱化。

  (二)大内义兴的书信

同样在《入来院家文书》中收录了周防山口的大名大内义兴写给入来院氏的书信。概要为1499年,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原将军足利义理,依靠义兴向大内领国投降。此举是为了帮助义兴、义理,因此向各方面提出合作请求,这封书信就是其中之一。从字面上看,义兴是通过肥后相良氏与入来院氏取得联络。

从周防大内通过肥后相良与萨摩入来院联络的路线可以看出,入来院氏不通过守护岛津氏,直接与外部联系。可以认为这是守护岛津氏影响力下降的表现。

类似的事例还有:

1.據推测将军足利义昭会直接向肝付氏发送文书。

2.本田氏直接朝廷交涉,以谋求官位。

3.种子岛氏直接与琉球王国交涉,以获得贸易相关的权益等。

  (三)隈江正久的书信

日向志布志的领主新纳氏的重臣隈江正久的书信中记录了这样的情形。“守护的军队以三千人左右向蒲生进攻时,祁答院氏支援了守护的敌对势力,双方交战两次,守护军战死二十余人。砍掉的手脚不计其数。以上内容由清水报告。可喜可贺。”

隈江正久在信中使用了“御屋形众”这个词,这意味着他承认存在“御屋形”(守护)这个上位者。但是隈江却表示希望守护军战败,这说明与守护军开战、击溃守护军并没有任何顾虑。可以说,16世纪,守护岛津氏非常弱小。

  三、新纳氏的成就与局限

  (一)志布志领主新纳氏的实力

战国时代的领主岛津忠朝的书信(《鹿儿岛县史料诸氏系谱》第3,515页)记录了关于新纳氏和北乡氏攻陷某座要塞,如下所述。

“由于新纳氏等人攻陷城堡的形势变化,守护谱代的家臣们归降了新纳忠胜”由此可看出新纳氏通过战争吸收守护谱代家臣,增强势力。

同样在隈江正久写给市成(现鹿儿岛县鹿屋市)领主山田氏的书信(《鹿儿岛县史料诸氏系谱》2,.470页)中记录到,“15岁以下的年幼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有人都愿出阵”。即除了被免除军役的,所有人被彻底动员起来。

这是对领主山田氏所下的命令,由此可看出新纳氏像对属下一样对待山田氏。从其他史料来看,新纳氏将肝付氏、本田氏也视为属下。

  (二)新纳氏领主的成就

1.拥有日向志布志周边领土。

2.屡战屡胜,吸收守护谱代家臣至麾下,扩大家臣团,增强势力。

3.将山田、肝付、本田等视作属下,甚至下达了连根拔起式动员的强势命令。和守护战斗也没有丝毫顾虑。

如果新纳氏继续这样发展壮大的话,有可能成为战国大名。

  (三)新纳氏的局限

据都城岛津邸收藏的《忠相忠亲时久三代日帐抄》记述,天文3(1534)年闰正月,新纳、北乡、丰州家、北原联合击败伊东氏。领主们共同商议决定所获领地如何分配。高城由丰州家领有,野野美谷由北原氏领有。而新纳氏放弃了高城和野野美谷,取而代之获得了在东乡、下财部的土地。

显然,新纳氏、丰州家、北乡氏、北原氏的领地分配需要各方共同决定。新纳氏的地位最高,却没有决定领土分配的权力。这便是新纳氏的局限。领地分配4年后的天文7(1538)年,新纳氏受到丰州家等势力的攻击,志布志沦陷,最终作为领主而灭亡。

  四、战国大名岛津氏的登场

  (一)岛津贵久的崛起

1530年代初,岛津氏只领有萨摩半岛中部西岸的伊作等地。1530年代后半期,势力扩大,控制范围扩大到从半岛中部到南部。领地的扩张既有继承守护岛津氏家督的形式,也有武力争夺。

1540年代,岛津氏进军大隅、日向和萨摩北部。

  (二)岛津氏的苦战历程

1542年,支持岛津氏的桦山氏受到周边领主的攻击而沦陷。

1548年,岛津氏在大隅西北部设立据点。到  1557年为止才得以控制周边地区。

1561年,岛津贵久的弟弟岛津忠将战死。

1562年,日向伊东氏、肥后相良氏持续不断的攻击。

1567年,与岛津氏敌对的相良氏、伊东氏、大隅菱刈氏、萨摩东乡氏、萨摩入来院氏建立同盟。

1568年,岛津氏的同盟丰州家被毁灭。

1570年,岛津氏统治了萨摩全域。

1571年,贵久去世。家督于几年前让给儿子义久。

1574年,岛津氏成功统治了大隅全域。

1577年,岛津氏成功统治了日向南部地区。

岛津氏前后花费30多年,才终于控制了萨摩、大隅、日向南部的地区。

  (三)岛津贵久的立场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的《岛津家文书》中收录了天文21(1552)年的起请文。起请文即武士之间的同盟誓约书。当时的署名者包括:岛津贵久,岛津忠将,丰州家忠亲,喜入忠俊,北乡忠丰,桦山幸久,北乡忠相等领主。

起请文的概要是互相约定“同心同德”、不受外界的离间所欺骗等。各方领主们发誓一伙同心,即与领主们都是平等的,不试图称霸。

  (四)岛津义久的立场

《岛津家文书》中收录了天正7(1579)年,贵久的继承人岛津义久写给北乡氏的信件。概要为:北乡氏向岛津氏宣誓效忠,“恳切希望”能够获得领地的保护,托付领地。这意味着岛津义久与新纳氏不同,既有在北乡氏之上的地位,也拥有支配领地的权利。

岛津氏直到1579年,即战国时代末期才获得了这个地位。

  五、结语

在崛起的各领主中,新纳氏将一部分领主视为属下,不惜与守护战斗。结果是战国大名化无法实现,最终灭亡。而岛津贵久的崛起虽然采取了继承守护岛津家的家督的形式,但势力扩大是通过实力实现的。与新纳氏的激进不同,岛津氏选择暂时与各领主平起平坐,一步一步巩固政权。但也在与各领主的争斗中陷入苦战。很难摆脱与领主们对等的立场。在继任者义久的时代,终于平定了萨摩、大隅、日向南部。位于领主之上。战国大名给人一种新的强有力统治者的印象,但是大名的崛起也經历了相当复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新名一仁.岛津贵久,戎光祥出版,2017.

[2]山下真一.中近世过渡期岛津氏的权力构成与北乡氏.立正史学,第95号,2004.

[3]畑山周平.战国时期南九州的有力领主.战国时代的大名与国众,戎光祥出版,2018.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日语系 张育铭)

猜你喜欢

领主岛津战国
Impaired eye tracking i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 severity but not dynamic postural control in adolescents following concussion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西欧中世纪若干问题刍议
广告索引
Alita: Battle Angel 阿丽塔:战斗天使
Alita:Battle Angel
让科技还原真实,以热情回报社会—访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胡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