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研究

2022-05-30刘亚丽

科学导报 2022年55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路径研究

  一、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意义

2022年1月15日至16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政法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在狠抓落实、科学评估、精准督察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可见,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增强司法公信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司法公信力是公信力的一个分支,可以认为是“公众对司法的信任”。过去,专家学者们对司法公信力的概念和含义进行过一系列的探讨,有学者认为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所具备的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这一能力由司法的拘束力、判断力、自制力和排除力所决定”[1],同时有学者指出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进行司法裁判的过程和结果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和认同的反映度”[2]。

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认为民信的重要性要超过“足食”和“足兵”。而民信即为公信力。可见古往今来,司法公信力对于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司法公信力,不仅可以充分保障司法工作的科学发展,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还能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助推民主政治建设。

从实践层面来讲,一方面,公众对于司法机关的信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公众一般并不具备很强的法律素养,对于司法机关的信任与否更多取决于自身的感受甚至是从其他人口中获知的感受,足见文化与司法公信力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司法机关提升司法质量和司法效率,在提高能力和加强监督之外,文化的熏陶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

  (一)提高公众的法治文化教育

从文化视角来看,当下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的质疑,与我国“德主刑辅、礼法合一”的传统文化颇有渊源[3]。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对于公众的实践活动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在普法教育宣传中,要改变过去的以法律知识宣传为主的教育模式,增加法治文化、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比重。

一方面,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法治与道德相互渗透结合的实际,对公民进行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上的教育,要加大力度宣传道德和文化,让公民恪守道德底线,在法律范围内有所为、有所不为,培育善良的社会风俗,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要教育公众在遇到法律矛盾或纠纷时,养成咨询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习惯,而不是凭借依靠对法律浅薄的了解尝试自我处理,增加法律风险。法律工作者拥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储备,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将晦涩难懂的法律交给专业人士,更有利于民众解决问题。此外,要通过以往成功案例的讲述,引导公众信赖法律相关部门。

  (二)加强司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司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公众对司法机关的整体印象,懒散、懈怠等不良作风很容易降低公众对于司法的信任。因此,加强司法人员培训对提高司法公信力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对司法工作人员的培训中,业务能力、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并不缺少。因此,要从文化角度进行新的切入,加大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党史、各种精神等思想道德教育,让司法机关人员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用正确的态度引导工作,自觉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让公众认可司法机关的工作,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

  (三)加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力度

我国对于监督的重视由来已久。要切实强化对司法权的监督,必须将司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面,加强权力的运行制约和监督。

其一,要完善人大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与监督质量。同时,要制定相关配套的监督制度,严格规定监督的方式、程序和机构设置等。

其二,要尊重媒体监督。司法机关应该尊重并配合媒体的监督,主动公开社会关注度高、有示范意义的案件,主动讲解群众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专业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媒体也要做好群众和司法机关之间的桥梁,在坚持新闻自由的原则上,如实报道,还原事实真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惩恶扬善和正确引导群众情绪的作用,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为构建法治中国努力。

其三,要保障公众监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因此,必须重视公众提出的批评意见,重视公众监督。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面依法治国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要充分给予公众监督司法的权利,只有充分听取并遵循公众的正确意愿,才能提升司法公信力。

  三、结语

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增强司法公信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提高公众的法治文化教育,加强司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力度,让法治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长久熏陶。进而带动法治营商环境发展,提高人民满意度,实现法为民而治。

参考文献:

[1]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5):5-10.

[2]赵建华,谭红.论司法公信力的属性[J].法律适用,2006(12):46-48.

[3]李兰图.司法公信力的公众心理研究[J].理论月刊,2017(10):110-114.

(作者單位: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党校 刘亚丽)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
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智慧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的优化升级研究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路径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路项目引入PPP模式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
准军事化管理体制下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探究
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审计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