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需要做到“勤”字当头

2022-05-30朱长青

科学导报 2022年55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教育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为模式呢?综合班主任工作的过程、方式及职业性质等特点,笔者以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五勤”。

  一、好班主任应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即“脚”勤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班主任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从而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他(她)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如果班主任总是以尊者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即使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也难以熟悉自己的学生,更谈不上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了。

  二、好班主任应勤于观察,即“眼”勤

班主任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优秀的班主任老师从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访到了该生与社会后进青年的秘密交往。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的极普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可见优秀班主任就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们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三、好班主任应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即“嘴”勤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就要做到“嘴”勤。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嘴”勤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学生过程中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嘴”勤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要学会与学生交心,班主任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班主任与学生交心还要善于选择方式、技巧以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拘束感,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这样,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帮助和教育。称职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他们或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和巧妙的引导……这些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诸方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言传”,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切不可等闲视之。

  四、好班主任應勤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即“手”勤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我刚开始接了一个差班,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我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此后,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在以后学校教室卫生随机检查中,我班积分总居榜首。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做到手勤。比如,清除卫生死角时,首先扒开又烂又臭的陈年垃圾;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走进教室,调整一下桌凳用品的位置;主题班(队)会上,主动写几个潇洒的美术字;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为学生送上一杯热水;生日晚会上,为学生燃起象征生命旅程的蜡烛;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当然,班主任角色的行为模式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还有待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析研究。可以相信,班主任如果具备一套比较系统的行为模式,班级工作就一定会日臻科学和完善。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路学校 朱长青)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题解教育『三问』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