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莹:大学校园里的科技经纪人

2022-05-30李嵱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经纪人成果中心

李嵱

作为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科技经纪人,侯莹有幸经历了秦创原从无到有、从筹建到酝酿直至破壳而出的过程,她讲述自己的角色转变,讲述西安交通大学和秦创原难以拆解的渊源,也讲述了在秦创原这个创新驱动平台上,一个科技经纪人在突变中疾速成长的故事。

见到侯莹,记者立即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前沿阵地”的真实感。

因为秦创原,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科技经纪人,侯莹的工作与秦创原密切相关。“国家强调成果转化很多年,但一直到2018年左右,才开始觉得这件事情比较好做。现在有了秦创原,就觉得这件事情更加好做,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行动计划,都把这件事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侯莹说。

侯莹的身上似乎有一股取之不尽的能量。后来记者才理解,这种能量其实也是秦创原赋予的。

来自秦创原的能量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简称“转移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是代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股权管理、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服务机构。为探索技术转移工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学校同时成立了西安交大技术成果转移有限责任公司,转移中心与公司一体化运作。2001年,转移中心成为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全国六家高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侯莹是2018年在转移中心任职的,秦创原提出以来,她有幸经历了高校科研成果从“转化难”到“大量转化”的整个过程,而她所在的转移中心正是秦创原创新驱动的“前沿阵地”。她所担任的科技经纪人角色,是“前沿”中的“前沿”。她的工作对接着学校的老师、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部门,涉及全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这是一个需要高效沟通和粘合的角色。

关于科技经纪人,虽然尚未有官方对这一职位的定义,但在秦创原筹建阶段的工作专班碰头会上,省上领导就多次对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发表了观点。陕西省委副书记胡衡华说:“‘两链融合的短板在于怎么把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通,落脚点在产业链,最后要促进产业的发展。让产业链来寻找创新链。这里面的核心点就是要培养一批科技经纪人。”

“一定要回到本源。科技经纪人要聚焦到怎么样打通产业和研究的堵点、障碍,怎么样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互动、融合这个主题上,如果不聚焦到这里,我担心会走偏。”2021年3月,省委副书记胡衡华在西部科技创新港“两链”融合工作专班的会议上,再次重申了科技经纪人的意义,并说,“我有信心跟大家一起验证这个三年计划,使我们在‘两链融合上、在交大创新港上,能够做一个示范。”

侯莹以自己的角色,见证了西安交大從科研成果转化的先行者到“两链”融合的示范者的整个转型过程。这种转型的成功,又给她当下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强度。

“按照工作职责,我们把科技经纪人分了三类:一类是技术经理,一类是产业经理,一类是投后经理。我们认为一个科技经纪人队伍是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角色,不光要负责成果转化,也要面向企业需求服务,此外在大量科技成果孵化成企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投后服务。我们认为,这三类经理人分别面向创新资源整合、地方产业提升、“两链”融合发展开展服务,共同组建出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科技经纪人队伍。我们现在有近50个科技经纪人。”侯莹介绍说。

侯莹一开始主要做项目分析和挖掘工作,后来慢慢转向战略。按照科技经纪人的划分,她现在做的是投后服务,做一些资源的对接工作,帮忙梳理一些产业信息等等。

侯莹发现,她以前做科研工作的经历也是有用的,可以帮她理解科研工作者的转型之痛,同时可以洞悉他们在和企业和市场对接过程中的诸多隐痛。她能感觉到这个新兴职业的某种光芒,相信靠自己的专业力量,在秦创原这个新兴的创新平台会闯出一片天地。

找到角色的感觉

侯莹认为,围绕“两链”来做成果转化服务的科技经纪人可以是教授出身,也可以是工程师出身,重点是对一个市场或一个方向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以前的合作模式,相当于是我给你一笔钱,你给我做一个课题,课题完成,合作结束。但是现在,学校提出与企业共建‘四主体一联合创新联合体,合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延伸。”侯莹介绍说。

“四主体一联合”是由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的创新平台,是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高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把成果尽可能多得推向市场。企业希望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与高校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16年9月23日,陕西省首个“四主体一联合”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挂牌成立,探索建立新型校企合作研发平台,推动技术攻关。

当时担任省科技厅厅长的卢建军说,“这样一个研发中心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进了高校校园,有效地吸纳高校的人才、仪器设备平台和技术成果这样的科技资源,而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这个优势,作为投资主体这个优势,作为科技研发管理这个优势,来建立高校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通道。”

尽管转移中心的探索远远走在秦创原建设之前,但秦创原这一年所带来的冲击,还是让侯莹感觉到,目前团队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高校和省内迫切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她和团队同样有一种需要破壳而出的力量。

侯莹认为科技经纪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首先要对项目有自己的判断,然后要有一个推进项目的想法。项目很好,但能不能推,还要取决于你有没有资源,或者你能不能够整合资源。”

作为一名科技经纪人,既要深谙资本的逻辑,也要深刻理解企业和政府的逻辑。“我们提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科研人员专心他的科研。因为和市场对接这个工作非常漫长,且存在很多无用功,整个过程牵扯到知识产权、法律、金融、企业运营管理诸多问题。很多老师拿到投资以后,他的报税、代记账、工商注册等都有问题,因为他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多知识盲区。”

这一年,侯莹慢慢找到了这个角色的感觉,深深觉得这个尚未得到职业认定的职位,其实挺有意思,对于激活高校内部创新驱动力、连接地方产业和企业需求,都是至关重要的角色。

2022年7月11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上公示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其中技术经理人作为新职业首次纳入国家《大典》,对技术经理人的官方定义是: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

打破 重建 融合

虽然转移中心早于2018年就着手搭建技术经理人的培训体系,但始终没有得到普及。不管是叫科技经纪人还是技术经理人,概念始终没有厘清。

“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对这个词的解释定义都不一样,那你怎么做?比如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里面,对科技经纪人的描述也是颇为笼统的一句话:具有专业素养、投行思维、服务意识的高水平人才。除此之外,秦创原对科技经纪人就没有更多的解释了。”

侯莹自己也是科研工作出身,所以对科研工作者有一种天然的疼惜。不管对科技经纪人如何定位,她全力服务科研工作者的初心都是不会改变的。

在侯莹看来,一名好的科技经纪人最重要的素质,应当是一种竭尽全力的工作意识,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方设法把这件事情做成。做一个合格的科技经纪人,既要了解政府之心,也要深谙资本之道,还有对老师科研和创业、顶天和立地两个方向的中和,扮演好粘合的角色。所以她感叹,这个工作没有上限,每一个案例的情况都不一样。技术跟技术不一样,资源和资源不一样,人和人也不一样。

对“秦创原”这三个字,侯莹的情感跟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决策出台时,最初也只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东西,直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才有了具体的内容。

记者问,让你描述什么是秦创原,你会怎么讲?

“创新的源头,我倒觉得挺好的。”侯莹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核心就是让要素流动起来,让要素聚集起来。通过不断梳理,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校地合作模式,比如说渭南模式和咸阳模式。

转移中心以渭南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为示范,打造出“市级技术转移中心+区县技术转移工作站+领军企业科技服務工作站+高企孵化器+飞地孵化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基金”的立体联动渭南模式;联合咸阳市科技局,打造出“市级技术转移中心+区县技术转移工作站+龙头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金”毛细血管咸阳模式。

走近侯莹,走近这个与秦创原有着深刻连接的科技经纪人,记者好像看到一个微缩版的秦创原,看到一个个天衣无缝的创新驱动的小齿轮,彼此咬合、彼此连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共同的和谐运转,将是构成秦创原这个巨大的创新驱动引擎的力量所在。

猜你喜欢

经纪人成果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工大成果
帮助种粮农民和粮食经纪人防范风险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