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毅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何在发展中国家屡屡失败

2022-05-30

经济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林毅夫密集型经济学

中国与绝大多数其他转型国家经济发展成就的巨大反差,让经济学者不得不认真思考: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看起来逻辑清晰,用起来却屡屡失败?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理论来自发达国家,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发达国家的产业则主要是资本密集、技术先进的产业,生产力水平较高。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性是内生的,是二者比較优势不同造成的——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国若着力发展本身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结果必然是企业缺乏竞争力,离不开政府保护和补贴。但西方主流发展理论对此缺乏充分认知,导致结构主义理论给出的发展重工业的建议如同拔苗助长。新自由主义则忽视了原来所存在的扭曲是内生于维护不符合比较优势产业的需要,所主张的全面消除政府干预,实行市场化、私有化、宏观稳定化改革的休克疗法也必然惨遭失败。因为一旦“三化”同步实行,原来那些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国有企业就无法在市场上生存,大量企业会因此破产,大量工人会失业,造成社会不稳定和政治不稳定,经济崩溃也就难以避免。

经济学理论要在发展中国家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就要推进理论创新。新的理论只能来自于新的实践,中国过去70 年的发展实践就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金矿。今后,中国的发展还会遇到像中美经贸摩擦、技术革命、金融风险、国际格局不确定性等新的挑战。但不管面对什么挑战,我们都不能盲目崇拜西方理论,而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新现象研究其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通过自主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应对挑战。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林毅夫密集型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简明经济学
密集型快速冷却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应用
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库解析
林毅夫:去产能需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协同发力
经济学
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以网络教育组织为例
林毅夫:探索中国经济“哥德巴赫猜想”谜底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