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高校产教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5-30董维春刘芳刘晓光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农科产教融合

董维春 刘芳 刘晓光

摘 要:产教融合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也是新农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基于帕森斯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产教融合可视作新农科改革背景下的一个社会子系统。本文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框架,对产教融合系统在环境适应、目标达成、资源整合和模式维护四维度的功能指向进行阐述,指出其存在人才培养与需求不匹配、产教融合稳定性不足、资源及整合不足和产教融合环境营造欠缺等功能层面的问题。针对上述困境提出发挥高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明确高校目标定位的异质性、保证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对策,为我国新农科建设的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产教融合;结构功能模型;新农科

一、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1.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任务,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大学与社会具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一方面,大学培养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迅速发展反过来推动大学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其发展服务。自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多数高等农林院校脱离行业部门,虽然有利于国家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但是高校与行业间的协同机制却没能及时跟进,使得大学与行业的适应关系弱化[2]。

从当前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形成了关于校企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认识,主要可从国家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宏观层、区域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中观层、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微观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分析[3]。同时,既有文献对于产教融合的研究多基于教育学、教育管理学视角出发,从社会学及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探寻农业教育开展产教融合的研究较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社会对高层次农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强高校产教融合的变革和推进,实现新农科教育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协同开展,是解决农业产业链与人才链脱节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探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开展的困境与对策。

2.帕森斯的结构功能模型

二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帕森斯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4]。结构功能理论认为一个均衡有序的系统分为不同的结构层面,每个层面发挥不同的功能,共同促进整个系统协调发展。结構功能主义是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探寻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的存在需有何种条件[5]。帕森斯提出了系统存在的四个功能前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结构与功能的两方面特性,并且系统只有在满足了四个功能前提的需要后,才能发挥其功能并维持系统的稳定,本文将此称为结构功能模型(AGIL)。具体内容包括:A适应(adaptation),即适应环境的功能。G达成(goal attainment),即目标实现的功能。I整合(integration),即保持整体性的功能。L维模(Latency paternity maintenance),即模式维护的功能。帕森斯在早期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继而构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宏观的社会体系理论,并将这一社会体系简化成理论模型,用于分析各类社会现象。

3.分析框架的构建

该结构功能理论,已被学者们应用在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将教育看作一个整体,使其适应社会系统的变化或分析教育在社会中的功能。但在高等农业教育领域却应用较少,同时将其应用在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中的产教融合分析更是内容缺乏。故本文将产教融合系统看作是一个由教育和产业组成的社会子系统,由于“结构功能”分析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借助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能够全面分析产教融合系统在资源利用与内外环境适应、产教融合发展目标、机制的整合驱动、新旧模式更新与维持四种功能维度实现的表象,及其背后结构性问题的实质所在。

以该结构功能模型分析产教融合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适应(A)”由作为产教融合的内外部资源和发展动力来履行;“达成(G)”功能与新农科对产教融合提出的要求相对应;“整合(I)”由产教融合开展的整合驱动机制来保障;“维模(L)”功能由作为产教融合模式维系的环境来执行(参见图1)。运用社会学理论,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新农科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产教融合的发展环境和改进路径。

二、新农科对产教融合发展的应然功能指向

1.对高等教育内在变革和乡村振兴外部适应

产教融合系统在适应功能层面主要体现

在:“由外而内”适应乡村振兴的顺应性、“由内而外”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力。乡村振兴的顺应性体现在对社会环境所需要涉农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适应,即应对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人才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农业院校经历“高校合并潮”并入综合性大学,截至目前仍保留41所农业大学①,这说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备。新农科背景下产教融合作为高等农业教育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需要适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同时,高等教育的变革力体现在高等农业教育需要培养复合型通专结合的涉农人才。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数量规模上的扩增,而应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注重其内涵式发展。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应展现出多样化的体系和结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在于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资源配置的问题,需要鼓励除政府之外更多的主体参与高等教育[6]。因而,高等农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协调高等农业教育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改变传统农业教育因单一知识培养体系带来的不足。

2.对未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促进达成

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新农科背景下产教融合面临的达成目标既体现在教育层面,也体现在经济层面,即强调产教融合与社会的联系。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新农科建设将围绕发展理念、专业优化、人才培养、协同育人以及质量文化五部分进行改革实践。新农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达成目标主要体现为:(1)培养复合型涉农人才。农业教育应用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在传统课堂传授和课本知识中,需要在“做中学”,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并应用知识,这也正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所需要弥补和完善的目标。(2)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随着工业革命4.0的推进,传统农业专业将会受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冲击,不断渗透和融入学科专业的交叉建设中。产教融合需要发挥专业建设和产业升级之间的桥梁作用,将大学专业和社会产业之间紧密联系起来。(3)立足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作为培养我国农业人才的最高层次教育,其发展牵动着我国农业产业和农业教育的发展。《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涉农高校产教融合需要为“三农”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3.协调资源分配与整合驱动

新农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整合功能是指需要协调好高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资源分配,将其整合协调作为一个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主要体现在:(1)树立“协同育人”理念。产教融合是协同育人理念直接的体现,社会不同主体完善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协同育人的理念不仅仅在高校内部表现,还需要在企业与社会进行彰显,打通高校与产业各自为营的独立系统,为不同的社会子系统注入活

力。(2)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高校企业“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和高校的教学资源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3)强化产教融合联动机制。地方政府、涉农高校和涉农企业作为产教融合发展直接的受益者,也是产教融合系统整合驱动的推动者。政府发挥统筹规划的主导机制、企业发挥运行的合作机制以及高校持续的反馈机制等是产教融合系统能够有序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4.更新产教融合旧模式迈向创业型大学新模式

产教融合模式的维系,需要依靠包括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的协调和运作。模式维持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传统产教融合模式的更新和迈向创业型大学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探索。其中,传统产教融合模式的更新,是指存在对产教融合概念认知和界定不清,将简单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等办学方式理解为产教融合,需要高校和企业改变这种片面的认知。正是因为普通的校企合作并不能够解决教育与产业间的矛盾,达到对教育与经济彼此的促进作用,在适应社会环境变革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加强产教深度融合的推动,使得产教融合新的模式和体系能够化解教育与产业间的隔阂。

同时,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对于产教融合新模式维系功能的发挥,需要形成创新创业型大学的认知和实践。大学的使命已由适应社会发展逐步向着引领社会发展转变,通过产教融合系统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变革和环境适应。创业型大学注重发展与外界联系的创业型机构和着力培养创业文化的创业活动,并且突破了传统大学的组织结构拥有跨学科研究中心、科技园、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创业型单位,为产教融合系统维持自身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和环境支持[7]。

三、新农科建设中的产教融合困境及成因分析

1.人才培养层面的供需不适应

新农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在适应层面出现的困境,体现在对目前高等农业教育培育出来的农业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农业人才存在严重不匹配的情况。农业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存在脱节,具体表现在农业人才数量、质量与结构上的不匹配。新农科改革本质上是对涉农人才、涉农专业进行的一次供给侧改革,表现为亟须为农业人才缺口大、涉农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配等问题找到解决措施。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农业人才储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具备高水平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农业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培养特色彰显不足。

阿特巴赫将依附论及其“中心—边缘”分析框架引入教育领域,用来分析和解释教育不平等关系。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按照由中心至边缘的向度,存在不同层级的高校呈现出由中心向边缘逐渐递减和依附的趋势,即在适应层面体现为不同层次的涉农院校在发展特色、定位和目标上存在严重的同质性。可以从宏观上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分为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层面,提及农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开展,传统高职教育所开展的职业技术人员的培訓和实习等内容较为普遍。然而,对农业教学、科研、研发等融合层面的涉及内容亟须得到关注和合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纵横的当下,农业发展规模化和智能化大势所趋,因而对农业智能化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适应层面需要应对的挑战。

2.产教融合异质性缺乏且深度融合不足

(1)传统农业教育培养的单一农业人才目标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成为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诉求,而目前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不清晰。2019年《中国涉农人才培养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调研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涉农院校招生数量和人才培养规模呈现稳重趋进的总体特征,但在质量和招生结构上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在定位不够清晰、办学资源紧张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突出问题[8]。同时,对于涉农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类型在实践中未得到充分发展,例如涉农综合高校、地方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高等教育机构在对涉农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上缺乏异质性,从而导致涉农人才培养规格和应用领域大规模同质化,难以适应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

(2)产教融合稳定性不足,未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在“产教融合”无论是作为政策性词语还是学术性词语出现之前,过去的政策文件和文献中已有“产教结合”“产学合作”等相关的表述,并倾向于将“产教融合”视为职业教育的使命与行动指南,对“产”和“教”的认识也局限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的“校企合作”模式[9]。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有着重要的区别,它不仅仅是教育层面的办学模式的转变,更涉及经济、企业产业等社会多方主体的参与问题。传统的产教融合,仅仅关注到校企合作表面的教育现象,而忽视隐藏其后的经济社会背景,“产”与“教”融合缺乏稳定性,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10]。

3.资源主体协调不一整合不足

(1)资源整合存在主体协调不一致的矛盾。在资源整合方面,由于产教融合涉及多方主体管理和运行,故在协调不同主体间的管理模式和机制运行方面会出现多头领导。“产”与“教”作为社会系统最初的两大宏观系统,从最初的性质、运行机制到管理模式上均存在差异。其中,产教融合中的产业系统拥有以市场主导和盈利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教育系统则以育人主导和知识传授为行动指南,当两大社会系统想要融合并产生新的产教融合体时,两者不可避免地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出现改革路径和方向的不一致。

(2)产教融合系统资源整合不足。产教融合作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农业教育中的一部分,获得并可利用的经费资源相对薄弱。因此,考虑如何整合并最大化利用资源是任何一个系统必须加以思考的重点。教育经费不仅在地区间存在马太效应,在校际间的拨款也存在集聚效应现象,就目前来讲,国家专项财政拨款和专项补助仍旧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且由于农业高校的办学成本相对较高、专向财政支撑和经费来源的单一,外加具体经费使用中管理与使用权的分离,导致经费的科学规划和使用并不那么顺利[11]。

2020年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年度预算经费显示,农业综合院校属性的几所大学排名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以总经费53.96亿元和41.61亿元排名第30和第42名,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分别以35.64亿元和34.13亿元位居第47、48名,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分别以22.47亿元和18.20亿元位居第62、66名[12]。据我国多所农林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分析显示,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仍需强化、教学经费投入仍需提高。目前,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费提供来自教育部,相比同规模和层次的其他类型高校而言相对投入偏低,各类地方性农业院校所获得的经费更少。此外,由于农业类产业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薪资低及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农业院校与理工科、综合性大学相比,在生源竞争中也处于“弱势地位”[13]。由此可以发现,我国农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在包括生源、经费、师资、合作项目等开展上均存在一定的制约。

4.产教融合环境营造和政策引导有待强化

(1)政策引导和激励不足。模式维持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即缺少维持模式持续运行的稳定环境。目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实施力度不够、政策反馈评价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导致产教融合政策在高校和企业的实施措施中不够深入且激励性政策发挥不足。地方和企业与高校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由于缺乏切实的政策驱动和法律保障,大多数的产教融合内容流于校企合作的浅层次表象合作,不利于开展深层次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因此,政府在激励政策制定、企业积极性调动和高校转型宣传等方面仍存在完善之处。

(2)产教融合环境欠佳。产教融合系统想要维持人才和知识的持续输出,需要产教融合环境的营造和多方参与主体的共同作用。目前,涉农高校在的产教融合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并未真正融入其中。同时,社会产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各类相关农业企业,对产教融合的引导、宣传和实施甚少且被动消极。无论是地方涉农高校对于社会服务的作用发挥,还是地方农业企业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承担,均需要在产教融合中进一步强化。

四、产教融合功能有效发挥的对策

1.环境适应功能的提升:产教融合环境培育

产教融合适应功能的提升主要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外部社会环境方面,政府部门完善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涉农高校在产教融合意愿培育中发挥环境氛围营造和平台搭建的作用。从依附论的视角出发,我国应用型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其发展依附于居于中心地位的研究型大学[14]。因而,对于这种“中心—边缘”的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便需要研究型涉农高校和地方应用型涉农高校采取不同的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以及校企合作等进行环境适应。

内部环境提升方面,企业与高校应发挥共享资源的优势,对于不同层次、类别的农业院校开展不同模式的产教融合。例如综合性农业大学与生命科学研发为主导的企业重在教學科研的融合,地方涉农院校与行业涉农企业重在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科技推广环境的营造。这样,从经济学中判断资源得到最大利用的帕累托原则来看,高等农业院校和涉农企业在农业教育发展模式多元化、结构层次多样化上达到“帕累托最适度”,使得产教融合环境适应功能得到提升[15]。

2.目标达成功能的维护:产教融合实践探索

在目标达成这一功能维度的完善,主要是指在产教融合开展过程中对目标明确后所进行的目标探索实践,包括学科专业设置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生产和课程内容对接岗位要求等。针对不同层次的涉农院校在产教融合开展,需要明晰定位目标和发展特色。除涉农高校外,企业在产教融合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只有明确了产教融合开展的目标,才能避免企业在同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时局限于校企合作的表层形式。涉农企业应同地方政府将社会服务和经济建设的目标分解到产教融合的开展中,与涉农院校共同为解决就业人才供需匹配、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发展等宏观社会系统目标达成。

3.整合功能的改善:产教融合能力提升

产教融合系统在整合层面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并得到合理分配,这是整个产教融合开展的重要保障。依据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发展“三角协调模式”,高等教育发展主要受政府、市场及高校三种力量的影响,产教融合资源的获取也正受制于这三种制度逻辑的影响[16]。即需要提高涉农高校获得资源的主动性、避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搭便车”消极行为、谨防政府“顶层设计”职能发挥的缺失。除了来自教育部和农业部门的财政拨款外,产教融合的开展可以利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获得来自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和技术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方外部资源的运行保障。此外,还需要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搭建有效沟通平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引入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有良好实践能力的教师,聘请企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课堂,高校教师有针对性地前往实践基地、企业等一线工作基地进行培训、挂职工作以提高实践能力。高校还需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产教双主体资源,做好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17]。

4.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的优化:产教融合氛围营造

在维持产教融合模式的功能优化中,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校和企业文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产教融合创业办等。此外,在学生培养上可以采用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使得高等农业教育专业开设与产业经济准入进行对接,营造融洽互接的内外部氛围,鼓励涉农人才毕业后学以致用。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从实践层面向创业型大学靠近,也是为产教融合的长效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各类高校并未明确提出发展“创业型大学”的理念,但大学知识资本化和服务社会作用的不断凸显和发挥,将促使大学与产业、社会的关系以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形式进行有机链接,也为产教融合潜在模式的维持功能发挥营造氛围。

综上分析,新农科建设同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在内的“四新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举措。基于教育改革滞后性和超前性二者的辩证统一属性,新农科背景下产教融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契合社会并发挥其功能属性。正如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阿什比所言:“大学既不能远离社会,也不能完全消融在社会之中,大学应当和外界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18]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既不能仅仅依靠高校作为单一主体开展运行,也不能完全消融在社会行业之间。应当合理把握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促使产教融合成为沟通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产业乃至社会的有效桥梁。

注释:

① 资料来源:截至2020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名单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2007/t20200709_470937.html.

参考文献:

[1]《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印发[EB/OL].(2019-10-11)[2020-10-26].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910/t20191011_402640.html.

[2]朱以财,刘志民,张松.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路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1):41-53+1-2.

[3] 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81-87.

[4]朱云霞.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下的科学共同体研究新视角[J].现代情报,2016,36(10): 3-8.

[5]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14.

[6]邬大光.探索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国道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1(2):4-9.

[7]张应强,姜远谋.创业型大学兴起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21(4):103-117.

[8]董维春等.中国涉农人才培养与就业情況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12.

[9]庄西真.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8(9):81-86.

[10]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1):1-9.

[11]杨霞,张继河,杨娟.“科教兴农”视角下的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探究[J].职业时空,2014(9):101-104+107.

[12] 2020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经费预算排名[EB/OL].(2020-07-04)[2021-08-16]. https://new.qq.com/omn/20200704/20200704A0SXY700.html.

[13]孔庆聪. 我国本科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4]陈星,张学敏.依附中超越: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38(01):46-56.

[15]刘志民,陈万明,董维春.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模式取向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 15-18.

[16]白逸仙.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组织发展困境——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4):86-91.

[17]陈正,秦咏红.德国学习工厂产教融合的特点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21(4).

[18]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建设改革与发展研究”;江苏省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0SJZDAWT06);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GLD012);2021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优先资助项目(SKYZ2021009)]

[责任编辑:杨裕南]

猜你喜欢

新农科产教融合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