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研究

2022-05-30庄纾

美与时代·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连接超文本网络教学

摘  要:“超文本”方式不仅是网格信息生成的技术,更是激发思维创作与构建自我创作谱系的途径。利用网络平台,“超文本”方式的教学一方面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个人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让课堂教学能够更“可见”地呈现,让课程的“过程”更完整地生成。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当下与今后的教学中也许会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

关键词:“超文本”;连接;网络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艺术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设计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研究——超文本方式的运用”(ky204yl11/054)研究成果。

一、概念解析:“超文本”与“后制品”

“超文本”一词即超级文本Hypertext,指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特点,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传统的文本是顺序的、线性表示的,“超文本”是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把文本按其内部固有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划分成不同的基本信息块(节点)。它是一种使用于文本、图形或电脑的信息组织形式。它作为一个网络技术用语,也特指人们将各种不同空间的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它使得单一的信息块之间相互交叉“引用”,这种引用并不是通过复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指向对方的地址字元串来指引用户获取相应的信息。它也是一种用户界面的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的文本包含有可以链接到其它位置或文档的连接,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接所指向的位置。因此,“超文本”也指一种收集信息、架构知识结构的系统与方法。正如“文本”一词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内容,而是指一切可以被当作阅读、研究对象的“事物”一样,“超文本”所指代的内容也早已不局限在网络技术层面。“超文本”已成为一种对信息进行生成、分析、架构的思路,一种组织的方式。依据创建者的需要,“超文本”方式可以打破知识已有的分类划分,例如文字、图像、声音媒介的限定,以及科学、艺术、历史的学科界限,带来知识连接的自由。

“超文本”作为一种网络信息连接、传递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对知识系统的分类习惯与获取逻辑。对某一类别的界定,在非线性文本的世界中更注重某一类型的信息的界定与划分,并以此为参照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与记录。以艺术为例,按照媒介方式进行分类是传统艺术教育中最常见的方法。媒介是可见可感的对象,其带来的各种技法、效果都是围绕这一媒介展开的。因此,以媒介为分类是很直接与易于理解的。但这一方式无形中将艺术创作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隔离开来,成为各自媒介领域的探索。而恰恰是因为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让不同领域与知识系统的人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例如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印刷术的发展带来图像的广泛传播;摄影技术的普及使这种传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再比如因为交通工具的发展,博览会与博物馆这样的聚集信息与人群的活动越来越得到发展,人们越来越认知到原本封闭的系统之间的巨大关联性。而這样的发展则可以被看作是今天互联网发展的“预兆”。在电话、广播、电视等一系列彻底改变信息传播的发明被这个世界接纳之后,计算机革命又从接受端进行了一种信息革命。在此之前的信息传播的发展以数量与速度的极速增量为标志,而信息发出与接受的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信息传播的一方获得反馈的速度与效应也并不明晰。而作为接受者的大众,基本处于被动地“获得”的位置,因此,这样的时代也是“作者”的时代。而20世纪中期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互联网极大地解放了作为接受信息的一方的能动性,网络的信息传递成为了双向的“互动”模式。而这一技术的到来也与整个社会后现代性的强调“读者”地位的文化思潮非常呼应。

艺术创作更加关注“观众”,更加把“观众”纳入自己的作品系统中。而评论的独立性也日益凸显。这样的整体社会文化氛围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实际层面的信息交互的自由,为艺术创作的“挪用”“后制品”方式打下了基础。艺术家们重新运用前代的艺术创作素材与方式创作自己当下的作品;艺术家在其他艺术家作品上进行“修改”,而生成自己的重新“意义”的创作,都与互联网超文本方式密不可分。而更有很多艺术家直接使用网络进行创作。如1983年加拿大艺术家就开始利用可视数据技术构建BBS系统;1986年美国作家乔伊斯推出电子“超文本”小说《正午》。而到了1994年,新媒体艺术家们则以net.art的名义进行互联网艺术创作。“超文本”的信息结构方式将创作者、创作素材和观众三者的身份进行了模糊。而这也正是“后制品”时代到来的重要原因。“‘后制品这一专业术语用于电影、电视和录像领域。它是对录制下来的视觉素材进行处理的一种总称,包括:剪辑、加入其它声音和图像素材、打上字幕、配音和制作特效。它是与服务和再生产领域相关的活动总和,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与工业和农业相反,这两者都是生产原始材料的。”[1]而所谓的“后制品”时代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家们通过翻译、再现、改编、重新展出别人的作品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对他人作品信息进行“解读”与“挪用”的创作在完成后又会成为他人的创作对象。“超文本”的方式不只在信息结构的层面,更在艺术创作方式层面带来了改变。

二、线上教学与“超文本”

互联网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可能性,远程网络课程,线上教学方式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反转课堂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方向,而网络线上教学活动必然受到“超文本”方式的影响。一方面,线上教学本身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展开的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平台的用户界面师生可以共同分享来自不同空间的图文信息,网站分享或是云端共享文件都是教学中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中,以老师讲授、提供信息、学生接受信息为主,是一种“一对多”的连接方式,而“超文本”方式则将这种连接方式改变为“一对一”与“多对多”。在线上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模式更为自然与便捷,而同时这一过程又“均质”地共享给了所有在线的同学。老师与每一个同学的“一对一”会在其他同学的学习与理解上产生叠加效应,他人的思考方式与角度会产生某种影响或者打开自己的单一性,即信息的“民主化”为更多的声音被听到、更多的思想碰撞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互动中,信息的传递因为利用了网络平台界面,所以能够更方便地呈现为图像、文字与声音媒介的融合。网络也为信息的占有与传递带来了平等机会,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老师对信息占有的权威与优势地位发生了改变。网络对所有人开放,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也就是围绕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建构知识之间的关联,寻找信息。“超文本”的信息构成方式使得老师已不是构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而课堂教学是由所有参与者共同完成。这里既是指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思维为基础,利用网络进行的文字、图像等信息的收集与架构,更是指将每个人的“超文本”通过线上教学互动再传递给老师与其他同学后产生的新的“链接”的可能。而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超文本”网络。学生们寻找资料的过程就是解读他人作品的过程,而学生创作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加工”过程。作业的完成实际上成为了信息解读与信息重组、挪用与自我转化的过程。

今天的时代为信息获取提供了最广泛的途径与最充足的内容,就仿佛汪洋大海,学生与老师共同面对这片信息的“海洋”。传统教学中的老师“给与”学生知识的模式早已改变。如何进入信息中,如何构建自己获取信息的谱系,搭建自己知识或认知的结构可能才是当代教育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方法与过程的传递与构建比具体的知识获取更成为“可教”的内容。以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例,学生在第一年的基础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创作过程的了解,以及对各种媒介方式中都存在的基本形式原理的认知,并通过过程性的练习去体验创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开始切换创作者和观者之间的身份。学生观看到大量的已完成的艺术作品,他们更习惯作为“观者”去面对创作,而真正的创作是以“创作者”的角度展开的,这是无法从最后完成的作品中获得的体验。因此,如何构建一种路径让学生去走自己的创作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方法是教学的关键。跨媒介的方式、“超文本”的方式正是这样一种打破结果限定、更关注过程的方法。“超文本”方式提供给信息构建者一种自己的路径与结构,围绕同一主题可以产生多样的切入途径与线索,大家的不同角度与方式最终可以共同构成这一主题的谱系或者说网络。而课堂的教学过程与这种网络的构建过程其实有很强的对应性。课程的“超文本”化也是鼓励每一个学生按照主题去走自己的创作道路。而课堂现场的“同在”也会产生互相影响,最后共同构成主题的系统。

三、以设计基础课程

线上教学为例的“超文本”方式分析

2019年-2020年两个学期,笔者利用线上课程的方式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影视学院舞台美术一年级学生分别进行了基础课教学。课程因为采用主题教学与线上的方式而在课程教学模式与实际操作两个层面都带有超文本属性。

利用腾讯会议平台,我和学生们展开主题式的教学。通过界面分享将自己的图像资源共享给学生,大家除了可以观看,也可以在线直接进行图片的获取与运用(如图1)。同样,大家也可以通过分享屏幕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作业练习,我可以及时地进行评讲,而这个过程也可以分享给在线的所有学生,这一点与线下课程明显不同。线下课程中对于正在进行作业练习的学生进行评讲基本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其他同学无法放下自己的操作而都来听讲。而线上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家可以一边进行自己的作业操作,一边通过在线分享看到、听到我与所评讲的同学的互动。课程的教学通过围绕主题展开的一个个作业练习推动,例如舞台美术专业的主题为“空间”,作业设置从平面到立体,从绘画到电脑图像制作再到材料模型设计与结合个人实际空间的装置,完成整个对于“空间”的创作体验。学生围绕“空间”主题,根据不同作业要求去进行自己的“研究”,即寻找相关联的信息资料并转化为自己的创作。在这些过程中,作为老师,我没有提供标准化的明确要求,而是更注重向学生展示艺术史中相应阶段的艺术家创作的方式,更希望学生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自己体验类似的方法。

在面对一个个练习课题时,学生获得文字与图像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网络,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对相关网站、图片的信息资料的呈现与链接分享因为网络教学的方式变得更自然与方便。每个同学能够及时观看到其他人的创作资源与途径也非常有助于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图2)。

同时,对于“空间”在不同艺术发展阶段的创作方法的体验,在每个同学那里都会形成不同的个人脉络与风格,老师在课堂上要把握每一个同学最初模糊的尝试方向,及时给予分析与引导,帮助学生继续自己的创作体验。在课程中后期,慢慢形成更明确与完整的创作。而这一过程也因为网络教学的公开性在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共生状态。

“超文本”方式一方面体现在真实的网络教学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教学的理念与创作思考的生成中。设计基础超越具体的专业限定,需要学生在最大限度上对各种资源和可能性进行尝试,“超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打开思维的方法。带有偶然性的不确定结果一方面打破了对唯一标准化的执着,去体会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在网络提供的“知识爆炸”中确定自我的路径和目标。因此,对自己的主动思考和对课题的理解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依据。因此,“超文本”的方式将“研究与学习”从学生依赖老师转向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独立去进行的过程。例如,针对舞美班级的基础课程的最后一项作业,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家中寻找一个空间进行创作。每个人都需要将对家的这一特定场所的理解与自己想表达的主题相结合,在这个真实的空间里进行创作。每个人不同的家庭环境与各自的理解组合成为极具个性化的创作。

例如一位同学围绕空房间进行对回声的探索,她对回声进行了研究,了解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大山等)会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于是,该同学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一件回声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她将空间中声音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利用长条木块进行切割,悬挂于铁栏杆上,发光灯条呈现视觉效果的同时体现回声声波的形态,以木条相互碰撞的声音在空房间里产生回声效果。整个装置作品用视觉艺术去体现听觉艺术的效果,视听结合,令人身处在这空间里有种与自己独自对话的感受(如图3)。

在完成这个作业时,因疫情留在家中的同学们选择的主要是自己的家庭空间。厨房、浴室与客厅等,他们对于各种空间进行理解与解读,然后再进行创作。例如“隐藏的”厨房,这位同学分析了厨房在家庭或社会中存在的状态,厨房是一个相对隐藏的空间,它在大部分时间都被人们忽略。做好的餐食都会被呈现在餐厅,而家人共同享用飯菜的地方也是餐厅。“君子远庖厨”也同样暗示着厨房作为某种不登大雅之堂“后场”的特点。而在厨房中发生的劳作也是不断“消失”的,烹饪后的食物会被吃掉,在厨房中完成的劳动成果永远都是在完成之后就消失了,并且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仿佛没有尽头。这位同学选择包裹厨房的灶台和油烟机,将厨房中最重要的烹饪过程“隐藏”起来达到一种象征意义(如图4)。而浴缸是一个能够让人放松的地方,狭窄、温暖、潮湿、半包围(封闭),模拟婴儿在母体中的环境。但人类应当是追求自由的物种,于是浴缸中的鱼儿成为了同学自我设限的象征(如图5)。而客厅中的沙发是人们常常小憩、做白日梦的地方,因此被同学改造为一个超现实的场景(如图6)。每一个个体对家庭空间的独特解读都带来了围绕这个空间创作的个性。

利用网络平台“超文本”方式的教学,一方面可以给予学生物理层面和资料收集层面的,更多的个人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强度,让课堂教学能够更“可见”地呈现,让课程的“过程”更完整地生成与流通。而公开的分享过程也可以被线下课程借鉴,以便更好地促进课堂的信息流通,例如公开的“评图”。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当下与今后的教学中也许会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布里奥.后制品 文化如剧本 艺术以何种方式重组当代世界[M].熊雯曦,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庄纾,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连接超文本网络教学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腾讯发挥“连接”优势助力区域品牌崛起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应用超文本建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组织能力
陈春花:什么样的公司最受90后欢迎?
思维的模拟外化:概念超文本建构
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