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快乐体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2022-05-30陈秀凤

考试与评价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体育

陈秀凤

引言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健康第一”的原则,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专业技能,并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当中提升心理素质,这样可以使得体育的教学更加高效,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固定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化的教学,不仅不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开展快乐的体育教学方式,并且还要注重提高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快乐体育的概述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当中,开展快乐教育是指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更加主动积极,让学生在体育的学习过程当中感到快乐,使得学生感受学习体育的乐趣。在快乐的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快乐体育实施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正确理解这一教学内容,快乐体育并不只是一些娱乐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能够自由地活动这样随意的活动,导致课堂没有纪律性,没有组织性,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开展快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玩耍,而是要遵循学生的快乐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遵循教学目标来实施快乐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锻炼的过程当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意志力,并且还要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当中,开展快乐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因此,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年龄和性格特征安排一些游戏或者是娱乐性的活动、比赛,使得学生在体育的练习当中感受体育的学习乐趣。体育学习本身需要学生进行刻苦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运动负荷,开展快乐的体育教学并不是不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是要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负荷的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体育教学。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作为小学的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在快乐的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从体育学习的兴趣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体育的动力,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是他们的天性,对于一些体育项目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学生划分不同的阶段,比如小学一至三年级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加喜欢一些简单直接的运动项目,比如一些小的游戏、跑步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有一定负荷量的球类运动;五、六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掌握一些专业性的运动技术,比如跳高、武术、跳远等这些具有一定的技巧和技术类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非常直接、明显,并且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对于他们喜欢的事物会非常开心,喜欢的体育项目很愿意接近,对于不喜欢的事物,就非常排斥。他們的情绪变化非常快,将所有的心理活动全部表现在脸上,因此教师可以很直接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一些体育活动充满了热情,并且具有乐观积极的学习心理,在体育课上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

从意志力方面进行分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没有较强的体育锻炼目的性,主要是靠兴趣的带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在遇到一些体育问题时,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进行,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从众行为,如果是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游戏,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到游戏项目当中,但是小学生的意志力很差,不能坚持做一些体育练习,对于体育活动项目而言只是有短暂的兴趣,遇到一点困难或者问题就会退缩,缺乏毅力。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时会有一定的目的性,觉得对自己有利的体育项目他们会积极地参加;如果自己认为没有用的体育项目,参与的积极性会降低。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可以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并且还会进行独立的思考,对体育项目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但是因为小学生的年纪太小,虽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还是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较强的约束力。

三、实施快乐体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明确体育目标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在开展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明确要想真正的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因为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因此在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并且每一节课应该安排2至3个活动项目,每个项目的时间应该不要过长,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具有较强的连接性。如果学习的是同一个教学项目,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防止学生出现疲劳。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开展一些游戏教学活动,比如在开展“队列练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摆成大雁排队或者推火车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练习队列的过程当中,增强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针对一种体育活动,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开展教学,进而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水平。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应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元素。

(二)增加不同互动交流开展情感教育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开展情感教育,使得教师在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积极渗透情感教学,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和谐,进而才能真正地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与教师进行快乐的交流和互动,并且还可以和体育教师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做出有效的指导,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学习技能,同时还可以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活跃轻松。在快乐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沟通才能真正应用小学体育教师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受到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高效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并且还会对体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三)通过不同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小学的快乐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自尊心、自信心,因为大部分的体育学习都有着艰苦、疲劳的特点,还有较强的竞争性,所以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需要有较强的意志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完成的过程当中,还会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强烈。因此通过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还可以在一些合作类的体育运动当中,使得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快乐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项目,比如球类运动、健美操等一些有氧类的运动。在设置运动量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来设置适宜的锻炼强度,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身体平衡,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能够正确认识体育概念,明确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而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心理导向,使得学生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当中,都应该有充足的自信心,用积极健康的心理来对待生活和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学生好奇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的锻炼和学习当中,通过快乐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体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