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综合语用话轮创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5-30郑萍萍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境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获得新的语用语境,实现新的交际功能。本文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探究了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综合语用话轮创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话轮创编;语境;生活化的任务驱动;话轮辅助语;话轮支架;综合语用话轮

作者简介:郑萍萍,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一、现状分析及课标要求

当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仍停留在语言的机械操练或者简单的拓展应用,学生间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没法做到对话信息的层层递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等。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語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二、对话教学中的语用话轮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单位,是人们日常对话的基本结构,是交流得以持续进行的语言范围和自然交流的内容框架。萨克斯(H.soaks)等指出,人们的交谈特点是轮流说话,一次会话至少由两个话轮(turn)组成;A先说,停下来后,B在接着说。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Let's talk板块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而语言运用能力可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因此强化这些技能有利于提高Let's talk板块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Let's talk任务后的综合语用话轮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交际,而不是单纯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

三、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综合语用话轮创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情境虚假,任务不贴切,话轮内容“失真化”。

对话是在相对完整的情节和真实的交际情境中的交流语言。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观察到,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让学生生硬地用本课的重点目标语句来问答,教师只满足于学生能读会说教材中的对话内容。对话的情境虚假,任务不贴切、不真实,不能引起学生说的欲望,学生无法独立运用语言材料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如,“At the farm”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用“What are these? They are....”询问并回答农场中的农作物。教师在教授这一单元时,最后的综合语用任务是让学生互问农场中的农作物。课件中呈现一幅农场中很多农作物的图画,让学生用本课的句型来相互问答。笔者观察到,学生面对课件中清楚可见的农作物,问答的兴趣较低,只是机械问答。这样的话轮情境不贴切且没有信息差,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不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失去了思维理解和体验的过程。

对策一:融入真实的语言情境,以生活化的任务为驱动

马林诺夫斯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境,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对话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生成的,语言情境是对话的源头,是激发人产生对话的原始动力。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抓住对话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真实的生活语言情境,并布置真实的生活化任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以任务为驱动,这是对话产生的结构框架。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的语境是学生正在参观农场(多媒体呈现农场的动画及背景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农场中。一部分学生带着提前设计好的农场图画作品,另一部分学生运用本课的语用知识来询问其农场作物。教师布置的任务是:争当优秀的农场解说员。由于学生们发挥创造力设计的农场不一样,图画没有任何文字介绍,这时对方就有询问的欲望,另一方就有必要去告诉对方自己所画的农作物是什么,话轮框架应运而生:

A: Hello, what are these? Farmer: They are green beans.

A: Cool! Are they tomatoes? Farmer: No, they aren't. They are potatoes.

A: Wow. The potatoes are so big.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构建起话轮。这一情境中的对话是自然生成的,学生有话可说;生活化、真实性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开展对话的兴奋剂,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将语言体系和功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感悟对话、习得语言,学生会更积极有效地开展对话学习。

问题二:话轮只有重点词句,话轮内容“书本化” 。

通常教师在备课时,最先把握的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目标语句是什么,以致其设计的教学环节只围绕着重点句型转,学生只会用当堂所学的重点词句,既缺少与旧知的融会贯通,又缺少创造性地运用新知。如围绕“Food ”这一话题开展对话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 ”来询问他人喜欢的食物,并用“ I'd like ...”来回答及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去餐厅点餐,综合语用任务是点餐大调查,了解朋友们喜欢的食物。教师创编的话轮是:

A: What would you like?

B: I'd like .... What would you like?

A: I'd like ....

教师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设置点餐大调查的任务能很好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但是综合语用任务中,教师所创设的话轮只有孤立的两句目标语,不符合日常生活中对话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对策二:添加话轮辅助语,让话轮更丰满、有韵味。

话轮辅助语犹如对话教学中的“润滑油”。在创编话轮时,基于教学目标,在真实语言情境的前提下及生活化的任务驱动下,添加对话辅助语可让学生展开自然、生动的对话。比如,可以添加“Cool!” “Great!” “Fish is yummy!”以及学生学过的旧知“Can I have some water?”等话轮辅助语,让对话生成得更自然、自由,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创编后的对话轮为:

A: Sally, what would you like? B: En... I'd like some noodles.

A: Oh, I don't like noodles./Me, too.     B: And what would you like?

A: I'd like some ....                     B: Cool! ... is yummy.

A: Can I have some....?                 B: Sure, here you are.

这样的话轮框架更贴近真实的生活,同时滚动复习运用旧知,让整个话轮更充实、丰满,更符合生活中的对话特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自如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问题三:话轮支架“一刀切”,无层次化。

在平常的英语课堂中可观察到,多数教师提供话轮支架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有時候课件只是呈现几张图片和几个词,没有任何支架。大部分教师只运用适合中等生的统一标准的话轮支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这样会导致优生受话轮支架束缚过多,渐渐地过分依赖话轮支架,没有养成自己思考表达英语的习惯,英语能力无法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与训练。而后进生则变成综合语用任务活动的看客,无法参与到课堂的语用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下降,畏难情绪不断上升,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英语成绩。

对策三:提供分层话轮支架,让每名学生都得到发展空间。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输出语言,教师常会运用支架为其提供支持。

支架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隐喻式概念,指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的支持手段。支架式教学由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而来。维果茨基把学习者当前已经达到的实际发展区与其不能独自达到的潜在发展区之间的地带命名为“最近发展区”。

我们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分层次地提供话轮支架,训练学生用英语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在综合语用任务环节,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适合自己层次的话轮支架进行口语训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敢开口说英语,杜绝了“一刀切”的现象。

如, 在 “What are you doing?”对话课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来询问及回答对方正在做的事情。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同学们一起去野炊郊游,设置的任务是某少儿栏目要对今天的野炊郊游现场进行微信连线的互动采访。正因为是微信连线,所以才有产生信息差,让学生有问的必要性。这个话轮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所设置的有信息沟的任务是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突出了目标语句,很好地把握了本课的重点。这个话轮中结合了旧知并添加了恰当的话轮辅助语,创编后的对话轮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话轮支架。后进生可以选择难度系数最低的话轮,在恰当的情境和任务的引导和驱动下,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进步。优生则可选择难度系数较大的话轮,不仅需要操练本课新知,也有滚动巩固复习旧知的话轮,使他们得到更高层次的训练。有些优生也可以完全移除话轮支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真实地用英语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这样的话轮更符合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加入的话轮辅助语使学生说得合乎逻辑,对话内容更具有真实性。这就要求教师有高超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在静态文本与动态体验中寻求平衡,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基于教学目标,引领学生走进英语对话课堂,融入语言情境,给学生布置生活化对话任务,添加对话辅助语,让话轮自然转起来,使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有生命力的语言进行交流,体验“说”英语的快乐与成就感,感受英语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王春易等.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鲁子问,陈则航.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4]张金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9(3):9-14.

[5]郑文.“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小学英语[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6]特里·汤普森.支架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多维语境顺应与法律文本翻译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老区发展进入更高语境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马克思三种语境下的自由概念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新媒体与改革语境下的“新年献词”